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野下中国传统七夕节的变迁研究

2019-09-25

黑龙江史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乞巧娘娘织女

王 瑶

(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传统节日是经过漫长的的历史时期所形成和发展的,是与其农业文明相伴而生的产物,是在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与天时节气相联系、具有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的特定节日,其文化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显示出了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然而,由于时代不断发展与西方节日的冲击,我国传统节日的氛围逐渐变淡,人们对它也不够重视,对其文化背景和承载意义也知之甚少。但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政策陆续出台和实施,注重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念,长久坚持下来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2006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将“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六大节日列入其中,本文以七夕节为例,探讨传统节日背后的深层意义,从非遗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以及提出保护的措施,使节日文化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一、七夕节概述

独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因为此节日主要是女性乞巧的活动,便又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或“姑娘节”。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妇女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她们长期受到君权、政权、宗权以及夫权等等的重重压迫,“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1)她们只能寻求神的保佑,以来慰藉心灵,七夕节的不同起源就充分证明了早期人们的想法。

“七夕”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是初时源于早期的原始信仰,人们对二十八宿进行星宿崇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在其中。“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彼织女,终日七襄(移位)。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牵牛。”(2)一开始的时候,古人认为七夕乃是凄苦的分离禁忌之日,直至汉代时候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将相隔银河的二星联系起来,演绎成“牛郎与织女”的民间爱情传说故事,文人墨客更是将其记载下来,许多关于七夕的诗词文献以及文物流传至今,而牛郎织女的夫妻之说也被民间普遍认可,并将此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如“鹊桥相会”等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3)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一方面既符合古人对自然这种超凡神力的崇拜,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浓厚的农业(即农耕蚕桑和手工业)文化生产色彩。

二是古代人们对于时间的崇拜。七月初七,月和日都是“七”,重日且与“期”同音,“重日”在秦汉时被人们认为是天人相通、天地交感的日子,将节日与古时的祈愿、祭祀、禁忌、巫术等观念相联系。我国许多传统节日就是重日,春节正月正、端午节五月五、重阳节九月九等等,这些日子里人们通常都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活动,以祈求得到满足和安康。

三是“七夕”也存在数字崇拜的现象。数字“七”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许多民族的民俗事象之中,中国多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先民都曾将一些神秘的观念附着在这个数字上。钟年(4)以丰富的文献作为参考,提出数字“七”体现的是人类的“自我为中心”意识,认为“七”是人们划分空间方位的出发点,我国文化推崇“尚中”传统,则更强化了“七”的神秘性。“七”与“妻”同音,也是算盘竖列珠数,浪漫而又严谨,于是七夕节就成为与女性有着重要关系的节日。

二、七夕节习俗的流变

(一)传统七夕节习俗

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的民间故事经过几千年来的不断流传逐渐衍生出来许多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使节日文化更加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七夕节是重要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人们通过七夕节的各种民俗活动来表达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和祈望。

七夕节风俗中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乞巧”,关于乞巧的文献记载最早的是“汉彩女常于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5)对于乞巧活动古代人们是十分重视的,节日时要张灯结彩,搭建乞巧楼,摆设瓜果,人人着新衣过佳节。乞巧主要是女性来参加的,她们趁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心情愉悦的时候,向织女星祈求可以像织女一样做一名奇能百巧的女子,希望能让织女提高自己的女红技艺,期求拥有一双灵活的双手把布织得更好。

七夕判断乞巧者是否灵巧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方法。穿针乞巧的习惯开始于汉朝,是乞巧最早的方式,女子们在月下穿针,有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等等,女子比赛穿针,她们将彩线来回得穿过孔针,谁穿得快就证明自己更心灵手巧,且乞到的巧也越多。古人巧妙地将女红才艺和游戏比赛结合在一起,起名为“赛巧”,赛巧得巧,让人乐此不疲,妙不可言。喜蛛应巧是起于南北朝的一种乞巧方式,“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6),即七夕晚上女子们在庭院中陈设瓜果以向织女乞巧,如果有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证明祈求者得到织女的回应,以后会心灵手巧。每个朝代有不同的验巧之法,南北朝看网是否有,唐朝看网的稀密程度,宋朝看网是否圆正,而之后的世人则主要是按照唐朝的习俗。投针验巧是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七夕节活动,它是穿针乞巧节俗的变体。“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7)这项活动又被称为“丢巧针”“浮针试巧”,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验巧的环节即“看巧影”,针影是直的或者花鸟云兽之影,那表明乞巧成功,若针影粗壮或弯曲则失败。

