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清官』杨继宗

2019-09-28刘伯伦

支部建设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宦官嘉兴老鹰

◎ 刘伯伦

明朝成化年间,全国各地官署衙门堂前,都写着当时“天下四大清官”的名字,杨继宗赫然名列第一。时人高丽国写了一首广为传诵的七言绝句道:

天下谁人能执中?三原王恕秉心公;

浙江陈选堪连并, 更有山西杨继宗!

杨继宗(?-1488),字承芳,号直斋。阳城县城南部匠里村人。生性刚直不阿,孤峭不群,然而心地善良,好鸣不平。得第之前,他曾在县北境的北崦山白岩寺(设有书院)读书。北风凛冽的冬夜,虽有猛虎在户外吼叫,他却聚精会神地朗诵诗文直到天明,置若罔闻。

杨继宗于天顺于丑(1457)中进士,初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正六品官)。他每阅犯人,允许他们三天梳洗一次,使身体舒服,眼睛清亮,很有人性关怀。他治狱一丝不苟,总能解析疑难,平反冤假错案。一次,北京附近的河间府派遣当地张文、郭礼二人各押一名要犯进京。中途,二犯逃跑。张文对郭礼说:“看来,咱俩人都得死。俩人都死不如留下一个活着好。你母亲年纪大了,况且你又没有兄弟,还是你活着吧。你可以装作押送的差人,我可以装作犯人。这样,或许能够保全你们母子两人的性命。”郭礼泣谢。二人到达刑部后,杨继宗一看张文,根本不像一个犯人,经问得真情,念其道德高尚、仁慈可嘉,将二人免罪释放。不久,那两个逃犯也被他逮捕归案。

杨继宗因治绩显著,被上级推荐,提拔出任浙江嘉兴知府。在此期间,他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颂的业绩。刚到任时,恰逢当地闹饥荒,死人很多。他来不及向上请示就当机立断开仓济众,救活了不少生命;嘉兴地方,明文规定夏秋两次征收粮税。夏税只占秋税的一小部分。但是,以前负责催征的地方官吏硬要夏秋两税各征其半。老百姓因此吃尽了苦头。杨继宗得知这种弊端,便毫不犹豫地立法,把夏税一齐合并到秋税中,在秋后一次性交纳。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一次,有一个名叫孔儒的御史(检察官员)到嘉兴检查军民情况。此人性情非常残暴,常逼供打人致死。杨继宗看不惯这种恶劣行为,便写出告示说:“如果嘉兴有人被御史打死,家属可来本府告状。”身为检察官的孔儒对此怀恨在心,极想找他的茬进行打击报复。当他离开嘉兴的时候,突然闯进府署检查,想给杨继宗来个措手不及。然而,他打开杨继宗的箱子看了又看,里面只不过是几件破旧的衣服而已,只好狼狈而去;当地土豪张绅父子骗取了桐城县衙门的绢,依法应判死罪。有个姓张的上级官员受了贿,想给予开脱。他质问杨继宗此案的失主和原告各是谁,杨继宗回答说:“失主是朝廷,原告是政府。”顶得他哑口无言,不敢再加过问;当时明廷宦官横行不法,气焰熏天,谁都不敢得罪。有个任织造(即专给皇宫购制衣物的事务长)的宦官名叫秦品,南下路过嘉兴。沿途捞尽金银财宝。杨继宗赠给他莲藕和历书两样礼物(有教他廉洁自律和按老黄历办事的寓意)。秦品大发雷霆,将两物摔到地上,非得要实货不可。于是,杨继宗发公函取出库金说:“钱全在这里,请收下!不过您得签名盖章,公事公办!”吓得秦品赶紧溜走,说天下果真有吃了豹子胆的人;因明初朱元璋搞得法禁过于严酷,官吏稍微手脚有染或受人指控,就会掉了脑袋。所以,当时许多人都不想作官(这在中国历史上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每遇科举考试,地方官员就把自己仇人或其儿子的名字报上去,等于把他们送上不归之路。杨继宗感叹地说:“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如果像现在这样,国家该怎么办呢?”于是,他选择教师培养学生。规定年满8岁不念书的罚其父亲和哥哥。如果后来补送子弟入学了,退还其罚金。对于家里实在是穷得念不起书的,官府设法予以接济。他本人还每月亲自去给学生讲一次课,挑选出品学兼优的人来。后来,这里的人才逐渐出现。杨继宗还特别重视负责教育的学官。每次见到总是茶话多时,满座春风。每次宴会,总让学官上座。并说:“我是一个郡的父母官,而你们是教我们子弟的老师。按理你们是上客,怎么能跟一般下属官吏平起平坐呢?”嘉兴的海水是个祸患。惯例每年都得花费3000两银子来治理。但是,杨继宗严于监督管理,既精打细算,又质量第一,仅用一千两银子砌石灌铁,使塘岸坚固经久。九年任满离去,郡属7个县的官民攀车挽留,几百里不绝。在此期间,他曾奉诏进京朝见皇帝。宦官汪直想见他,未被宪宗许可。宪宗问汪直:“你看来京朝见的官员哪个最清廉?”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人呀!”

