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实践探讨

2019-09-24张亚楠

今日财富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中国化思政马克思主义

张亚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实践研究,目前学界关注较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围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价值观的认识,探讨如何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益趋深化,有所裨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近代近百年的争论、实践和抉择,中国人民选择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而跟随着一代代中国领导核心与人民大众不断的探索和奋斗,逐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与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的实践发展相结合。提升思政育人实践实效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般,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价值观者,古来有之。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以儒家孔孟思想为指导的传统价值体系传承发展,形成了“天人合一”、“群利”、“仁爱”、“重义”、“尚礼”、“崇信”等传统核心价值观念,为古代中国的鼎盛强大奠定思想基础。近代以降,西强中弱,西方思潮传遍中国大地,资本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人文主义的、空想社会的、共产主义的改良、革命、共和、无政府、科学、实业、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等等思潮派别万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亦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已非舶来,而早已与中华民族的兴亡、发展、崛起和复兴相融合。18世纪前的古代中国,思想文化之兴盛,社会经济之鼎盛,制度体系之完善,军事武略之强大,让世界望吾国之项背,心向往之,士趋行之。然而,近代中国无数次的历史事实清晰的告知:固步自封的八股文化已然将中国带入没落危亡的境地,傲慢不自知的清王朝大地主阶级愚弄百姓、禁锢思想、奴化价值、闭关锁国。炮声响、国门破,敲醒了越来越多沉睡之人。部分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有志之士向西方物器的学习,却无法进一步深入,在顽固腐化的政治封建体制中,在残酷的战争硝烟中终而烟飞消散。资产阶级改良者们的满腔热血,也只留得丹心照汗青;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们义无反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却并未实现平均地权,他们的革命精神光辉照耀,却与软弱妥协并存,而终未被历史和人民选择。

中国无产阶级,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外商雇工中,起于微末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其从诞生之初便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同农民密不可分,逐步结成牢固的工农联盟;受之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产阶级的三座大山的三重压迫,为世界各民族中各阶级之所罕见,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自五四运动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指导,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最有觉悟的阶级,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條”。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历史和社会的实践表明,脱离实际的教条、本本、经验主义,只会将革命和建设中的中国带向深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的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革命实际相结合之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开始被认可;纠错总结的党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全党的共识,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指导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等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应运而生;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均为彼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着中国的发展不断朝复兴之路迈进。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溯源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基因谱里低沉而高贵的血统,是一个高校最有价值的投资,是一个学校无法被外力夺去的气质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实践中所凝练出来的厚重基石。

马克思主义肯定普通大众的重要作用,社会历史的发展由人民推动,要为人民谋利益。而《论语》有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认为要仁者爱人,重视民众。“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世界上,有这样一种理论,研究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这样一个政党,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宗旨去建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反对剥削和压迫、私有化,反对个人利益至上,强调集体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占有形成了社会资本主义与私人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中国古代重群利,重义轻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国语亦有云:“义以生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短短24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由古至今的文化精髓、道德情怀、价值品质、意志追求,悉数点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实践的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8(9).]这个根本问题。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入学生耳入学生脑入学生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校和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

(一)全面落实思政育人与三全育人相融合

在新时代高速发展快速变革的世界大格局中,国家和社会对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愈加强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张爽.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D].甘肃:兰州理工大学,2017.],为思政课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就应构建思政育人新模式,营造思政育人新生态。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还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在日常学习生活上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摒弃简单划一、千人一面的传统单纯唱高调摆理论的方式,努力实现因材施教,因生而育,深耕精作,呈现千姿百态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通弄懂做实,在真学真信真用中达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功效。

(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业素养提升

高校思政工作队伍,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重要任务。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共青团干部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长期以来,兢兢业业、甘于奉献。而其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学术科研水平、思政育人技术手段等良莠不齐,亟待更新升级。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思政教师队伍更好更高效的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首先,高校应定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理论素养培训学习,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授课的原则,开放思路,有針对性的选择周边实地的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开展体验式授课。其次,高校应加大力度鼓励思想政治队伍进行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计划经常性的邀请站位高远、眼光深邃、在马信马言马的思政理论专家学者入学讲座交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学术科研广度和深度。优化思政育人的技术手段运用,合理使用网络学习互动软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态信息反馈,主动调整育人方式方法,以更有力度的形式生动展示思政育人的生机活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精心打造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实践出真知,才能使学到的知识理论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学生数量庞大,如何保障思政社会实践环节做真做实做细,使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深切感受政治理论缘何而来。

首先,在制定高校思政社会实践计划时不闭门造车,千篇一律,要结合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制定围绕学生热切关注感兴趣的、保证学生可以从中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的实践。其次,思政教师队伍需要较全面掌握实践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民风民情,有效对接课堂理论知识的相互承接。然后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思政教师队伍应定期予以跟踪引导,形成结构化指导教师队伍进行专业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使学生真正在做中学,提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理解,对思政课堂理论知识的生动掌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同步,同中国发展同向,同青年学生成长同心。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渠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是帮助青年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方式,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中国化思政马克思主义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