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陵:实施美丽党建“四大工程”夯实农村基层组织根基

2019-09-26撰文温斌

陕西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主阵地党徽集体经济

撰文/温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崇皇街道桑家村文化活动广场逐渐热闹起来。在醒目的党徽下,孩子们在广场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在长凳上休憩畅聊,图书吧里,村民们手捧书籍,或结伴而坐,或沿着书柜站着,纷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这里,可以不出一室便可浏览全市图书,可以手捧咖啡、细细品味文字的味道,品味厚重的高陵文化...... 而这只是高陵区美丽党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高陵区狠抓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实施以党徽醒目、主阵地提升、“领头雁”培育、“党建+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美丽党建“四大工程”,依托乡村振兴讲习所、联村党委、民大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党徽醒目工程,刷出党的“存在感”

走进高陵任何一个行政村,一眼就能看到醒目的党徽闪闪发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8个大字熠熠生辉,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就是村党组织阵地所在。

耿镇街道耿北村党群服务中心

高陵区学习借鉴浙江等地经验,在全区实施“党徽醒目”工程,86个行政村主阵地醒目位置均安装了大型党徽,让党员群众随时都能找到党组织,时刻感受到党就在身边。今年5.1期间,在全区首次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万名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以后常态化开展逢重大节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国家观念,涵养爱国情怀,对党忠诚、为党奉献。同时开展“国旗进教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政治功能,筑牢基层堡垒。

主阵地提升工程,增强党员“归属感”

崇皇街道桑家村党组织活动阵地之前面积较小,布局不合理,村内环境卫生较差,去年以来,该村实施“主阵地”提升工程,提升后的桑家村新增村史馆、文化大礼堂、活动广场、老年幸福院等设施,建成了全市首个与市图书馆系统实现联网的村级图书阅读吧,村级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

针对基层党员“三会一课”不积极,主题党日活动不经常,党员归属感不强等问题,高陵区实施“主阵地提升工程”,每年打造15%左右的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全面提升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通过每个党员的参与,搭建真正的党员之家、群众之家。以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何村为标杆,在全区选定10个村进行重点打造,整合纪委监委、组织、宣传、工青妇、文化旅游、城建、人社、民政等各部门的资源资金,高标准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以上,涵盖文化礼堂、活动广场、村史馆等于一体的村级活动阵地,打造高陵农村党建亮点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访学团”到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参观学习

区委书记杨仁华(右二)调研火箭村美丽党建工作

领头雁培育工程,强化组织“引领感”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近年来,高陵区大力培育“领头雁”,积极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深化校地合作,和西安交通大学等联合在通远街道何村、西北民大旧址分别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成立西北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建立全市首家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班,着力培养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建立区街村三级“乡村振兴讲习所”94个,开展各类特色专题培训468场次,培训人数18600人次;实施“雏雁工程”,建立全区村级后备干部数据库172人;建立农村(社区)党员干部档案室,对全区村(社区)党员干部逐人建档,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西安市“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张南联村党委书记程军介

张卜街道张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军,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盘活土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打造源田梦工场新型农业、乡村旅游、田园宜居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解决周边村组群众就业1000余人次。通远街道仁村党支部书记肖鹏,通过抓班子,办实事,谋发展,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社会资本+群众”的模式,建成“花园农场”草花种植基地,2018年收益13万元实现群众分红,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崇皇街道桑家村“书吧”

区委副书记、区长解宁元(左二)调研耿北村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

党建+乡村振兴工程,提升群众“获得感”

只有带领群众致富,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群众中有话语权。高陵区积极践行“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理念,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思路,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区域资源加以整合,成立了仁何、张南联村党委,通过联村联企联产业,将小组织变成大党委,小机制变成大联动,小产业变成大基地,实现管理联动、资源共享、共建共赢、和谐共筑,切实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仁何联村党委已接待社会各界人士442批次5321人次,张南联村党委已接待团体和观光客约8万人次。

同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举办全区首届乡村振兴“书记汇·创智慧”论坛,以“党建领航、汇聚智慧、产业驱动、振兴乡村”为主题,通过实地观摩、交流发言、专家点评、分组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展开了一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头脑风暴,全面助推高陵乡村振兴。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各村自身资源优势,建立一批以产业发展、民宿旅游、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为特色主导产业的美丽乡村,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由“输血”变自我“造血”。如杨官寨村党支部成立了杨官寨集体经济合作社,采取土地租赁、租金抵偿、物业租赁、合作共建等模式发展商圈经济建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发放股权红利1219.2万元,平均每人享受3000元分红。

省委党建办、基层办副主任寇胜茂(右二)一行,调研指导仁何联村党委“党建+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书记汇·创智慧”论坛现场

张南联村党委开展“乐享田园,拥抱自然”主题活动场景

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张南联村党委源田梦工场精品民宿

猜你喜欢

主阵地党徽集体经济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大英农商银行全面推进“擦亮党徽”工作
坚守普法主阵地 五年耕耘结硕果
党徽激励我奋斗
党徽戴在胸前
党徽闪烁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