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2019-09-27杜淑芳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自治区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转变,是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大胆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对经济贡献大等特点,是典型的“绿色经济”、“朝阳产业”。经济文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新时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和带动就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内蒙古一直把文化建设作为自治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扎实推进。特别是2003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的政策,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同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的需求,使文化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对文化事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极大地提升了内蒙古的文化竞争力。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显著特征
(一)文化产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2003年,内蒙古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目标,至此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步上了快车道,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文化产業的发展呈现出规模由小到大的总体态势,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2016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25.50亿元,比2004年的32.54亿元增长了16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为全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82%,比2004年的1.07%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63%,比2004年的2.56%提高了4.07个百分点,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形成了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昭君文化节、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草原文化节、国际那达慕大会等一系列大型文化商贸活动的多年持续举办,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繁荣发展,直接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旅游、购物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体系呈层级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产业发展的活力,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依托丰富的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坚持走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已经初步形成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艺演出、文化休闲、数字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产业为主,各业并举、门类齐全、布局完整、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1]
于亚娟提出内蒙古文化产业结构可以概括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文化旅游业。第二层级包括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等行业,属于传统产业,普遍体量较大。第三层级则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文化会展、动漫等行业,与人才、科技的关联度较高,创意是其灵魂。影响比较大的文化会展主要有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全国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赤峰红山文化节、科尔沁艺术节、国际那达慕大会等,这一系列文化会展对宣传内蒙古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示与交易的重要平台。[1]据测算,目前内蒙古每年参会客户和观众累计达200多万人次,成交额3亿多元,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收入8亿多元。仅内蒙古展览馆近几年接办各类展销会、洽谈会、展览会,年均实现利润就达200多万元。[2]内蒙古动漫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推出了许多优质产品,如《小牛向前冲》《巴拉根仓的故事》《中华德育故事》等电视动画以及《琴魂》《飞鱼雅罗》等动画电影。另外,以多媒体软件开发、建筑设计、传媒产业和广告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和设计类文化产业快速涌现,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按照文化产业十大类型划分标准划分,2017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属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的有49个,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18.2%,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及相关产业的8.2%,吸纳劳动力就业人数占13.6%。
(三)立足本土比较优势,各盟市竞相发展
内蒙古地域辽阔,下辖12个盟(市),各盟市文化产业竞相发展。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集团集聚,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发行所占份额在全区居首位,同时利用资金、教育、技术资源充足的首府优势,积极推进数字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服务等高科技文化业态。包头市的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早,体系比较完善。鄂尔多斯市率先培育发展动漫游戏、文化产品数字制作等新兴文化产业。通辽市文化娱乐休闲业发展迅速,文娱演出业特色鲜明。赤峰市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品生产等特色文化产业。兴安盟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依靠令人向往的阿尔山生态文化和积淀深厚的乌兰浩特市红色文化,发展休闲康养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呼伦贝尔市林草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在旅游中融入文化元素,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特色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乌海市有“中国书法城”的美誉,书法爱好者众多,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阿拉善盟奇石资源丰富,发展奇石文化产业独具优势,行署所在地阿拉善左旗从事奇石产业的商铺有1000多家。
(四)以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引领、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一大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正在产生集约效应与规模效应
为了2020年实现“千亿产业”目标,内蒙古一直致力于培育更多的骨干文化企业引领、支撑、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内蒙古现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个。近年来,自治区狠抓项目储备、争取、论证、引进和建设工作,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全区拟建、在建、新建的文化产业项目有400余个,总投资额达1600亿元,2017年自治区已认定了7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正在产生集约效应和规模效应。以产业示范基地为基础、园区为载体、重大项目为平台,不断聚合资本、人才、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强化资源共享、知识互动、灵感激发、创意领动的竞争优势,有效整合所在盟市独有地缘、人气、集聚、辐射、带动和不可复制等综合叠加功能,不断加大国家级、自治区级、盟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集中建设了一批集约化程度较高、产业链条较长、体现鲜明地域特征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把基地和园区建设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孵化大型文化产业集群。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有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区、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城、阿拉善盟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呼伦贝尔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元上都文化产业园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等,形成以特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体验、草原文艺演出、文化会展、数字内容示范基地为核心,以覆盖全区为重点的项目布局。这些园区既是文化产业集聚区,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同时也是新型传媒、网络文化、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俗特色商品加工生产等新兴业态的培育基地,有力带动了自治区文化产业的繁荣。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成功做法
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大胆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一)重视基层文化建设,激发基层的文化消费活力
