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中见证伟大
——社区的好“邻居”索乾德

2019-09-26撰文梁佳莹摄影李方园黄延王海资料

陕西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

撰文/梁佳莹 摄影/李方园 黄延 王海 资料

不为名不图利

但求无愧于心

只要大家过的好

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索乾德,是一位上过战场的老兵,也是车间中一位技术娴熟的工人,更是法士特集团家委会离退休干事兼法士特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无论是哪种身份,哪种工作,他都尽职尽责,实实在在地做到最好。

报效祖国 从不是一句空话

1985年11月,19岁的宝鸡周原镇小伙索乾德参军入伍,终于圆了他的当兵梦。初中毕业后,原本成绩优异,已经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索乾德,却因为家境贫困而不得不放弃高中的学习。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他独自一人来到西安打了整整两年工。后来一听到有征兵的通知,他二话不说就递交了入伍申请。

到部队一个月后,他就动身前往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几个月的训练之后,1986年4月索乾德正式进入三转弯战场的高炮营,修筑作战工事,准备随时战斗。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些大大小小的战役有多激烈,尤其是在1987年1月5号的那场战役中,120名战士只活下来27个人,他就是其中的一个。

社区无小事,绝不能落下一个居民的事

云南天气湿热,蚊虫极多,就算待在条件艰苦的猫耳洞中,索乾德也不忘抽出时间看书学习和练字,并且在前沿阵地参加作战任务之余,他还坚持写作,发表了多篇文章。后来因在防御作战中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

1987年5月部队回撤后,他被调到营部任营部文书兼军械员,花了两年半的时间,编辑了一部40多页的营史。1989年8月他还在兰州军区军械员大比武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战士二等功。

1991年索乾德正式退伍后,被分配到宝鸡钓渭镇山沟里的陕西汽车齿轮厂工具车间车工岗位,勤勉好学,脏活累活什么都不怕。由于车工技能突出,他先后带出了56名徒弟,大多数徒弟后来都成为了公司的骨干。

18年间,他带领的班组连续12年荣获“公司级标兵班组”。

平凡的岗位 他也能做到极致

后来,他又来到社区管理岗位工作,把琐碎繁杂、婆婆妈妈的企业社区管理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解疙瘩,调矛盾,跑社保,扶孤残,促全民健身,抓群众文化,忙得不可开交却又乐在其中。

索乾德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0多起,制止群体性械斗事件4起、防止群体性上访6批125人。他坚持加强调解规范化建设,积极排查和化解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使很多矛盾纠纷都被清除在萌芽之中,给居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因为热情细致的工作,他得到社会和广大居民的充分肯定。

把社区的居民当做家人一样关心

热心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各种各种的问题

他在工作笔记上记下了社区每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事件,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和政府沟通协商,一项一项解决,绝不能落下一个居民的事。他说,这些都要尽快解决好,给居民们答复,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那么又要协调哪些单位,或者告诉居民去哪里办理。

国家有哪些政策,能用到哪些居民身上,他都清清楚楚。每个月他都会挨家挨户亲自去走访,做统计数据,合理合适地运用政策,减轻了不少百姓的负担。他说,要让社区的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感受到国家的关心。

从2010年开始他就对社区的残疾儿童进行摸底、对孩子的入托上学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自2014年起每季度都要利用休息时间到宝鸡的姜炎老年公寓看望72岁高龄的吴新顺老人;他也常去宝鸡市拥军医院看望参战老兵肖宝平;还给60岁以上的居民办理了国家政策内免费的意外伤害保险等等。

尽管有时也会受到误解,也遇到过难以解决的问题,但索乾德却十分乐观,从不放弃,因为“老山精神”总是能够带给他力量。虽然是普普通通,鸡毛蒜皮的社区小事,但是要理清头绪并不容易。有时候遇到得不到解决的事情,他连觉都睡不踏实。

在部队是一个好兵,在企业是个好工人,在家庭里他却算不上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十年社区工作,索乾德没有休过一天假。在外人看来显得平淡无奇、总是吃亏的生活,他却甘之如饴。

他说,社区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每个家庭的大事,社区的稳定,也就是每个家庭的稳定。不图名不图利,只要大家过得好,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战场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影像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为居民提供“叫醒式”服务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