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福建技工职业教育研究
2019-09-25周建群陈涌晔张小青
周建群 陈涌晔 张小青
【摘 要】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随后福建省政府发布《福建<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提出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然而福建省制造业技术工人存在总量不足、技术工人的文化结构偏低、技术工人的年龄结构老化的严重问题。在基于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制造业技术工人存量情况,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并从“中国制造2025”对福建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提出了福建“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培训财政直补或免费培训制度;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及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与待遇;闽台职业技术培训交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等。
【关键词】福建制造2025;技术工人;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F812.42;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1-0120-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1.054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政策红利与人口红利。但是,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17.9%。根据福建省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2018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18年末常住人口3941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9.0%,也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口红利的消失,成为政府关注的问题和学界研究的热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机制和政策。”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大量培养技术技能型的技工来创造新的人口红利。
1 福建省制造业技术工人存量情况
2018年3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介绍《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有关情况时提供的数据表明:全国现有就业人员有7.7亿,其中技术工人1.65亿(高技能人才4700多万);技术工人(指技能型劳动者)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1.4%,而高技能人才(指高级工以上包含技師和高级技师)只占6.1%,这两个比例与国际上相比都是比较低的(西方发达国家高级工占30%~40%)。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求人倍率技术工人都在1.5-2,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非常短缺。
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18》公开数据计算表明:2017年底,福建省常住总人口391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996.97万人,其中制造业就业人员530.47万人。按照福建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及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相关处科室提供的数据,分析可知制造业技术工人队伍基本情况如下:
(1)技术工人总体存量概况。在福建省制造业就业人员队伍中,技术工人约为270.54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51%。其中初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为32.83%,中级工占38.17,高级工占23.25%,技师占4.71%,高级技师占1.04%;在福建省制造业技术工人队伍中,高达70%的人是初级工或中级工,高技能人才约占29%左右。低于国内其他省份和发达工业国家水平,无法满足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2)技术工人的文化结构概况。福建制造业技术工人总体上文化层次偏低,文化结构不尽合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0.38%,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占58.4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1.21%。同时,技术工人中农民工占比大,而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而且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3)技术工人的年龄结构概况。目前福建省制造业技术工人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体,但也出现老龄化的苗头。其中23-45岁年龄段之间的技术工人占54.42%,22岁以下的占11.71%,46-60岁的占33.87%。调查中也发现,技师以上的年龄多在46-60岁之间,高级工以36-45岁居多,中级工和初级工年龄集中在23-35岁。
2 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相继出台,福建省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5年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闽政[2015]46号)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闽政办[2015]129号),加大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2019年6月15日)表明,福建省现有高等学校90所,其中本科高校39所,专科(职业技术学院)51所。另据福建省统计局2019年2月发布的《2018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12.29万人,在校生33.58万人,毕业生10.78万人。
为实现制造业强省的战略目标,福建省于2015年7月出台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此后,福建省各类职业院校加大了“制造大类”专业的招生规模。2017年福建省各类职业院校“制造大类”招生情况参见表2。
同时也加大对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使全省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快速成长,2017年福建省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达1839个(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18》)。
3 “中国制造2025”对福建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要求
2015年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随后福建省出台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2015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海峡西岸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新产业新经济,特别是高端装备、芯片制造业。”
虽然,近年来福建省加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大量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技术工人总量短缺、文化结构偏低、年龄结构老化及领军人才匮乏等,都无法适应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现代高新制造业的要求。
(1)人口和劳动力规模及结构的变化,需要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福建省業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原有“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今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特别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即具备技术技能型的技术工人。
(2)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福建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已经无法满足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要求。为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发展高端装备、芯片产业,急需具备高超技能、良好理论和技术知识素养的技术技能型技术工人。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福建省未来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需要更多的具备人力资本储备的高技能劳动者。增加劳动者收入水平,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具备就业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
4 福建“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其焦点直指“中国制造2025”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政府从容应对,提出“关键在于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好。”只有这样才不会给美国极限施压的机会。2019年6月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G20峰会”上中美元首同意重启两国贸易磋商。
福建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省份,要建设海峡西岸“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必须要有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福建“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发展。对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如下:
4.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把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并完善以职业技术院校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1)打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逐级向上的通道,逐步形成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院校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格局,并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证书”的双证书制度。职业技术院校应该采取德国“二元制”、美国“社区学院”、英国“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班”等模式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2)健全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在中大型企业设立技术技能培训机构,制定省财政给予培训经费补助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构筑企业员工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紧密的企校合作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广泛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工作。鼓励企业员工参加中高职院校和技工院校非全日制教育。省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应该选择在大型企业,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设立示范性高级技工职业技能实训与培养基地。
(3)鼓励支持发展社会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格局。
4.2 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培训财政直补或免费培训制度
(1)要利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贫困家庭子女、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士兵等实训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对企业设立的员工技术技能培训,给予定点财政补贴制度,以调动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3)加大对社会性专业技能培训机构扶持力度,可以考虑按照培训对象及人数实行定额补贴。
(4)对通过培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给予一定的奖励。
4.3 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及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
(1)按照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要求,结合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在全省9个设区市设立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在福州市、厦门市设立国家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在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基础上,遴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
(2)建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把行业(领域)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并具有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带徒传技方面经验丰富、能够承担技能大师工作室日常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纳入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范围,以引领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
4.4 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与待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提高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为此:
(1)福建省主流媒体要加大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力度;宣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逐步改变社会上对技术工人的偏见。
(2)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名额中,要提高技术工人的比例,以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政治地位。
(3)在各级政府评选劳模时,要提高一线基层技术工人的比例。
(4)定期评选“十大福建工匠”,并给予物质(如“福建工匠”特殊岗位津贴)和精神奖励。
(5)出台相关政策,如高级工等同助理工程师待遇、技师等同工程师待遇、高级技师等同高级工程师待遇。并设立“教授级高级技师”技能职称,等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待遇。
(6)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可以出台地方性法规,设立“福建工匠节”,可以考虑以我国工匠鼻祖鲁班的生日作为“福建工匠节”的时间点。
4.5 闽台职业技术培训交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台湾省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成熟的经验,为世界所公认。福建省还可以利用地源优势,吸引台湾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闽台多种形式职业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1)福建省职业技术院校可以与台湾省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开展长期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校际间的合作。
(2)福建省可以通过海峡交流协会,在台湾省选择某个职业技术院校设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和“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福建省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该中心参加培训,学习台湾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包括制度安排、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等。福建省制造业企业也可以选派有培养前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到台湾省“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学习。
(3)福建省职业技术院校根据高新制造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台湾省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开设“闽台合作班”,采取“1+2”或“1+3”或“2+2”的模式在闽台两地学习,可以采取颁发“福建省职业技术院校文凭+台湾省职业技术院校文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党的十九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index.htm.
[3]人社部、全总相关负责人就《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
http://www.fjjsxh.com/view-048df2e253f340be936430d39290b8a7-51422490ea88495ebb3abd61046b54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