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的方法与好的作风同等重要

2019-09-25朱美丞

当代党员 2019年16期
关键词:村组作风民生

朱美丞

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上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指出:“抓落实离不开好的作风,抓落实本身就是一种好的作风。要进一步转变抓落实的作风方法,用好的作风、好的方法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诚然,作风问题是脫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瓶颈,但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方法,不得要领,方法不对路,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会贻误工作,严重影响脱贫攻坚的效果。有的地方打人海战术,片面强调干部驻村的人数、天数,虽然天天吃住在村,结果却是人浮于事;有的地方不能精准施策,动辄搞大项目、大工程,搞“大水漫灌”,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有的干部安排工作不讲统筹方法,不分轻重缓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结果把基层干部群众搞得一头雾水,莫衷一是。凡此种种,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给基层添乱添麻烦。

好的工作方法要问需于民。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就指出:“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可见,老百姓的民生需求是多样化的,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所在,难点所在。要坚持需求导向,挨家挨户收集贫困户所急所盼,逐村逐组了解最困难群体的关切,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一个镇乡一个村组工作的堵点、痛点、盲点,并以此为精准用力的目标、持续用力的靶向,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无效劳动。

好的工作方法要问计于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要把解决问题的答案拿到田间地头去寻找,把工作方案拿到农户的院坝里、板凳上去讨论。要坚持接地气必先聚人气,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向村组干部、乡贤能人、老党员请教,集中民智,汇聚民意,制定“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措施,只有这种来自群众代表民意的措施实施起来才能被群众所接受,才能避免干群不合、水土不服。

好的工作方法要问效于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是检验我们脱贫攻坚效果的试金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怎么“看”?要到家家户户的粮仓中去看,要在果树的枝头上去看,要在养殖户的圈舍里去看。习近平总书记能揭开锅盖看群众吃的什么,我们就应拧开贫困户水缸上的龙头看有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打开贫困户的衣柜门看有没有御寒的衣物,在风雨中进屋查看贫困户的住房是否安全。要有“不求检查能过关但求乡亲有笑脸”的群众观念。在群众的评价中去找我们的“得分”,找我们的错误和差距,从而补短板,添措施,课补好了,才能迎接好下一轮的考试。

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印证这句话: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路途遥远。

猜你喜欢

村组作风民生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试论农村村组职能社区化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河南严控"确权确股不确地"范围
浅析当前村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