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尽职尽责 为民奉献
——救助站引路人韩延成

2019-09-26撰文梁佳莹摄影李方园黄延资料

陕西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管理站铜川市受助者

撰文/梁佳莹 摄影/李方园 黄延 资料

22年归家路,跨越700公里,欧阳美娟平安回家

和路边的流浪者沟通

是否脱下军装

在他心中

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从为国奉献到为民付出

他用一生诠释了

什么是“军人”与“使命”

1979年入伍,1983年退伍,四年的新疆部队生活是他心中不灭的光芒。从此,他告别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投身崇高的民政救助事业,将军中优良品格带入了职业,用军人本色绘就了职业人生最美的华章——他就是铜川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延成。

胸怀大爱 用心救助

35年救助站工作,韩延成无论寒冬酷暑,都奔波在救助一线。他见过太多迷失走散的精神、智力障碍患者,他坚信,每个人生而在世,一定都有家,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自1984年韩延成在救助站就职开始,救助站每年的救助人数从1000逐渐下降到200,精神智障患者滞留人数从100到如今的0。数字变迁的背后是35年来韩延成用军人灵魂,诠释岗位本色的成果。

2002年,他担任了救助管理站站长。就职期间,铜川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孤、残、病、老近万人,300多名未成年流浪儿童得到保护和救助,帮助100多名滞留在站的精神病患者寻亲寻家成功,韩延成帮助他们与亲人团聚,成了他们迷途归家的引路人。

无私奉献 以站为家

帮助救助对象寻亲寻家是救助管理站的一项重要而又困难重重的工作。为了使一个个受助者与亲人团聚,多年来韩延成带领同志们定期到医院看望受助的精神智障患者,不厌其烦地同他们沟通交流,认真做好每次交流记录。回站后进行比对,一而再,再而三,从救助对象碎片化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出有用信息,尽管枯燥无味的寻找希望渺茫,但他仍然不停地坚持着。

在韩延成的努力下,今年3月12日,经过两个月的信息比对,韩延成和他的同事历时10小时,驱车700公里,将在外流浪22年的欧阳美娟送回了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老家,与失散多年的家人团聚。

一位在外流浪37年的智障男子被救助后,终于找到并将其安全护送回家乡。37年杳无音讯,男子家中90多岁的老母亲见到儿子后老泪纵横,下跪感谢韩延成和同志们,韩延成扶起老人家说:“这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人们每逢佳节和亲人团聚时,他都在站上查岗、巡逻,安排好受助者的食宿,有时和受助者一起看电视、吃年夜饭、一起团圆。一个小女孩因奶奶去世无人照顾,在垃圾堆旁被人发现,韩延成便将她带回自己家中照料,直到女孩被收养。以流浪乞讨为生的70多岁聋哑老奶奶,因为说不清自己的家在何处,在站上一住就是几个月,韩延成和同志们热情接待,关爱有加,细心照料。

节假日巡逻已是韩延成35年来的习惯,特别是除夕夜,当万家灯火亮起家家都在团圆时,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街头是否有未曾团聚、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探索创新 主动救助

韩延成在救助管理工作中,不断思考、研究救助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开拓救助工作新思路,探索创新主动救助工作新模式。比如与公安、卫生、城管、医院、急救等有关部门协调,建立了协作联动机制,他带领大家走出站门在大街小巷开展主动劝导救助,向交警、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发放爱心救助引导卡,制定了爱心救助奖励办法,建立健全了全市救助网络,实现了辖区内的救助工作全覆盖,确保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一旦出现,能及时得到救助。

2002年担任救助站长以来,他开始组织制定职工手册、服务条例等,以全新的观念对待流浪乞讨人员:从过去的单一管理到精细化管理服务,从上门求助到街头主动救助,从强制收容遣送变成自愿、无偿救助,从简单护送到协调救助,从“望闻问切”到全国救助寻亲网站、今日头条精准推送,再到公安部门人脸识别、DNA鉴定,救助寻亲的成功概率和效率都大大提高。救助站在住宿、就餐、洗浴等日常生活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受助者创造了一个“宾至如归”的温馨之家。

与此同时,铜川市救助站还成立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等,使救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延伸,救助范围有序增大,为实现社会救助打下良好基础。在他的带领下,救助过的孤、残、病、老、急者数以万计,300多名流浪未成年儿童得到保护,为100多名长期滞留在站的精神智障患者寻亲寻家成功。

部队生活磨炼出他的军人本色

34年的坚守、34年的奉献,韩延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人间真情。

34年的坚守无愧于身后的“为人民服务”

猜你喜欢

管理站铜川市受助者
“受助者”助人,好样的!
居民的烦心事谁来管?——铜川市王益区“红色物业”强“回应”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农作物种子管理站储藏技术要点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公路养护管理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略谈
如何看待之“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赵纯厚作品选
铜川市十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