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上海的温度专访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勤皓
2019-09-27张静
本刊记者 张静
一直以来,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在民政工作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聚焦解决民政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贡献了力量、取得了实绩。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指引下,上海民政的丰硕成果究竟有哪些具体体现?对于大城市治理、养老服务发展、社会救助推出了哪些具体举措?新形势下推进上海民政事业改革发展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建国7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勤皓。
记者:朱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中国民政》的专访。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请您谈谈上海民政这些年都取得了哪些丰硕成果?
朱勤皓:上海市民政局自1949年成立以来,始终作为市政府履行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的职责部门,在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福利、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履职尽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政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民政工作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主旋律,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色的现代民政事业体系,很多工作更是开创了全国的“率先”和“第一”。
一是法律制度框架不断健全。上海始终加强民政地方立法工作,坚持“全覆盖、少盲点”的原则,坚持民政事业发展的法律支撑。目前,上海民政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建立。近年来,又连续修订、出台了包括《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多部地方法规。通过法律固化已有的创新探索成果,进一步加强工作规范。
二是业务工作体系不断健全。上海坚持将民政工作放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坚持系统化思考,坚持民政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和通盘考虑。在具体领域中,也注重建立“民政牵头”工作体系。比如,社会救助领域,建立和完善了上海“9+1”社会救助体系,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制度性保障范围;在社会福利领域,不断完善和丰富了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和残疾人福利体系。在养老服务方面,建立并完善了“9073”养老服务格局及“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儿童工作方面,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涵盖孤残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体系;在社区治理领域,根据全市社会治理创新战略,系统化推进社区治理各项工作,建立了民政部门牵头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体系”;在社会组织领域,建立“市-区-街镇-居村”四级社会组织预警网络;在社会服务领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全市通办”“全年无休”。
三是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上海坚持部门协同、多方协作,通过强化民政平台优势,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在市级层面,不断发展并完善了民政牵头、各相关委办局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或工作平台。在社区层面,民政牵头的工作平台扎根社区,积极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各项为民服务举措落地落实。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数据海”,搭建起为民服务的大数据交互平台。并联合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民政科研基地”,搭建起全社会关心民政事业、研究民政工作的交流平台。
朱勤皓局长参观考察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
四是专业能力显著提升。上海坚持标准化引领、专业化提升,不断增强民政工作专业能力。目前,累计发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服务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婚姻介绍机构服务规范》等12项上海市地方标准,引领行业发展。其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已上升为国家标准。同时,始终加强人才队伍和专业能力建设,夯实民政发展基础。累计共4名上海民政人被授予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累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名,全国劳模7名,省部级劳模30名。共有3人当选为“上海工匠”,不断树立上海民政的行业标杆和旗帜。
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上海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为全国城市治理提供了“上海模式”。请问朱局长,近年来,上海市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方面有哪些变革和成效?未来还将持续推出哪些新举措来巩固成果、破解难题?
朱勤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对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的探索从未停歇。70年里,上海经历了从大城市到特大城市、再到今天2400万人口超大城市的变化,城市规模几经扩大,城乡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重心地位和兜底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五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多次强调,希望上海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为贯彻总书记指示,上海下发“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系列文件,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由此,一个市、区、街(镇)、居(村)四级纵向贯通、部门横向协同,政社互联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在上海逐步形成。
一是城市街道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全面改革街道体制,实行街道党政内设机构“6+2”模式,更好地体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服务”的工作导向。二是基层治理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条块联席会议机制,推动解决困扰基层的难点瓶颈问题,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三是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延伸管理网格,全市所有街镇和开发区均已建成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居(村)网格工作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四是基层自治共治活力不断激发。完善自治网络,健全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项目形成机制。落实自下而上的社区共治议题形成机制。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公共管理平台,大力扶持四类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五是基层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推进社区分类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破解顽症难题。六是基层队伍建设成效不断显现。严格落实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事业待遇”政策。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
关于未来社区治理的方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将着力推动上海基层治理法治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坚持“四个导向”。一是目标导向。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基本遵循,在依法治理、智能化管理、补短板、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等方面不断深化,继续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二是群众导向。要注重把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发力点,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完善社区“民生顾问”制度。三是基层导向。不断深化“一切围着基层想、一切围着基层干、一切围着基层转”的工作理念,聚焦条块联动、力量下沉等重点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和反映问题。四是问题导向。直面新形势下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更上新台阶。
近期,上海市聚焦基层信息对接、服务平台搭建等问题,着力强化基层“窗口”服务能力,抓好几方面具体工作。首先,提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进一步推进“全市通办”“一网通办”。目前,187项市民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一网通办”。下一步,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推动线下服务向线上服务拓展,让前来办事的老百姓像“网购”一样方便。其次,完善居(村)委会便民服务。完善“有困难找居(村)”工作机制,推行居(村)服务的“全岗通”制度,实行“首问负责、一口受理”。第三,建设“社区云”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各区已有的信息平台,为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信息支撑。
记者:上海市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积极应对挑战和发展养老服务都取得了重大成绩,请您就这方面的思路、政策、举措、特色、未来构想向读者朋友作一介绍,让大家分享。
