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人之光”贝聿铭

2019-09-25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百人贝聿铭新馆

格言

1.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2.让光线来做设计,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榜样的力量

5月16日,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贝聿铭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他贯通中西、融汇古今,将所学、所感都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他的代表作包括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香港地标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等等。

尽管受到过多年西方教育,贝聿铭却从没忘记过祖国,“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为祖国,他留下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筑设计,包括中国银行总部、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等。

2002年,85岁高龄的贝聿铭应邀回到苏州,早在1990年就宣布退休的他,接手了他晚年“最大的挑战”——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他将自己晚年这一力作视作“最亲爱的小女儿”。对他来说,建造的过程就是一条虔诚的归乡路。为了尊重苏州园林的特色,贝聿铭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将苏州博物馆建成了這个城市最具灵气的地方。

在苏州博物馆的开馆仪式上,贝聿铭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这位华裔老人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留下了诸多杰作,激励了无数华人,他的一生,是一部既充满诗意又荡气回肠的史诗!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人”为我用

“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对在美华人而言始终是一个骄傲的存在,是领着大家一起往上打的开路先锋和元老。

1980年代末,贝聿铭总在现实中感到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偏见,甚至歧视,与他交好的大提琴家、华人马友友也被类似问题困扰。于是,他们产生一个想法——把在美国的杰出华人联合起来,面向美国主流社会发出中国人的声音,而且付诸行动,成立了百人会。如今,百人会已拥有会员超过150人,成为中美交流沟通的重要纽带与桥梁,成员均为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美籍华人领袖。

猜你喜欢

百人贝聿铭新馆
深圳科技馆新馆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贝聿铭的石头情结及对我们的启示
贝聿铭: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的长寿经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以创新引导首博新馆建设
百人千场进基层 “四个全面”落黄石——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做法
来宾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