杨继宗升任浙江按察使(正三品,主管一省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后,例行在省城城隍庙斋宿。当他看到城隍爷的笏板太长时,就叫工匠锯掉了一截说:“这样就不挡城隍爷的眼睛,让他能够看到那些丑类了。”刚上任不久,他就发现有十多个仓官因库存缺粮而入了狱,准备出卖子女来赔偿损失。他觉得迷茫,一直在寻思。恰好他和同僚当月的俸金超过了原数。他即找到了库缺的原因。他讲明实情,大家都很害怕,纷纷请求捐俸代偿。无辜的仓官于是得以获释。在此期间,他与同僚张庆常有矛盾发生。张庆的哥哥张敏位在司礼(宦官头。提督太监,掌管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常向宪宗说杨继宗的坏话。一次宪宗就问他:“你常说的杨继宗,是不是那个‘不私一钱’的杨继宗?”吓得张敏再不敢吭声。随后急忙给张庆回信说:“你一定要跟杨继宗搞好关系呀,皇上可早就对他很赏识了!”

杨继宗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奔丧。返乡时,在驿亭将平时借用署中的器物全部交付有关管理人员,只同从仆一人携带几卷书而归。

给母亲守服完毕,杨继宗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顺天府,责令权贵归还侵占农民的土地。当时,遇到发生星辰变异的天象,他以这是“不祥之兆”为由,上疏一件件指控宦官和文武官员的贪污不法行为,并请求召回全部出镇在外的宦官。这一下可触怒了既得利益者,捅了个大马蜂窝,降职为云南副使(正四品)。在此期间,他曾单骑进入瑶民起义区招抚,平息了事态。云南产黄金,该省主要官员无不征收做成器具。他立即上疏弹劾,让他们一律退还。明孝宗登基后,任命他为湖广按察使。他一到任,就办了一件中国官场前所未有的新奇趣事,即命令下吏担水百桶冲洗官厅,然后才开始办公。说这是“除污去垢”,表示他反贪倡廉一往无前的决心。不久,他又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云南。省级官员大都是其老同事,见到是他非常高兴。但他当即离席作礼说:“明天就有公事要办,说不定要找你们的麻烦。请多原谅。”果真是说到办到,随即弹劾罢免了3个不称职的官员。

杨继宗于弘治元年(1488)与世长辞。天启初(一说万历间)追谥“贞肃”。“贞肃”二字,正是我国历代清官的绝妙写照。然而,古往今来,能受此殊荣者又有几人哉?

因为杨继宗曾经是“天下第一清官”,故其生前遗迹显得弥足珍贵。至今阳城海会寺大雄宝殿的“大雄殿”三个字和崦山白龙庙的碑文就出自他的手笔,成为游人触目的看点。奇怪的是:他写“大雄殿”的“雄”字左边偏偏少了一点,聪明的读者,您能解开此谜吗?

·链 接·

松柏千秋树,人生一缕烟。时至今日,在阳城境内还广为流传着“杨都堂”许多动人的故事。这里不妨列举三例:

群鹰啄奸

杨继宗初到嘉兴任知府时,就遇到当地闹灾荒,死人很多。他来不及请示就开仓济民。但有一个姓韩的参政诬告他假公济私。韩某刚把状纸打开,就有许多老鹰飞入厅中,又抓又啄,把状纸撕得粉碎。韩某生气地说:“连老鹰也跟我作对。”他亲往省署告状。刚上船,一群老鹰又飞来,怒睛奋翅,飞鸣搏击。他恼羞成怒,命令从人捕捉。但老鹰越来越多,无法击退。有一只老鹰竟迅猛扑向韩某,韩某急忙用手捂脸,他的乌纱帽被老鹰夺去。他灰心丧气,只好半途而返。

智逗奸臣

杨继宗为官两袖清风,不私一钱,名闻天下。但一些奸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绝不可能。杨继宗离职返乡,想跟他们开个玩笑,故意把12头牲口驮得沉甸甸的。奸臣们认为终于找到了时机,立即向皇帝奏本,说他贪污钱财不少。朝廷即派人尾追检查。结果,牲口到家卸驮,袋里尽装的是石头砖瓦。使者回报真情,皇帝大骂奸臣胡说八道。

智答宦官

明代宦官掌权,朝中许多大臣都不敢得罪他们。但杨继宗毫不畏惧。他在家给母亲守服期间,有一个宦官到山西办事,听说杨继宗老家是阳城,便专程来阳城看看他长什么样子、胆子有多大。这天,杨继宗在匠里坟地祭奠母亲,宦官直接到了坟地奚落杨继宗说:“你大名鼎鼎,我原来以为有多威武,可今天看来是这般哭丧模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杨继宗立刻回答说:“我固然生得很是平常,但是不敢办亏损身体有辱祖先之事。”宦官听了,羞得无地自容,只好狼狈而去。

猜你喜欢

宦官嘉兴老鹰
老鹰的“对手”
李夏豪
老鹰捉小鸡
嘉兴融沪记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老鹰捉小鸡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嘉兴城区话的声母、韵母变异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