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状态影响的系统评价
2019-09-28高翠崔文香杨志菊南宜廷
高翠 崔文香 杨志菊 南宜廷
【摘 要】目的:系统评价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疗效。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Wanfang、CNKI等数据库中对应的RCT,采用RevMan5.3对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常规护理与母婴皮肤接触疗效。结果 母婴皮肤接触干预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的啼哭人数、降低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使其更快从啼哭进入睡眠状态,优化出生后3d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结论: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啼哭行为,使其睡眠状态更稳定。
【关键词】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新生儿;行为状态;系统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4-020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4.096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skin-to-skin contact on newborn behavior. Methods:RCT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skin-to-skin contact on newborn behavior was searched in Web of Science, PubMed, Wanfang, CNKI and other databases. RevMan5.3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literature to compare result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The skin-to-skin contact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crying,reduced the frequency of crying,shortened the duration of crying. It can help newborns go from crying to sleep more quickly and optimize the sleep quality,increase the sleep time of newborns 3 days after birth. Conclusion:The skin-to-skin conta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rying of newborns and optimize their sleeping system.
【Key words】Skin-to-skin contact; Newborn; Behavioral state; System evaluation
新生儿健康保健方面的研究,一直滞后于儿童保健,而且是需要给予重视的领域[1]。WHO[2]发布了“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指南,以期提高新生儿期的护理质量。母婴皮肤接触护理(Skin-to-skin contact,SSC)是该指南中的一项。胎儿出生后可能产生行为状态变化的问题[3],但SSC对其行为状态的影响尚不明确,国内外已有部分相关研究,但均未进行定量合并,单一研究结果不具有说服力。故本研究旨在全面收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新生儿保健工作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检索Web of Science 、PubMed、CNKI、Wanfang中对应的RCT。时限从建库至2019-4。中文检索策略:“母婴皮肤接触护理”AND“行为状态”;英文检索策略:“skin-to-skin contact”AND“behavior”。
1.2 文献纳入标准
本研究是对经阴分娩的无先天缺陷或疾病的新生儿在母婴皮肤接触与常规护理干预下,比较两种措施的干预效果。并排除母亲有传染病、妊娠期合并症、产后并发症的新生儿。
1.3 结局指标
啼哭[3]、睡眠[3]。
1.4 文献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文献资料的提取与质量评价是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完成,若出现分歧经双方讨论无果后,由第三方解决。根据Cochrane5.1.0手冊[4]作出客观、真实性评价。
1.5 资料分析
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选取SMD及其95%CI进行分析;分类变量选取RR或OR及其95%CI进行分析。经异质性检验时,I2<50%,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数据库检索共得到909篇文献,剔重后获取805篇,阅读文题摘要初筛107篇,阅读全文筛选,最终纳入8篇文献。
2.2 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2.3 文献质量评价见图1,2。
2.4 数据分析结果
2.4.1 SSC对啼哭人数的影响
获取3篇文献[3,5,8],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2=32%),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SSC比常规干预更有效[RR=0.38,95%CI(0.31,0.46),P<0.01],说明SSC能减少新生儿的啼哭人数。
2.4.2 SSC对啼哭次数的影响
获取6篇文献[3,5-9],各研究间有较高异质性(I2=95%),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SSC比常规护理更有效[SMD=-2.30,95%CI(-3.04,-1.55),P<0.01],说明SSC能降低新生儿的啼哭次数。
2.4.3 SSC对啼哭持续时间的影响
获取6篇文献[3,5-9],经检验各研究间存在较高异质性(I2=98%),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SSC比常规护理更有效[SMD=-4.53,95%CI(-6.01,-3.05),P<0.01],说明SSC能减少新生儿的啼哭持续时间。
2.4.4 SSC对睡眠状态的影响
获取5篇文献[3,8,9],因结局指标不能合并,因此仅进行描述性分析。高峰[3]对出生后1h、5-6h新生儿睡眠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出生后1h已进入安静觉醒状态,而对照组仍处在活动觉醒状态。董海英[14]的研究结果与高峰的类似,都表明干预组新生儿更快由啼哭过渡到睡眠状态。王艳[13]的研究表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生后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2.4.5 SSC对睡眠时间的影响
2篇文献[10,11]报道了对出生后3d睡眠时间的影响,各研究间有较高异质性(I2=98%),选取随机效应模型,两组间存在差异[SMD=1.64,95%CI(0.54,2.83),P<0.01];2篇文献[10,11]报道了对出生后30d睡眠时间的影响,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91,I2=0%),选取固定效应模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SMD=0.10,95%CI(-0.02,0.21),P=0.1]。说明SSC增加出生后3d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但对出生后30d无影响。
2.4.6 SSC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获取2篇文献[10,11],各研究间有异质性(I2=0%),选取固定效应模型,SSC提高出生后3d新生儿睡眠质量[RR=1.23,95%CI(1.14,1.31),P<0.01],但对出生后30d无影响。
3 讨论
母婴皮肤接触为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联系。母亲的身体能够满足婴儿基本的生存需求,促进对宫外生活的最佳适应。母婴皮肤接触后,新生儿很快从啼哭进入睡眠状态,加之对环境适应良好,故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增加。
此干预在我国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实施中存在环境设施问题、人力资源缺乏、医务人员培训不足等阻碍因素[12]。在今后研究中,需要国家的支持,医院、医务人员的努力,建立规范化实施指南。同时,也需要扩大样本,统一策略,增加研究范围,探究对新生儿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Zhou M,Wang H.National and regional under-5 mortality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decades[J].The Lancet Global Health,2017,5(2):e121-e122.
[2]李夏蕓,徐韬.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7,20(9):689-691.
[3]高峰.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4]胡雁,郝玉芳.循证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吴丽容,孔艳娟,王天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608-3609.
[6]黄斌如,熊莉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164-165.
[7]黄婉崧.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4):26-27.
[8]王艳,郭敏,李云.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33-34.
[9]董海英.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33-35.
[10]万静,游勇.袋鼠式护理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13):1514-1517+1521.
[11]马惠荣.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疼痛、生长发育及母乳喂养的影响[D].宁夏:宁夏医科大学,2012.
[12]吴祝凤,殷彩欣,徐琼,崔诗敏,徐茜雯.母婴皮肤接触方法及实施现状[J].护理学报,2019,26(0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