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 奠基领军

2019-09-26

中国科技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领军人才科技

“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个重要奖项,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奖励在科学教育中勇于创新并有突出成绩的中小学校。奖项自2010年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始设立以来,全国每年有10所中小学校获奖,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期间颁奖。这些获奖学校的创新实践经验,为促进各地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开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期介绍的是2018年荣获此奖的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石室中学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官办学堂,由蜀郡太守文翁创建,迄今已有2159年历史。学校目前有文庙、北湖2个校区,师生5600余人。2015年,学校在总结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办学追求“育关键能力,办品质教育,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同时将科技教育作为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场馆建设为平台,以课程建设为主体,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成果,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践行“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的办学追求。

学校开展的特色科技课程

石室中学以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为目标,以理念引领课程,以课程决定平台,以平台奠基领军,构建领军人才课程体系,将课程作为承上启下的突破口,以科技教育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根据教育教学和领军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的课程体系应建立在坚实的国家课程基础上,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性。同时,融入学校文化特色,保证学生成长的综合性;课程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供学生进行个性选择,保证学生成长的结构性和融通性。因此,学校课程体系分为3部分,分别为国家基础课程、学校文化课程和领军人才成长课程。这3部分课程彼此配合,共同推进构建出了石室中学“成长树”课程体系。学校的科技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建设、竞赛项目和德育活动3个维度开展。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与基础课程相融合

依托国家基础课程 学校作为省市两级通用技术样板学校,围绕通用技术实践模块群配备了健全的实践设备。其中,机器人、电子技术、汽车驾驶与维护、生物农业、服装设计等丰富的实践课程群,让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也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广阔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依托校本资源课程 校本课程每学期均开设30余门,每周固定时间开课,期末教师考核,学校过程管理。在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的培养过程中,石室中学开设一系列校本课程,开展了一系列培养活动。学校统一编印的校本教材共计28套,涵盖了物理、生物、化学、地理、摄影和机器人等方面。

与竞赛课程相结合

从2005年开展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开始,学校逐年在科技创新竞赛方面增大投入。截至目前,已有近1000人次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培训,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收获了成就,教师获得了提升,学校办出了特色。

与德育课程相结合

“科技活动月”活动是学校的传统项目,截至2018年已经举办了18届。学校努力为学生营造科技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同时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到校开设科技讲座近20场。

学校科技课程的构建平台

硬件平台,助力研究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硬件的支撑,根据育人目标,学校设计了“三院、两馆、两中心、一空间”的建设规划。“三院”为科学院、文学院、艺术院,“两馆”为科技体验馆和文翁纪念馆,“两中心”是竞赛中心和技术中心,“一空间”指创客空间。

学生科学院——助力创新发展 学生在对应课程下完成普适性科学知识学习、学科竞赛实验及创新性研究实验,如物理的传感器应用、化学的纳米级石墨烯的合成及生物的微生物培养与DNA鉴定等。

科技体验馆——渗透学科素养 科技体验馆设有数学、物理和化学体验区,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对前沿物理、化学和数学等知识有初步认知,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学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不仅服务自身需要,而且向社会辐射,让社区居民享用优质教育资源。

创客空间——对接项目研究 石室中学创客空间下设机器人设计与制造中心、智能化设计与制作中心及通用技术实践中心。学生在这里进行基于VEX、FTC等项目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学习,以及基于无人机、智能化小车等项目开展的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知识的学习及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等。

导师平台,全科融合

石室中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全科教师,以应对科技教育中涉及的跨学科问题,重视对问题分析能力和找寻解决方法能力的培养。学校建立了三级导师梯队体系,学科教师负责基础项目的培训,硕博士负责创新项目的指导,专家委员负责拔尖项目的引领。所有培训都基于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为学生创设开展问题研究的实践项目。

专家平台,全域融合

学校聘请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专家委员会成员,指导科技项目研究。首批专家有“长江学者”胡俊教授,陈华富教授,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朱策教授,“百人计划”程洪教授,“千人计划”邓旭教授等。

学校每学期还会邀请名师到校为师生讲座,用专家的思想、理念和经验影响师生的观念和行动,帮助师生打开科技之门,为后序的教育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学校一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科协举办的教师培训活动。教师通过培训交流,不仅对科技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素养,还对学校科技工作的推动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

领军人才培养的规划和措施

2015年,学校在总结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的办学追求“育关键能力,办品质教育,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和外沿进一步扩充到领军人才。同时,将领军人才定位为专业型领军人才、领导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领军人才。其中,专业人才,关键是要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对新知识保持敏感,对新领域保持好奇,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走在行业领域前列;领导人才,关键是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具有大局意识和宏观思维,具有合作精神,持有包容态度,善于沟通协调,能够整合事物要素,能够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团队整体发展;创新人才,要具有独特的思想或才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或实践,擅长探索未知的情况或是解决复杂困难的问题,发现新规律,发明新事物。石室中学将科技教育作为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科技教育与领军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学校科技教育活动力求将以知识导向、以“学会”为目的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以能力导向、以“会学”为目的的科技项目研究。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2013年6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邀请石室中学以“太空实验”为主题进行“地面课堂”展示,学生自制的成本仅为800元的质量仪,以0.5千克的理论误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等现场专家评委的高度肯定。2013年7月,学生参加为期15天的北极科考,对北极生物、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研究项目獲得了2015年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最高奖项“科协主席奖”。

开教育风气的文翁石室,从汉代一路走来,走过了两千年春秋,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新时代的文翁石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不断在学有优教上取得新进展。古老而又年轻的石室中学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正阔步走出新时代的昂扬步伐。

“学校将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托科技教育的领军人才培养,并制定了完善的培养规划和措施。学校建立了STEAM课程中心,拥有‘三院、两馆、两中心、一空间的完善结构,开发了系列领军人才培养校本课程,为学生的科技教育提供了优质平台。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和家长的教育资源,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结成良好的科技教育协作关系,更邀请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等专家担任学校STEAM中心专家委员。学校形成了以机器人项目为龙头的科技创新教育机制。”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供稿)

猜你喜欢

领军人才科技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组织奖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毛遂自荐
科技在线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