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拙奇逸的《仇臣生造像记》

2019-09-25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19年61期
关键词:耀州区碑林刻石

倪文东

《仇臣生造像记》,北魏造像题记,又名《三宝造像记》,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五年(524年)刻石,上像下记,呈纵长之势。石上部残,残高100 厘米,宽42 厘米,厚18 厘米。上部为残龛像,下部为发愿文及年代、地名等,正面有楷书文字10 行,满行18 字,碑的背面与正面基本相同,碑的左右两侧亦刻有造像主人家族的题名。此碑现存陕西耀州区药王山碑林。

造像记是佛教兴盛的产物。北魏时代,鲜卑贵族和豪强地主大兴佛教,于是寺院郁起,造像迭生,造像者发愿的记录“造像记”也应运而生,成为北魏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魏时期造像刻石行业极为发达,北魏立朝100 多年竟留下了2000 多方造像记,同时也推出了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书手,他们利用造像题记大显身手,刻佛像,凿愿文,创造了鬼斧神工、令后人刮目相看的书艺精品。

北魏造像记最受推崇的是洛阳的《龙门二十品》,被康有为评为“雄俊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轨也”。现存于陕西耀州区药王山碑林的几通北魏造像记是仅次于《龙门二十品》的北魏造像精品,尤其《仇臣生造像记》用笔奇宕而尖方,结字规整而变化,不经意处妙然天趣,被誉为造像记中之“怪伟”者。

北魏《仇臣生造像记》拓片(局部)

《仇臣生造像记》用笔自然不事雕琢,尖方平直而随意变化,起笔方重,收笔尖细,结构既守规矩,又具歪斜稚拙之态,其造型略近《嵩高灵庙碑》。和药王山碑林所藏的另一通北魏造像记精品《姚伯多造像碑》相比,此碑则较为规整,字形极方整,字距行距疏朗,不如《姚伯多造像碑》跌宕自然,但比其严谨,苍拙奇逸,为北魏造像记中罕见的妙品。

猜你喜欢

耀州区碑林刻石
耀州区关工委开展困境儿童捐赠活动
The Changes of Chinese Painting Tool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
峥嵘岁月刻进党员灵魂——铜川耀州区这样上党课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传统村落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契合——以铜川市耀州区申河村为例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元氏所出十六国后赵时期界封刻石小考
踏着梦想 传承文明 走向辉煌 铜川市耀州区柳公权初级中学简介
刘鄩:西安碑林最早的“守护者”
左宝珍倾尽家资建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