七夕节也有着独特的应节饮食文化,吃巧果、巧食、巧菜,各地不尽相同。其中以“乞巧果子”最为有名,主要就是用油面和糖蜜制作而成,如“油果子”在这一天就十分受大家喜爱。

(二)现代乞巧节形式

我国各地都有所不同,浙江地区的香桥会、两广地区的拜仙禾及泡仙水活动、北京的祭双星和投巧针之俗、山东地区的斗巧和特色七巧果、晋陕地区独特的结扎巧姑草人、苏鄂两地的乞巧会和七夕咬巧等等(8)。

笔者就2018年8月在陕西合阳地区对当地七夕节进行实践调查,观看了“结扎巧姑草人”的经过。合阳地区的七夕节活动主要是在夜晚举行,但是准备工作在下午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合阳民间一直流行着“巧娘娘”一词,这是当地人民对于织神像一个独特的尊称。每年逢过七月七,合阳民间的能工巧手便会腾出时间,专门聚在一起动手准备塑造织神像。塑像的材料皆取自天然的环保材料,有小水缸、麦秸秆、丝绸、棉絮(图一)等等,扎草人的过程十分迅速,大约一个小时就装扮完成了。在不同的村庄人们对于“巧娘娘”的期望也有所不同,塑造出来的织神像也就风格各异。制作过程是先在小水缸装满沙子为身体(图二),而沙子则是为固定“巧娘娘”的头部,再用麦秆做成她的四肢,最后为她穿上花衣服、带上头花之类的装饰品,如此一个美丽端庄的“巧娘娘”(图三)就出现了!大家将在为“巧娘娘”搭建的帐篷下,摆上供桌,献上丰盛的祭品瓜果,希望能保佑自家女儿心灵手巧,觅得如意郎君。

图一 “巧娘娘”塑像材料

图二 “巧娘娘”塑像的主体

通过多位老人的讲述,了解到合阳地区的七夕节以前是十分热闹的。在一位王奶奶家的村子里,每逢七夕都会塑造四五个“巧娘娘”,造好之后放鞭炮,在供桌旁边也不断放着戏曲歌曲,大家就知道“巧娘娘”成了,便都陆续出来拜祭,尤其是女孩子祈祷自己能变得心灵手巧,妇女们则是希望能求得子嗣或者盼望自家小孩平安长大,而小孩子们则喜欢整晚守在旁边嬉闹,热闹非凡。然而现在随着老一辈人的年龄逐渐增长,慢慢地没办法继续做“巧娘娘”塑像了,而年轻一辈的大多在外打工或者不愿浪费时间做这个,到了今年在这个村子里仅仅只有一处塑了“巧娘娘”像。王奶奶讲到,以前过七夕不仅仅只有“巧娘娘”,那时节俗挺多的,有迎女避节、外婆给外孙送“巧果”(烙饼和糕点)、以夜间露水抹发头发就会又黑又密实等等,现在就只有他们这些老人还在坚持着做“巧娘娘”,她希望着以后能有更多的人记得“巧娘娘”,过我们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七夕节。关于“迎女避节”的习俗在陕西《蒲城县志》(9)中有所记载:“七月初七,迎新嫁女避节”,当地流传着天帝因织女婚姻的不幸不愿牛郎与织女长期生活在一起,所以在农历七月七将新出嫁女儿接回娘家以免天帝发现,将他们与牛郎和织女一样分开,这个习俗表明了牛郎织女故事的影响力以及父母对女儿美好幸福婚姻的祝愿和期盼。

图三 不同的“巧娘娘”塑像

七夕节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俗文化现象,在世俗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传说故事和史实,丰富了民俗事象的内容和精神。即在长达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时期,七夕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由古人原始崇拜的神圣节日转变成为一个以女性为主、乞巧祭拜、文娱游戏的世俗化节日。但近代以来,时代发展、社会转型和西方节日等等因素都对七夕节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引起民俗文化流变现象的产生,使得七夕节被人们一度遗忘甚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尤其是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而七夕节与之相对应的特色应节食品文化“巧果”,作为传承载体并未被大众普遍认可,仅仅在一些地区盛行,如此下去,七夕节就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

七夕节因其讲述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则被人们以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并将它与西方的情人节相对比,套用西方情人节的节日模式,使七夕节原本的节日内涵遭到肆意的篡改,偏离了原本最初简单美好的信仰和祈愿的本意,这对于七夕节的传承也是十分不利的。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新的时期,节日习俗需要根据历史发展的潮流,做相应的改变和创新,为其增添新的精神内容和时代元素,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及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当然这并不意味可以对其进行随意改造,我们应该重返七夕节本身的文化内涵,从其不同节俗活动的内容含义入手,探寻出更适合现代社会人们的过节方式。

