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课堂管理:让每个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2019-09-25焦星

科学导报 2019年49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教学方法

焦星

摘要: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和成才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管理得以更加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成才。课堂管理关键在教师,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管理意识、技巧和情感。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教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完善课堂规范、创新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不断提高创建和谐美好的课堂生活。

关键词:小学课堂管理;教学方法;有效策略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通过课堂管理,不仅能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疑难困惑,还能通过课堂这一桥梁,和学生建立美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优化小学课堂管理的现实意义

课堂管理是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双向活动。从小学生学习成长角度而言,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下,可以有效保持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氛围中,能够灵敏思考,主动和教师互动。课堂管理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直接变量之一。良好的课堂管理所形成的课堂秩序与氛围,往往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学习兴趣高涨,专心致志听讲,甚至会在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基础上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想法,提出一些新颖而有趣的问题。在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会逐步提升,责任感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来自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鼓励同样会激发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获得感。此外,从教师自身角度而言,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课堂秩序,从而有助于教师厘清教学思路,理顺教学内容,保证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专业化、规范化。

二、教师优化小学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管、卡、压”式课堂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艺术,才能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保持教学活动的流畅性,确保新课程改革目标顺利实现。

(一)亦师亦友,为人师表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管理的关键。教师在日常课堂管理中,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同时还应意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主动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而小学课堂管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小学生自制力不强、注意力难以集中、向师性很强,这给师生关系的构建带来较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围绕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小学课堂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制度可操作。在课堂管理上,教师要把自身和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可实行“教师主导、学生补充”式的管理模式,刚柔相济,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打破传统意义上教师管学生的单向管理模式,严格而不失灵活地执行课堂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个人的教学素质。教师自身的个人魅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气氛,积极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而且还起着促进情感交流的作用。教师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愿望和心理需求,学生了解教师的要求,师生行动一致,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形成。

(二)创新教学,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小学课堂管理观念,管理标准要动静有序,管理方式要民主活泼,突破传统的权威型、专制型思维定势,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主动参与课堂管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研究表明,广博的知识、优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教学语态都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课堂管理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教育素养作支撑,坚持不懈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知识性和兴趣性。依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具体的管理教学中,要保持高昂的激情,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和激發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将教师的情感融入到授课内容和日常管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将小学生内心的纯真和好奇心充分挖掘出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与爱好,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深入细致关心学生的成长。

(三)育德于教,育德于学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由此,德育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其贯穿于教学发展的始终。教师在课堂管理时,不仅仅是强调学生要自觉遵守课堂规律,维护课堂秩序,还应注重把握时机,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动情晓理,把德育内容渗透在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管理,体悟其中的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三、结语

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管理策略是管理艺术与心理技巧的完美体现和应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要高度重视日常课堂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尊重学生,探索技巧,勤于研究总结,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们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不断夯实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杜萍.有效课堂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6.

[2]管子.《管子·权修》,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05.

[3]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新华网,2014.05.30.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