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五莲县七宝山金铜及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综合地质分析评价
2019-09-26卢文东
卢文东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山东 济南 250100)
1 区域地质概况
山东省五莲县七宝山金铜及多金属矿综合异常位于胶南断块隆起西北、胶莱盆地西南缘、沂沭断裂带东侧[1]。出露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青山群八亩地组安山质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安山岩、集块熔岩、角砾熔岩等和方戈庄组粗面安山岩夹玄武安山岩、粗面质集块岩等;在低洼处及河床部位见有第四系。区内火山及次火山活动形成的寄火山口、隐爆角砾岩筒是区内重要的控矿和贮矿构造[2];NE向、NW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是主要控矿构造;断裂以脉岩充填或破碎蚀变带的形式存在;节理裂隙则是控制本区网脉状矿化的重要因素。区内主要发育有七宝山次火山岩体,形态近椭圆状,轴向东西,火山喷发之后岩浆侵入形成了辉长岩、辉石闪长岩、闪长岩~辉石二长岩、粗安玢岩和安山玢岩脉等一系列杂岩。其中辉长岩和闪长岩~辉石二长岩、粗安玢岩呈同心环状分布,安山玢岩脉主要沿断裂构造分布。金铜及多金属矿体受寄火山口、隐爆角砾岩筒及其次生构造所控制,主要有用金属为Au、Cu、Ag、Pb、Zn,相互间共生或伴生产出。
2 综合异常特征
七宝山金铜及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以Ag、Pb、Au、Cu元素异常为主[3],特征组合元素为Zn、Mo、Bi、As、Sb、Hg;其它元素为W、Sn、Mn、Co、V、Ti、Cr。该异常形态呈轴向东西的近椭圆形,东西长约8km,南北宽约6km,面积约33.99km2。各元素异常及主要元素浓集部位套合程度极高(图1异常剖析图),其中Ag、Au、Cu、Pb、Mo、Bi、As、Sb、W、V具有明显的外中内三级浓度分带,Zn、Mn、Ti、Hg、Sn具有二级浓度分带。异常规模及强度大。其中Ag元素峰值4871.00×10-9,均值839.572×10-9,衬度值5.247;Pb峰值662.00×10-6,均值170.11×10-6,衬度值3.402;Au峰值148.80×10-9,均值21.957×10-9,衬度值4.392;Cu峰值1250.00×10-6,均值138.924×10-6,衬度值2.779。
3 典型矿床特征
3.1 七宝山金线头金铜矿
矿床大致位于异常中心部位,矿床具南宽北窄的特征,南北长360m,呈椭圆形,在三度空间上为不规则的“筒状”,筒状体向南南东侧伏,倾伏角约70°,由6个矿体组成,各矿体近似水平分布,矿体长60m~120m,最长者达240m,厚2m~4m居多,最厚者20余m,Au品位平 均3.29~7.80×10-6,Cu品 位0.1%~4.03%,Ag品 位1.2~10.8×10-6。矿体围岩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安山玢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绢英岩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蚀变作用。次火山岩中的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玢岩既是矿体的围岩又是成矿的母岩,与矿床形成有直接关系。
3.2 敞沟多金属矿段
敞沟矿段位于异常的西部,共圈定8个铅锌矿体、4个银矿体和2个铜矿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倾向南,走向100°~125°,倾向190°~215°,产状上部较陡,下部较缓,西部较陡,向东逐渐变缓,西部上部倾角80°~88°,下部倾角69°~79°,东部上部倾角72°~75°,下部倾角33°~57°,地表延长805.16m,延深440m,宽4.10m~11.24m,总体矿化带东端以金铜矿化为主,西段以铅锌矿化为主。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产状基本与矿化带产状一致;矿体长度多在44m~287m,最长661m,最短33m;真厚度多在1.27m~1.91m,最厚3.89m,最 薄0.93m;Pb+Zn品 位0.38%~1.37%,Cu品位0.429%~0.576%,Ag品位(88.52~148.33)×10-6,伴生Au(0.30~1.14)×10-6,伴生Ag(4.57~18.05)×10-6。
图1 异常剖析图
3.3 红石岗多金属矿段
红石岗矿段位于异常的中北部,共圈定12个铅锌矿体,4个银矿体,总体呈东西向展布,局部分支复合的“S”状,控制最大延深650m,最宽近160m。原岩为细密斑安山玢岩,具不均匀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叶蜡石化等蚀变,多金属矿化以方铅矿化、辉银矿化、闪锌矿化为主,黄铁矿化次之,银金矿、黄铜矿化等微弱。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产出,走向多在60°~110°,走向最大150°,最小40°;矿体长度多在50m~388.09m,长度最大980m,最小42.50m;真厚度1.55m~4.10m,最大 长 度 为12.53m;Pb+Zn品 位0.54%~198.51%,Ag品位(51.2~198.51)×10-6,伴生Ga品位0.0011%~0.0018%,伴 生Cd品 位0.0470%~0.0851%, 伴 生Ti品 位0.0015%~0.0020%,伴生Au品位(0.11~0.27)×10-6。
3.4 杏山峪多金属矿段
杏山峪矿段位于异常区的北部,共圈定15个铅锌矿体,总体呈“X”形。“X”形北东~南西向矿化带局部分支复合,岩倾向最大延深大于460m,最宽近80m,主矿体走向35°,倾向305°,倾角53°~82°。矿化带地表延长近650m,控制最大延伸大于460m,宽1m~20m。带内岩石为多金属矿化构造碎裂岩,灰绿~灰红~灰白色,碎裂状、粒状、变余斑状结构,细脉状、网脉状、块状构造,具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脉中多金属矿化以粒状、团块状、细脉状闪锌矿、方铅矿为主,北东端矿化较强,矿化向南西方向减弱。矿体受“X”形构造带控制明显,多呈脉状产出,少量呈透镜状产出,走向在8°~142°范围内,主要呈北北东、北东、北西、北西西方向展布;矿体长度多在40m~3.50m,最大者531.78m;真厚度多在1.96m~5.50m,最小者1.21m,最大者11.24m;Pb+Zn品位0.39%~1.27%,伴生Ag品位(7.09~32.7)×10-6。
4 结论
(1)综合异常呈近椭圆形展布,异常元素组合齐全;Au、Pb、Mo、Cu、Mn、Bi、Zn异常面积大;异常强度高;为甲1类矿致异常。根据找矿现状分析,区域以Au、Ag、Cu、Pb、Zn矿为主,呈脉状、透镜状,品位高,数量多,分散面积比较大,主要围绕着杂岩体周围的构造带充填成矿。因此,在异常的东部和南部杂岩体周围仍有找矿潜力,除此以外,该异常中Mo、Mn、Bi异常规模较大,强度高,具备成矿潜力。
(2)火山及次火山活动强烈,为促使区内成矿提供了动力来源,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及与燕山晚期次火山作用有关的岩浆岩为该地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火山及次火山活动形成的寄火山口、隐爆角砾岩筒以及周围的断裂构造,为岩浆及含矿热液提供了通道和容矿空间。区域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型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