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中把握两个“中性”原则
2019-09-25高尚全
高尚全
自黨的十五大总结此前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久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引起了民营企业家的疑虑,为此,中央及时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习总书记的讲话拨云见日,社会各界纷纷就如何发展民营经济建言献策,人民银行负责人提到的“竞争中性”原则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澳大利亚首先提出“竞争中性”,后来国际经合组织将“竞争中性”作为一个原则提出来。我认为,“中性”原则可以进一步延展到“所有制中性”,所有制也要中性,各种所有制度都是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把握好两个“中性”原则,对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会有良好的正面作用。
事实上,我党多次提出“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性”的内核。党的十五大确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后,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
历次中央全会文件表述的核心与“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性”的内涵并无二致。即各种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成分,在政策环境、法律保障、要素供给等方面,俱应平等竞争、一视同仁。问题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与政策仍存在一定差距。笔者认为,造成上述困扰的根源,一是思想认识原因,二是既得利益原因。在思想认识方面,主要是没有认识到两个“中性”原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且要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就理所当然地要坚持“所有制中性”和“竞争中性”。在既得利益方面,两个“中性”原则毫无疑问地将损害那些以往造就的特权、门槛获得的利益,落实两个“中性”原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会遭到掣肘。
如何实施两个“中性”
实施两个“中性”原则,必须根据造成落实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探求解决方案。目前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打破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的本质是基于行政权力而产生的独家或少数企业对市场的垄断。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价格关系扭曲,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资源消耗过高等问题,都与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直接关系。与行政性垄断相伴生的,是行政权力过多介入微观经济活动,由此衍生了经济转型时期的秩序混乱现象,破坏了市场公平。要落实“所有制中性”和“竞争中性”原则,就必须破除行政垄断,有必要把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第二、各部门、各地方都要行动。政治环境的营造、法律保障的实施,以及要素的供给,都离不开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两个“中性”原则的要求就难以满足,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陷入要么难以持续发展,要么发展起来就离开的困境。因此各部门、各地方都应当在党的领导下高度重视两个“中性”原则,协调一致,补齐政策和法律短板,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稳定的环境。
第三、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国企不断改革的进程。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要建立归属清晰、职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还提出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道路,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有进有退,而不是说只进不退,而且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企业的改革。国企瘦身健体,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破题,对夯实国有资本经济的主导地位是有利的,也有利于两个“中性”原则的落实。
第四、国资委要从管人管事转到管理国有资本上来。十九大提出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实行市场机制有效、微观经济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从管人管事转到管理国有资本,首先能有效减少行政权力对微观市场行为的干预;其次,国有资本层面参与市场竞争,更有利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最后,还能实现具体微观领域的有进有退,管人管事要求每一条战线都必须有进无退,而管理国有资本,只要能保值增值,那么具体投资领域的进退会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国有资本集中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上来。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是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化解风险,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各项措施。一方面,必须据理力争,坚决回击不合理要求;另一方面,则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加强核心竞争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主动落实两个“中性”原则。
两个“中性”原则本来就缘起于在国际贸易中为创造不同国家、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公平竞争环境。主动应用和落实“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性”,对我国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来说,特别有利于公平市场环境的构建,使国企成为更加纯粹的市场主体,进而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两个“中性”原则在国际上也被广泛接受,主动落实这一原则,有利于我国国企被国际市场认可。公平市场环境的构建也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不久前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指出,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民营企业有“五六七八九”(即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编者注)的贡献。
综上,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落实两个“中性”原则,可以作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