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乘风立“信”时
2019-09-25吴越
吴越
一种情怀一生流淌,一种素养一世修炼。重建精神世界需要厚植文化根基,树立自信与持守的定力,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奋力前行。
然而,精神世界的重建并非易事。几个世纪以来,历史上的中国在剧烈的变迁更迭中,有过太多的颠簸与适应、抉择与再造。作为近代思想家、史学家的梁启超,有感于所处时代对文化束缚的痛责,发出“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的喟叹。“一向以文明古国享誉世界的中国,却并未诞生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而这一切却在欧洲风生水起,李约瑟不免有所感慨。历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怪圈,也让黄炎培对新生的政党有着深深的担忧。以史为鉴,启迪未来。在不断的反思、深深的自省中,“历史三问”无疑是一帖很好的清醒剂。
“重农抑商”思想早已藏于灵魂深处,在国人心中有着难以磨灭的印记。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提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规制,他崇尚周礼,对于“八佾舞于庭”的季氏,采取了“不可忍”的态度。正是由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功利主义和传统儒学“不稼穑”的影响,以及后来对民生改良思想和民本主义的扼杀,中国文化争鸣、民族振兴的“双腿”不肯迈出半步。通俗地讲,“皇上是不需要科技的”,思想越封建,也就坐得越稳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始终有着一个天朝上国的美梦,《海国图志》《四洲志》唤醒不了麻痹已久的心。当欧洲涌现的哲学家、思想学、科学家在莱茵河畔冥思苦想时,当时的中国却一把吹灭洋务运动的火苗,追得严复无处可逃,甚至一刀砍了谭嗣同的头颅。
发展到今天,梁启超之问已不是问题,千万个郑和早已漂洋过海。中国共产党这支先锋队,正引领着中华民族奔跑在世界前列。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博,聆听时代声音。进入新时代,对于文化的开拓创新尤其瞩目。是的,一个国家、一個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冲突与对接、融合与再造中,加快重建文化自信,树立时代的风向标,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现实考量。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的文化不应只对国人,也要面对世界,追求文化多元、东西互渐,亮出文化自信与文化立场。当然,也不能夜郎自大,更加不能“跪”着读书,要有坚守的文化个性与文化自立。一部《流浪地球》,体现出的是中国人的责任担当。曾经,一些人迷恋过去的“牧歌”,吟唱着杏花带雨的小放牛曲,这样的小资情调,在现代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巨变中,是不能依靠古人的良辰美景、风花雪月来支撑的。无论内外还是古今,文化不能简单复制,而是应该以现代艺术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从骨子里打消所有的不切实际与崇洋媚外。“华为挺住!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中国的飞速发展引来各式各样的“针对”,这是对文化与科技完美结合的嫉妒。看吧,“杜嘉班纳”的确带给了我们愤怒,但中国人从未“玻璃心”,只会顿然觉醒,更加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
泱泱华夏,美哉中华。不可否认,郑和之后的长期封闭使国门禁铜过久,近现代工业文化也曾落后于西方,所谓的“历史周期率”多多少少引发点争论,但看看时下的中国,哪一点不令我们自豪呢!?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的中国高度,蛟龙入水、海上钻探的中国深度,高铁飞驰、天河运转的中国速度,还有就是铺设“一带一路”的中国广度,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宽度”……每一项创造发现,每一次出征前进,无处不洋溢着“赶考永远在路上”的十足底气。
习总书记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引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取其精华”的方式做出生动解答,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符号,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昂首挺胸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三问”已经过去。春光正好,不负韶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与机缘、使命和挑战。让我们与新时代的中国一路同行,一起重建精神世界,乘风发力,立“信”前行。
评委在线
分析与推理并举
围绕如何重建精神世界,着手于“历史三问”,既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又有层层递进的推理,得出符合时代的结论,切合中心主题。本文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地缘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基因、现代元素等等,信息量丰富、写作掌控有一定难度,是对作者综合素养、胸襟格局、底蕴积累的考验。
全文文质优美,立意新颖,条理清晰,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可圈可点。说明作者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与写作锻炼。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