朱勤皓:老百姓的健康长寿,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指标。到2018年底,上海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83.6岁。人口老龄化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表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需特别关注的重大民生事业。上海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较早碰到各类问题与挑战,并率先开展了许多探索和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就全面启动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服务对象从“三无”“五保”老人为主,扩大为社会全体老人。2004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0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9073格局”的目标。可以说,经过70年的跨越式发展,上海养老服务已迈入了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升”的全新阶段。
目前,上海老龄化程度已超过34%,百岁老人超过2600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今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下发《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了“增量”“增能”“增效”的“三增”目标以及6个提升计划、26项工作任务,对上海构建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系统谋划。今后,上海养老服务将从四方面着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做实街(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在城区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提供融合助餐、日托、全托、医养结合等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持续推进“长者照护之家”建设,推动“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广“社区养老顾问”,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资源介绍、老年人福利政策指导、养老服务方案制定、家庭养老支持等多项服务。
二是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探索中心城区闲置资源改建养老设施的方案,在土地性质、产权属性、建筑主体结构“三个不变”的前提下,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大力推进社区助餐服务。目前,全市共有700多家社区助餐点,月均服务8万多老年人。到2022 年,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社区老年助餐设施数量和供应量两个“翻一番”,并依托社会已有餐饮平台,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助餐服 务。继续实施“老伙伴计划”,试点“时间银行”。探索建立“认知症障碍老年人”综合照护体系。
三是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围绕乡村振兴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重点推进镇有“院”、村组有“点”建设。在镇(乡)层面,坚持推进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每个镇(乡)至少有1个标准化养老机构;在村组层面,推进“睦邻点”建设。
四是推进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培育长三角养老服务品牌,建立优质诚信养老机构品牌互认和推介机制,鼓励运营资质优秀的连锁养老机构在长三角区域辐射发展。
记者:民政的民生保障工作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社会救助工作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如何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朱勤皓:社会救助可以说是民政部门的看家本领和核心业务。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托底保障网”,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协调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
朱勤皓局长实地考察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托底保障网。70年来,上海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上海社会救助等托底保障工作主要由各单位和企业来承担,民政部门主要对传统弱势群体、历史遗留的特定人群进行社会救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面对经济变革和社会变迁的挑战,上海开始对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进行改革。199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4年,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9年,上海再次调整并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改变了城镇低保金由政府和企业分别承担的模式,将所有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家庭,全部纳入政府救助范围。自此,上海逐步确立了民政归口、统分结合的救助管理体制。近年来,上海进一步聚焦精准救助,不断完善救助制度体系。在低保覆盖面方面,将低保家庭成员中非本市户籍人员纳入低保救助政策范围,确保低保家庭基本生活;在医疗救助方面,将“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正式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不断完善上海市医疗救助体系。
2014年,上海制定贯彻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9+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2019年5月1日,《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充分体现了“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立法要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
二是稳步提高救助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自低保制度建立以来,上海城乡低保标准逐步归并,并不断提高。2015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的一体化。至2019年,上海累计22次调整低保标准,从最初的每人每月120元,到现在每人每月1160元,增长了900%,名列全国前茅。低保覆盖人群从最初的0.65万人,达到近20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为确保救助制度的公平、公正,上海不断强化社会救助工作规范管理。2009年,上海成立“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正式实施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运用信息比对手段审核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标志着社会救助跨入一个新阶段。
记者:今年4月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也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您认为,当前民政工作还面临哪些难点和问题?今后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
朱勤皓: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职责定位、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措施要求等关系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的诸多根本性问题。这些都是上海进一步推进超大型城市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机构改革总体要求,按照上海市机构改革总体方案,上海市民政局进行了部分职能调整,进一步强化了为民服务和社区治理的职责任务。
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的新要求和上海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战略,上海在民生保障、社区治理等方面还面临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围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更有安全感的需求,我们还面临着“公共信息不对称、服务平台难寻找、问题响应不及时”等问题。有些公共政策和政务服务,群众还不甚了解,时常发生“在社区找不到,在网上看不到”的情况。上海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夯实基层服务平台和促进供需对接的挑战。二是围绕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还面临着更加精细化管理、更高质量服务的挑战。如,面对生活困难群体,我们的社会救助体系要更加精细、更加精准。面对日益增加的老龄化压力,上海在社区养老服务的综合能力方面还有不足,老年人就餐问题、就近服务问题、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等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围绕这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上海民政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民政部各项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暖心导向”,以群众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在三个“坚持”上下功夫: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底层开始。通过进一步发挥民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和特色,坚持聚焦基层、做实基层,坚持从基层开展的顶层设计,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让老百姓“找得到方向,入得了门槛,办得成事情”。既要加强战略性思考和注重制度积累,更要注重发掘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二是坚持整合资源、平台为先。更好地发挥民政工作平台作用,体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上下左右协同”的格局,加强部门协同、多方协作。三是坚持法治保障、标准引领。要强化民政工作的法治保障,在依法执政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完善民政业务的标准化体系,牢牢抓住上海超大型城市发展特点,进一步提高民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民政人的努力,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上海的温度。以实际行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