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源语外壳”在2018年“两会”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的应用
2019-09-28赵敬敬邹令
赵敬敬 邹令
【摘 要】总理的“两会”记者招待会答问是每年两会闭幕后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话题新颖且包含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鉴于现场时间紧、压力大,口译员必须要选择恰当的翻译理论和策略才可以顺利完成。释意理论认为翻译应该在全篇角度进行,译员应该做到脱离源语外壳,不能字字对应,而是应该在词汇基础上,以意义为单位,运用增译、减译及改译等翻译方法来进行。
【关键词】脱离源语外壳;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4-008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4.040
0 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每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是外国记者的最佳采访时机,在会上,总理将对中国的经济、文化、民生、外交政策以及对国际问题的态度等进行详细解答,而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中国的对外窗口,“两会”记者招待会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发言人的每一句话都将被认为是代表中国的观点,因此相比其他会议口译而言,“两会”记者招待会的口译则承担着更大的现场压力。
1 “脱离源语外壳”
法国著名口译专家达尼卡·塞莱丝科维奇教授于1968年出版《国际会议译员——言语与交际问题》一书,对口译的三个阶段“理解—脱离源语外壳—表达”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释意理论的诞生。“理解—脱离源语外壳—表达”的翻译程序被称作翻译的三角模型或释意模型,是释意理论的创造性成果。(张吉良,2011:75)在这一模型中,“脱离源语外壳”是核心环节,它能够帮助译员摆脱源语表面形式的束缚,更为准确地传达意义。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之下,译员可以采用信息省略、信息增补和意译等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听众的语言习惯,达到有效交际目的。(Seleskovitch Danica&Lederer Marianne, 1984)
2 “脱离源语外壳”在2018年“两会”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的应用
2.1 信息省略
例1:在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谈到,今后中国吸引外资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时讲道:“我们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会进一步进行调整缩减。”
张璐译文:We will further shorten our negative list.
“外商投資负面清单”是我国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根本依据,负面清单上列举的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对外商开放的领域,负面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给予国民待遇。若按照字面意思,“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应该译为“Negative List of Foreign Investment”, 因前文中,总理讲述的重点一直都是吸引外资、促进外贸,译员在翻译时做到了将重心从词汇对等转移到了意义提取上,所以当时张璐将重复性信息“外商投资”略去,采用国际上约定俗成的译法“negative list”, 这样即减少了听众的负担,也节约了时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省译法。
例2:李克强总理谈到开放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时说道:“去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维护自由贸易,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张译:In his speech a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President Xi Jinping already made it very clear that China will uphold free trade and continue to pursue opening up as its basic state policy.
这一句摘自李克强总理对彭博社记者的回答,新闻类听众注重的是时效性和价值性,若采用完全对等的译法 “At the beginning of last year, President Xi Jinping made a clear statement in his speech at the Davos Economic Forum.” 既拖沓又不地道,会引起听众的反感,降低对译员的认同感。张璐凭借极其丰富的经验,在充分理解总理的意思后,脱离原文结构,略去听众熟知的会议时间和地点,只提取核心意义进行表达,非常巧妙地借用了世界经济论坛的官方译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2.2 信息增补
例1:当李克强总理谈到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会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可以促进产业的竞争力时讲道:“下一步重点要放宽服务业的准入,比如说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我们还会全面放开制造业。”
张译:Hence we plan to further widen market access for Chinas old age care, education, health care and financial service sectors.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fully open up our manufacturing sector.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结构而言,英语是法治的,汉语是人治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逻辑关系多隐性,需从各个短句中自行体会;但英语是相反的,逻辑关系明显呈显性。在这段话中,张璐共增加两处衔接词,分别为“Hence, In addition”这就充分体现了将汉语转换为英语时要进行逻辑补充。译员在正确理解原语意图之外还应做到“全面、准确、通畅”(鲍刚,2005:267)
例2:李克强总理举例时讲道:“中国的开放比如说5年前我们简化了因私护照办理和出境的手续,结果出境人次从当年的 7000多万增加到去年的 1.3 亿多人次,而且其中多数都是去旅游和消费。”
张译:For example, 5 years ago we simplified the procedures for applying for ordinary passports and travelling overseas. And with that simplification, the number of outbound overseas trips made by Chinese people surged from 70 million to last years 130 million.
这是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与中国开放力度相关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5年前我们简化了因私护照办理和出境的手续”,如果是对于同传译员来说,会选择顺句驱动法,译为“Simplified procedures for getting private passports and exiting the country”, 但交传时译员可以在会场获取背景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句子,整合意义。因此,在听众对源语信息理解困难或产生困惑的时候,译员可以选择适当增补信息来贴近外国听众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发言人的意思。(祝怡,2018:13)在这一段话的翻译中,张璐摆脱了原文的结构约束,将必要的背景知识补充完整,即解释大多数的因私护照和出境手续目的是出国旅游,随后又给出了相关数据支撑,译文完整又简练,使台下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总理的回答。
2.3 调整意译
例1:李克强总理谈道:“上届政府伊始,我们以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去推动改革。”
张译: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 was high on the agenda of the previous government.
在这里,总理用“牛鼻子”来形容“转变政府职能”这一工作,在汉语中,“牛鼻子”经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要害或者最核心的部位,总理在这里想强调的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如果采用直译法,一定会让台下的听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经过些许加工,改译为“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 was high on the agenda of the previous government”, 既没有造成源语的意义丢失,又照顾了目标语听众的感受。从释意理论的“脱离源语外壳”技巧来看,译员张璐的翻译做到了从词汇对等、结构对等转移到了意义对等,巧妙地与源语的语言意义保持了一致。(许明,2010:7)
例2:李克强总理谈到改革无小事,政府应该敢于自我革命为人民办实事时谈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张译:Nothing is too small if it delivers concrete benefits to our people.
李克强总理借用了清代万斯大《周官辨非》中的句子“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这句话的本意是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总理在此表达了政府不会放过改革中任何细节工作的决心。译员张璐完全没有受到中文的影响,在理解句子深层意思之后,她在英文中找到了对等的表达: “Nothing is too small if it delivers concrete benefits to our people.” 这样的翻译巧妙绕开了直译的生硬,避免给听众造成困惑,简单又传神地表达了源语的内涵。
3 结语
释意理论认为,在口译过程中词语会产生意义,但词语的堆集并不等同于全部意义的传达;译员要跳出源语语言外壳的束缚,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意义的吻合,而不是词汇层面的对等。只有在透彻理解原语的意义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必要时进行句型重组或逻辑重组,译文才能更符合目的语听众的表达习惯,更好地传达源语的含义,这正是释意派口译理论的精髓和指导意义所在。总而言之,翻译的焦点应该是意义, 而不是语言。
【参考文献】
[1]Seleskovitch Danica&Lederer Marianne. Interpreter pour traduire[M].Paris: Didier Erudition,1984:168.
[2]鮑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67.
[3]许明.口译认知过程中“deverbalization”的认知诠释[J].中国翻译,2010,31(03):5-11.
[4]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2):74-80.
[5]祝怡.释意理论下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策略研究[D].(硕士论文)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