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球囊挤压联合置管溶栓效果观察
2019-09-26汪永平袁贵斌张荣顺费利虎母德睿李升旺温勇坚
汪永平,刘 灿,易 炜,袁贵斌,张荣顺,邱 皓,费利虎,母德睿,李升旺,温勇坚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 650011)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发展至慢性期常规溶栓治疗效果差,提倡在急性期积极行置管溶栓治疗,必要时联合多种手段处理使血管保持通畅[1-4]。笔者收集2010年2月至2018年6月外院转入我院的外伤后LEDVT患者29例,均行球囊挤压联合置管溶栓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9例中,男21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39.4±9.8)岁;均为外伤后,其中伴骨折或骨折切开复位术后26例;LEDVT病程1~12个月(平均3.5个月),其中>3个月11例,≤3个月18例;症状为全下肢肿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均经超声诊断为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即混合型或全下肢型[3]),其中9例加行CTV检查,13例行经足背静脉穿刺顺行造影,并均经术中静脉造影证实;左侧20例,右侧9例。术前均签署诊疗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外伤后;②既往身体健康;③LEDVT慢性期(病程≥1个月);④LEDVT混合型、症状重。排除标准:①非外伤或病因复杂;②病程<1个月和>12个月;③轻型LEDVT;④儿童和孕妇;⑤不能耐受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经健侧股静脉穿刺,按规范标准[5]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深圳先健科技),插入超滑导丝和单弯导管经健侧“翻山”至患侧髂总静脉,反复顺、逆向捻转导丝前进、在导丝导管协同下继续插入到腘静脉,间断推注对比剂,确认病变、了解血栓范围、程度、侧支情况(图1a,1b)。测量目标血管(腘静脉)直径,选择直径小于其2 mm的球囊导管,置换超硬交换导丝,导入球囊导管(美国,巴德)至目标血管(腘静脉),由下往上逐段充盈球囊扩张挤碎血栓(图1c),直至髂总静脉开口部,再次将球囊插入到腘静脉,逐段边扩张、边在球囊扩张状态下小范围(1~2 cm)拖移球囊、使压碎的血栓脱离局部血管壁,抽瘪后移动1~2 cm,再充盈拖移,反复进行,并间断造影观察(图1d,1e);最后将导管植入腘静脉留置,持续泵入尿激酶1.5万U/h,加经足背静脉持续泵入尿激酶1.0万U/h,每日泵入尿激酶总量为60万U,依据疗效留置导管3~7 d后拔出、后继续经足背静脉泵入尿激酶2.0万U/h、连续3 d;1个月内取出滤器,继续抗凝治疗6个月。
1.3 疗效评估 本研究采用张希全[6]标准观察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超声观察血栓及血流变化、必要时行血管造影观察;出院后6个月、1年随访复查超声,之后每年随访复查1次。比较病程>3个月与≤3个月患者的治疗效果。
2 结果
29例均成功完成,球囊挤压血栓术毕立即造影显示腘以上深静脉全部再通;置管加溶栓3~10 d后患肢肿痛缓解或消失,其中病程≤3个月者效果更好(表1);超声复查腘以上深静脉血流通过改善,少数仍有部分狭窄者临床效果也良好(图1f~1h);术后发生穿刺点瘀斑4例,无其他并发症。随访0.5~8.1年,平均(4.9±2.7)年。
表1 29例病程>3个月与≤3个月一般资料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LEDVT在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发展到慢性期时单纯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常不佳,易导致血栓后综合征,影响下肢功能[1-3]。据报道[6]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中23%~60%有血栓后综合征。应用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LEDVT急性期、亚急性期效果较好[2],且适用于有相关设备、技术、经验的机构,而最新专家共识将慢性期DVT列为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的禁忌证[3]。慢性期LEDVT常联合采用置管溶栓、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旁路搭桥等综合治疗[7-12],均取得不错效果。对于慢性期介入治疗的时间窗有学者[8]认为6个月后好,此时部分血管已再通,利于导丝进入,介入手术易成功,但随着时间延长可能会使血栓与血管壁粘连更紧密,不利于血栓分离、脱落并溶解,再者患者等待时间长、会加重心理负担,个别重症DVT患者可能有截肢风险。本研究中病程≤3个月者疗效更佳,原因为本组病因相对单一,均为外伤后,且患者原血管基础条件好。
球囊挤压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技术要点:①选择小于目标血管(腘静脉)直径2 mm的非顺应性球囊扩张挤压,既可使血管立即再通,又可尽量减少血管损伤,还有利于挤碎血栓及碎裂血栓移位,逐段边扩张、边在球囊扩张状态下小段拖移球囊使挤压碎的血栓分离、脱离局部血管壁,有利于溶栓药物进入血栓、增加药与血栓接触面和混合量,从而增强溶解效率和效果,减少术后远期血栓形成、保持治疗效果。②当导管导丝翻山有困难时可使用翻山鞘、调弯头鞘;导丝导管进入血栓时需保持耐心,反复正、反向捻转导丝前进可大大提高成功率,缩短插入时间;缺乏经验插入困难、费时(需3 h左右),随着经验积累,通常1~1.5 h完成。③置管溶栓时参考急性期小剂量溶栓方法[13],对慢性血栓也采用持续小剂量(留置导管时尿激酶用量60万U/d,拔除导管后48万U/d),既保持血药浓度,又减少出血概率,且易计算、控制注入量。
总之,慢性外伤性LEDVT患者应用球囊挤压联合置管溶柱治疗安全有效,尤其对病程≤3个月者效果更好,但本研究例数较少,且仅为外伤后患者,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图1 女,23岁,孕34+5周,车祸致骨盆及左侧股骨多发骨折,行剖宫产,左侧股骨、骨盆切开复位术后,伴左侧下肢肿痛45 d,超声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混合型 图1a,1b术中植入导管过程中造影见左髂、股、腘静脉血栓闭塞(箭) 图1c充盈球囊压碎血栓(箭) 图1d,1e左髂、股、腘静脉血栓压碎后见大量碎裂血栓(箭) 图1f~1h置管溶栓后,髂、股静脉通畅(箭),随访7年余左下肢功能正常,超声示静脉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