内蒙古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人民的文化需求。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2018年末,内蒙古有艺术表演团体94个,其中乌兰牧骑就有76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如今乌兰牧骑已经成为内蒙古基层文化的闪亮名片。乌兰牧骑是长期活跃于农村牧区间的民族艺术专业团队,目前有3000多名队员,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为促进自治区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强区建设、全民文化消费、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乌兰牧骑的产生发展与内蒙古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1957年,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根据牧区、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其分散的情况,需要建立一种便于流动的、人员一专多能、装备轻便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在这种需求下,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了,之后一代代乌兰牧骑人坚持不懈,服务基层,辗转于大漠戈壁与林海雪原之间,克服临时搭台难、演员吃住难、转点运输难等艰难险阻,丰富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政策。得益于乌兰牧骑的文化品牌效益,全区的乌兰牧骑艺术节和乌兰牧骑论坛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2015年,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创作的蒙古剧《驼乡新传》参加了在首都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得了优秀剧目奖和11个单项奖。在2017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年会上,来自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的演出《顶碗舞》、呼麦、鄂尔多斯民歌《十二属相》等,成为30个国家代表关注的焦点,让各国观众见证了草原文化的魅力。
(二)以政策和规划为引领,不断加大组织和推进力度
2003年,内蒙古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发展战略,开始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阶段性工作思路,至此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不断提高。2005年全区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九个一批”文化建设工程。2010年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要将文化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2011年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出台了针对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6年,内蒙古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为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各盟市也根据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继提出了适合各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意见,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例如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呼和浩特市本级每年度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00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并列入财政预算。锡林郭勒盟出台了《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兴安盟编制了《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呼伦贝尔市印发了《呼伦贝尔市“十二五”时期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同时各盟市都成立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门领导机构,建立了文化产业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协调、共同发力。例如通辽市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兴安盟设立了正处级文化产业组织协调机构。
(三)有效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不断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内蒙古历史悠久,有蒙元文化、匈奴文化、鲜卑文化、契丹辽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独特,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草原马道、那达慕风情、蒙古族音乐、少数民族服装服饰等民族民俗文化资源。[3]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各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如呼和浩特市的昭君文化、锡林郭勒盟的蒙元文化、巴彦淖尔市的河套文化、通辽市的科尔沁文化、赤峰市的红山文化、呼伦贝尔市的森林文化及“三少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文化等地域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各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要素。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共同形成了内蒙古独有的文化。
近年来,内蒙古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有效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深度挖掘特色文化的价值,不断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闪亮文化品牌,以草原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蒙元文化资源、河套文化资源、红山文化资源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出特色文化产品。对资源进行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研究价值等的全面评估,坚持进行科学的产业化整合,科学分析其潜在开发价值和存在的风险。搭建文化资源整合所需的配套平台,包括融资平台、人才平台、技术平台、产业园区平台等,联合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力量形成合力。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内蒙古很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推出了一批象征着内蒙古文化形象、特征和价值的文化符号,例如内蒙古大草原、蒙古包、那达慕、马头琴、成吉思汗、蒙古文、敖包、蒙古马、草原英雄小姐妹、紅山玉龙等。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集中力量开发地区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积极融入现代元素,创新文化产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四)深入推进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
内蒙古地处北疆,横跨“三北”,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区位优势独特,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六条走廊之一的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支点,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内蒙古近年来深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家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发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不断开拓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搭建国际性文化合作平台,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和可预见的市场环境,为宣传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塑造和提升民族文化强区形象,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扶持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民族演艺产品和文化服务业出口,有计划地组织访问、演出、举办展览等,借以扩大内蒙古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人才的国际影响,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并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例如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2016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2014年以来先后赴美国、意大利、匈牙利、加拿大等地演出500余场,国内演出40多场,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多个奖项,是内蒙古文化出口的优秀案例。2017年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出品的舞剧《驼道》,随自治区政府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参加阿斯塔纳世博会“内蒙古主题活动周”演出,引起热烈反响。内蒙古博物馆大批珍贵馆藏数十次运抵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吸引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超过1000万人次。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的大批精品文物,近年也在国内陕西、广东、上海、河南等地和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展出。所有这些已经搭建起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国际文化产业市场合作的桥梁,不仅为全面、正确、有效地宣传内蒙古、展示内蒙古取得良好回报,而且就此打开世界认识内蒙古、了解内蒙古的活动窗口。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与市场需求有差距