三、非遗视野下七夕节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我国传统节日是伴随着农耕文明而产生的,所有的节日都根据着节气物候的变化以及农业生产的日期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每一个传统节日中都有着相传上千年的传说和礼俗,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祭祀和祈愿活动去表达后人的思念和敬重之情,而这些周而复始、绵延不绝的岁节礼俗就成为几千年来人与人之间交流、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同时也在不断地巩固和强化他们的血缘亲情以及家族、国家意识,从而对“家”产生由衷的喜爱及认同感。(10)传承民俗文化是一个秉承着优胜劣汰的规律且流变的过程,但是在这些被时代舍弃的民俗中,有一部分对于现代化建设仍有积极意义的事象是被人为破坏的(11)。它们值得人们去展开抢救和保护工作,发动群众参与,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12),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七夕节是需要保护和复兴的民俗节日文化之一,因为它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七夕节日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了早期的星辰、时间以及数字崇拜等原始信仰观念,融合嵌入了神话传说故事,又含有浓厚的亲情伦理观念,且随着时代发展其形式逐渐多样,功能也由单一性民间信仰向复合性发展,集信仰崇拜、娱乐社交、经济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七夕节体现了女性对心灵手巧的祈望追求和古人对美好爱情婚姻的歌颂向往,注重现代社会推崇的七夕节所蕴藏的民间娱乐功能并将其合理利用发展,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和西方情人节传播优势的相比,情人节传递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和理念,而传统的七夕节更符合国人的爱情婚姻观,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中表现出的“从一而终、誓死不渝、不离不弃”是当代青年所追求和维护爱情的理想模式,它能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七夕节处在暑假期间,提倡其传承保护有助于人们利用假期时间通过亲身领略节日仪式习俗,在活动中体验节日的欢乐情感有助于摆脱烦恼使自己身心放松,精神愉快,更好地去生活工作,同时也能促进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节日一旦产生后,便面临着两条道路。一是节日的内容适当地发生变化……,另一条道路就是消亡之路。”(1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的农耕文明时代产生的传统节日文化——七夕节,它的传承保护必须依托于社会中积极有利的因素,来合理转变传统的习俗内容,使其更适合当代人们社会生活。

面对传统节日七夕节被忽视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积极地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节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需给予一定的立法保护,主导和支持七夕节的风俗活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先后四次批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重要文件作为保证,将非遗保护纳入国家法治的工作之中,为传承保护优秀的民俗文化提供坚实的保障。不同地区的七夕节各有特色,各地政府需为七夕活动制定一些相关的指导性文件,着重保护七夕乞巧仪式完整,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的传承点,从政策和经济上给予大力的扶持,有利地推动七夕节的传承保护。

其次,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合理开发挖掘七夕节元素有关的礼物产品,利用其商业价值更大范围的影响和宣传节日文化。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七夕人们精神上的慰藉,那么在节物上也要有“中国味道”的吃食文化(14)。七夕节令食品“巧果”如果能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良创新,加以美观健康等元素和精美创意包装,使其和“端午节粽子”一样具有着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独特魅力。另外古有汉画像石中的牵牛、织女图像,今日也可以将七夕色彩更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各地的人们将特色风格各异的“鹊桥相会”“女子乞巧”“牛郎织女”“天河配”等画面巧妙地融入年画、刺绣、剪纸、雕刻、面塑、泥塑等文化当中,既显示出了工匠的高超技艺,又有益于传播七夕节文化,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最后,重视并加强传统节日保护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展览、讲座、论坛等教育活动,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是非遗保护的传承主体,但是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文化课程,因此在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上面需要加强教育,巩固学生的民族观念和爱国意识。七夕节正值于暑假,相关政府部门、学校、社区等等都可以组织群众和学生利用假期参加七夕节活动,如牛郎织女故事表演、乞巧节俗、手工剪纸游戏等,一方面有利于让大家更加了解节日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根据时代发展不断继承创新,使中华文化展现出绚烂风采。传统节日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藏的思想情怀是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体现,所提倡的和谐发展、社会交往、家庭团圆以及婚姻美满都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使人们有着高度归属感和强烈认同感。因此,以重大的传统节日资源和节庆习俗为文化载体,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活动,有益于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任重道远,还需我们策马扬鞭,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乞巧娘娘织女
一线光阴入洞中
潭山乞巧
藕断丝连
不做寿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夸张『娘娘』
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是织女,更是吃货
08版鹊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