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环保女孩峰会“灵魂控诉”
2019-09-25杨征郝树华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征 本报特约记者 郝树华
横跨大西洋、持续抗议、“咆哮”联合国会场……近两个月以来,16岁的瑞典女孩通贝里·桑伯格频繁登上西方媒体头条,“桑伯格效应”席卷全球。在气候变化受到全球舆论关注的大背景下,这位瑞典少女迅速成名,接连受邀成为重要国际会议的座上宾,更是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不过,就在她不断收获名望和殊荣的同时,舆论针对她本人及其行为的质疑声音与日俱增。
国际峰会谴责各国政要
英国《卫报》24日报道称,当地时间23日,桑伯格受邀出席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并发表讲话。坐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旁边,桑伯格一如既往地沿用了极富攻击性的措辞,对各国领导人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训斥”,质问与会者“你们怎敢剥夺我的梦想与童年”“你们怎敢无视科学结论”。她批评道,如今人类已经处在“大规模灭绝的开端”,而在座的各位还在“沉迷于永恒的经济增长童话”。她奚落称,“各国政府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实话实说的程度”,而现今的年轻人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你们的背叛”。在演讲即将结束前,桑伯格向与会者下达“通牒”:“新生代在密切地注视着你们的行为,如果你们选择辜负我们,我们决不原谅。你们休想回避这个问题(气候变化)。”
美国Buzzfeed新闻网报道称,桑伯格在联合国峰会上的演讲给各国与会政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她的演讲,一些与会者予以正面评价。如尼日利亚环境部长阿布巴卡尔表示“深受触动”,并表示“完全认同”她的观点。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市长科拉乌称赞她“言语有力”,具备成年人的风范。
“气象童星”屡创惊人之举
在23日发表演讲后,桑伯格联合十几名青少年代表,史无前例地向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起诉”巴西、德国、法国、阿根廷和土耳其五国政府,控告它们明知危害却依然持续推广污染性强的矿物燃料,“侵犯了人权”。目前,委员会的18人专家组已经正式接受了这一诉求,并将着手展开调查。
同日,桑伯格在联合国会场还“偶遇”美国总统特朗普,她“瞪视”后者的那一瞬间被镜头捕捉,这个表情迅速被媒体炒作为“死亡凝视”,受到了特朗普反对者的追捧。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卡斯特罗在社交媒体上调侃称:“我觉得我和这小姑娘有很多共同语言。”特朗普也在推特上亲自做出回应,挖苦称:“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姑娘,未来光明、前途无量。”
据媒体报道,桑伯格因“星期五为未来”的学生罢课抗议运动成名,迅速跻身为“气候童星”;所谓的“桑伯格效应”也在全球范围引起连锁反应。随着媒体曝光度的日益增加,她在短短一年内屡次出现在各类重大国际场合,并以特有的“直白”方式指责全球政界在气候问题上的“不作为”。今年3月,她甚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如能摘得这一奖项,她将超越马拉拉、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和平奖得主。为宣传“环保”理念,她于8月底踏上了一场“零碳排”的帆船远航,赚足了噱头。
批评与质疑越来越多
其实自桑伯格成名以来,批评与质疑的声音如影随形。在批评人士看来,“桑伯格效应”是时局的产物,而她个人的那点成就根本配不上如此巨大的名望。美国《野兽日报》称,不满于桑伯格的言辞无礼,美国保守派新闻网站“联邦党人”主编多梅内克批评称:“我们需要展开一场全国性的对话,讨论一下如何应对日趋严重的、瑞典青少年的自大问题。”
近日,针对桑伯格的人身攻击甚至登陆了主流媒体平台。美国福克斯新闻网上周末的一档访谈节目就成了“事故现场”,一位嘉宾痛斥桑伯格的气候运动是在“抽风”,和科学完全无关。他表示,她不过是一个被父母利用的孩子,且“精神有问题”——桑伯格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类似于孤独症。尽管这种症状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精神病”,但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该类患者内心脆弱,无法担当“意见领袖”的重任。美国保守派记者安迪·恩戈此前曾表示:“对于那些把她捧成‘气候童星的成年人,我希望你们能真正考虑她的切身利益……她显然只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孩子。”
桑伯格近期的系列举动也遭到了媒体舆论的广泛质疑。比如,多家主流媒体此前曾批评她“作秀”——从欧洲乘船到美国的“环保”之旅其实并不环保,她所乘坐的帆船需要一支团队从欧洲乘飞机赴美取回,产生的碳排和成本远高于她自己乘飞机出行。
是“气候先知”,还是“提线木偶”?对于桑伯格的处境,英国《太阳报》24日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太阳报》称,桑伯格的事业其实是受到了“追名逐利的父母”以及“能源巨头”等利益方的共同驱使。《多伦多太阳报》批评称,如今桑伯格真正处在了“毁誉参半”的境地:她的支持者将其视作新时代的“圣女贞德”,肩负着“拯救星球”的重大使命;而在反对者眼中,她不过是某些势力所操控把玩的一个“小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