内蒙古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草原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与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并列被称为我国的三大文化,但文化资源大区并不等于文化强区,[3]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比较滞后,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完全变成现实价值。内蒙古的民族特色品牌资源还没有被家喻户晓,还没有真正走向世界,唱响国际,更无法发挥文化产业链的经济效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极为单一,基本上属于直接利用和历史复原的形式,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文化产品、服务、活动的开发不到位,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消费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情感体验,竞争力较弱。
(二)文化产业人才支撑薄弱
文化产业属于典型的人才密集型产业,需要各方面人才的支撑,虽然近年来全区文化产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升,但面对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要求,还是存在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的现象。管理人才紧缺,传统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随着现代传媒、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高科技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等方面的人才匮乏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多数小企业研发不活跃,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受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宜居性差、科技落后、人才激励政策力度不够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引进外部高端人才相对困难,再加上文化创意产业往往需要一个人才团队,引进团队的难度更大。内蒙古本土人才的培养机制也不够健全,缺乏合理的规划,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由于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不理想,毕业生与文化企业人才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导致结构性人才缺乏。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与专业培训中心稀少,缺乏培养或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各类专门性实用性人才机制,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短缺。[4]
(三)文化企业整体规模较小
文化企业是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机融合的载体。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除了由文化体制改革,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几个大企业、大集团之外,成规模的文化企业不多,缺少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四个城市。2016年内蒙古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4480家,但达到规模以上的文化法人单位(企业)只有231家,占比不足2%,产业增加值占11.7%,营业收入占20.9%。文化产业增加值远低于西部地区的陕西和四川,文化产业规模偏低。[4]内蒙古大部分文化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偏低,资产少,各自为战,零星发展,存在同一产品同一项目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的现象,文化产业呈现小而散、小而弱的特征。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确保文化惠民
加快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准确把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让文化品质的提升成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多渠道提高城镇居民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文化自觉与集体认知,增加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统筹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与资源整合,为基层群众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和体验经营性文化产业提供硬件基础与良好环境,体现文化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文化事业发展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以文化事业刺激文化需求的提升,以文化产业带动文化事业发展。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互动发展、市场繁荣、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体系。
(二)不断完善文化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强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制约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内蒙古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沿海甚至内陆腹地都有差距,再加上自然条件相对差些,在引进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因此,需要制定更加优惠、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选拔的机制体制,有了人才才能不断为全区各族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构建绿色通道引进人才。引进国内外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領军人才。尤其是要引进适应“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国际化高技术人才和拥有动漫游戏、现代传媒知识的新兴文化产业人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待遇、购房、社保、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他们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重视培养本土文化产业人才,还可以同时解决就业难题。充分发挥内蒙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教育机构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设立文化产业专业院系,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深化产学研一体化,鼓励高等院校、智库单位与文化企业联合创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研发基地,大力培养优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与区外、国外优秀企业合作,为本土人才提供出去接受培训的机会,开拓视野,定期聘请高端人才为本土企业传授经验、提供指导。创造激励性的人才选拔机制。建立由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构成的文化产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不断聚集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人才大军。
(三)增强文化企业竞争力,加大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力度
充分认识到文化企业是产业效益增加的基本单位,增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帮助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着重在提质增效升级,推动其成为内蒙古经济支柱性产业上做文章。内蒙古中小文化企业所占比重比较大。[2]要想增强文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就要想方设法促进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扶持好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中小微文化企业,鼓励中小文化企业实行技术创新与创意开发,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为其提供法律和政策指导,加大中小文化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骨干文化企业是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发挥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响沙湾有限公司、包头乐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企业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打造良好的创意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发展民族区域特色的文化经济,提供人民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培育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提高文化产业的效益,促进内蒙古文化产业繁荣昌盛。
(四)加强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善于运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培育民族文化产业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才能培育出符合市场需要,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激情的文化产业品牌。近年来,内蒙古在不断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呼包鄂地区为中心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依靠大数据产业,积极推动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在预测、分析、识别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科技向会展、节庆、演出、传媒、音像等行业全面扩展融合,提升文化的科技附加值,努力促使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亚娟.内蒙古文化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3(06):50-53.
[2]斯琴,樊铁英.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内蒙古统计,2014(05):3-5.
[3]边璐,陈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擇——以内蒙古为例[J].时代经贸,2018(28):89-91.
[4]高晓焘.立足新起点 开创新时代内蒙古文化产业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08):36-38.
作者简介
杜淑芳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城市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