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为家 文艺强国
——李新建的毕生拥军路
2019-09-26撰文梁佳莹摄影李方园黄延资料
撰文/梁佳莹 摄影/李方园 黄延 资料
给记者展示打碟子的方法技巧
我一生最向往的地方,是军营
我最爱的人,是子弟兵
因为是部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今年已经74岁的李新建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步履矫健,神采奕奕,谈话间时不时发出爽朗而亲和的笑声。
六年部队生涯 是他不忘的初心
李新建是西安市双拥办文化拥军艺术团的创始人。自1998年光荣退休后的22年里,他奔波38万余公里,为180余支部队进行文艺辅导和慰问演出,培训各类文艺骨干3万余人次,真正将拥军之路作为一生的使命来践行。
1963年,18岁的李新建参军入伍,在新疆库车开启了他六年的军旅生涯,来到部队后他成为一名文艺兵,不仅把秦腔从陕西带到了新疆,还学会了打快板、说相声、演小品、跳新疆舞。
1969年3月李新建告别军旅,回到家乡,复员到了西安航空学院,1998年,李新建的母亲离世,也就在那一年,李新建申请了提前退休,重新踏上去新疆的火车,他想再回部队看看。
文艺拥军的道路 不计回报
到了军队,李新建与战士一起出操、打扫卫生,还给战士做时辰包子、石子馍等,朝夕相处下来,他发现战士的业余生活依旧有些枯燥。征得领导同意后,他在部队办了一个文艺骨干培训班,开始教战士们演小品、打快板,跳舞,打四页瓦、鸳鸯板、安塞腰鼓、威风锣鼓,还手把手教战士们跳藏族舞、新疆舞。受到认可后,李新建又在西安成立了一个老战士拥军小分队,就这样,一条无人涉足的文艺拥军之路就被李新建走出来了!
起初,李新建仅为新疆部队进行文艺辅导和培训,随着名声的不断扩大,22年来,李新建的文化拥军小分队足迹遍布祖国各地,还为国庆六十周年受阅部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共和国礼炮部队、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等180余支部队进行文艺辅导和慰问演出,培训各类文艺骨干3万余人次,荣获了部队赠予的数不清的锦旗、牌匾和荣誉证书。
维和部队在去非洲维和之前,李新建给他们培训了一些民族的才艺表演,让中国的部队不但会打仗,还会打快板,会安塞腰鼓,让他们把民族文化带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部队和战士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李新建除了辅导文艺节目外,还当起了战士们的勤务兵。他把一台饸烙机和一口平底锅背到了新疆部队,使盛夏驻训时的战士在戈壁滩三夏时节圆了吃上凉面的愿望;自掏腰包800元钱,将团里的电影放映机修好……对于李新建来说,部队和战士的需求就是他的“重要任务”。
无悔付出 他用生命去热爱
拥军路上,李新建从来无悔,只是有一件事,他至今仍觉得遗憾。
2011年7月,他给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培训回来以后,身体不适,高烧不退。医生说他的肺部已经严重钙化,必须尽快住院治疗。这时,新疆若羌部队打来电话,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在他们若羌县召开红枣节,需要他尽快带几个老师给部队培训。于是李新建立刻带了几个老师和医生开的药奔赴火车站。出发之际,他得知从小带自己长大的亲姐姐刚刚离世。悲痛的李新建明白,当兵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所以这个时候,部队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家里再大的事和部队的事情一比,都是小事。我相信我的姐姐会理解我的。就这样,他没有见姐姐最后一面就去了部队。
“部队和战士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
“我一生最向往的地方是军营”
部队的任务完成以后,一回到西安火车站,李新建就被120拉到了交大医附院,住进重症监护室。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被下过三次病危通知,最终还是活过来了。那一次,人一生的生离死别,他都经历了。
祖孙三代拥军 传承美好家风
部队的战士们经常要摸爬滚打,颈椎腰椎都不太好。所以去年,李新建带着身为推拿按摩大夫的儿子李源一起去到北京和陕西的武警部队,给战士们推拿按摩、义务治病。李源还把研制的药品免费赠送给战士,为战士们进行治疗。
李新建有两个绝活,一个是敲碟子,一个是打四页瓦。他说,他已经把这两个拿手绝活教给了他的的孙子李泽艺。在假期的时候,他就带着孙子去部队,和他一起教授战士们这两项绝活。
在李新建这里,拥军之路真正做到了一家三代的传承,部队还特意赠送“父子拥军强军助力”的锦旗以表谢意。李新建说:“不能因为我老了,这个事情就停止了,得要有他们替我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