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遒丽天成的《李勣碑》

2019-09-25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19年61期
关键词:昭陵李治结字

倪文东

《李勣碑》,唐刻碑,又称《李英公碑》,全称为《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上柱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英贞武公李公之碑》,唐仪凤二年(677年)十月立,唐高宗李治撰并书,螭首龟座,高565厘米,宽178厘米,是一通罕见的唐代巨碑,为唐太宗昭陵著名陪葬碑之一,行书,32行,行90余字,现存陕西昭陵博物馆内李勣墓前。

碑主李勣(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隋末农民大起义时,投瓦岗军,后瓦岗军失败降唐,任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太宗讳,单名勣,性机敏,有文韬武略,战功卓著,官至宰相,封为英国公,卒后陪葬昭陵,高宗李治为之立碑,并亲自撰文书写。

唐代诸君主自高祖李渊始,皆好书法,其中太宗李世民最突出。高宗、玄宗亦受其影响,酷爱王羲之书法,而以行书名世。这通高大雄伟的《李勣碑》就是李治学习王羲之行书的最好见证。除此碑外,李治的行书碑刻还有存于陕西麟游的《万年宫铭》。李治的书法受其父李世民熏染,远溯二王,近取褚遂良,笔致生动,圆润俊华,有晋人遗韵。

《李勣碑》为李治师法王羲之行书的典型作品,点画骨力劲健,起落转侧如断金切玉,干净明丽。线条细劲而有力,行笔圆转而流宕。结字似欹反正,若断还连,疏密和谐,有一种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晋人韵致和风度。其书韵渊源来之于王书《圣教序》和《兰亭序》,用笔、结字及章法皆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纯正传统,得王书神韵,立千秋典范。此碑一出,临习者日众,成为当时临习王羲之书法的典范。

李治《李勣碑》拓片(局部)

《李勣碑》原碑

《李勣碑》原石(局部)

猜你喜欢

昭陵李治结字
唐太宗托孤藏玄机
简论启功的书法教育成就
隶书“接笔”论
李少爷的糖堆儿
昭陵赋
『唐昭陵杯』海内外征联大赛获奖作品
徐州《从事墓志》书法艺术研究
“唐昭陵杯”海内外征联大赛征稿启事
幽默字条救名医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