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万家灯火
2019-09-24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习近平
梦想人物:高鹏
身份卡: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现实很骨感
假设有人让你浇筑一堵混凝土墙,除了厚度达到四米之外,没有形状、高度、地点的限制,也不需要别具匠心的设计,你觉得这个任务是简单还是困难?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简单”。墙嘛,砌砌垒垒就行了,能有多复杂?
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土木工程专业钻研十几年的高鹏看到这个问题时,可不会像我们这样想。对他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挑战不仅来自对现场地质的分析,对各种数值的测算,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考虑,还来自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问题:怎么让这堵墙自由“呼吸”,释放“内心的热情”。
混凝土在氧化过程中会与水产生热量,如果只是普通厚度的混凝土墙,热量不难散去。但当这堵墙接近三米厚时,大量热量会聚集在墙的内部,与此同时,墙的外部材料已经冷却。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膨胀的内部很容易挤裂外部,产生裂缝,从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如何在保证墙体厚度的前提下让这堵墙变得非常牢固,就是高鹏要考虑的问题。你看,就算是筑墙,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而土木工程师就是用严谨的测量、计算、思考,完善这些细节的人。
大约是土木工程师一直都在参与建筑的建造,很多人会产生一种错觉: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是一样的……其实他们的差别很大。
土木工程师是从事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建造施工的设计、组织并监督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
建筑师是指受过专业教育或训练,以建筑设计为主要职业的人。
高鹏告诉我们,建筑学专业属于工学下的建筑类,土木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下的土木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会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根据不同的学制,可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者工学学士学位。
土木工程专业属于严格的工学专业,本科大一、大二学生的基础课与其他带“工程”字眼的专业的基础课差不多,都是高等学校工科本科部分的基础课。建筑学专业却有点像艺术专业,本科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要学习包括素描、写生在内的美术课程,培养美术素养。之后,他们才能进入工学学习。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土木工程专业与建筑学专业在气质上渐渐“分道扬镳”,比如不同于“高大上”的建筑设计师,土木工程师常常被人戏称为“又土又木”。网上有人开玩笑说:“建筑是美容医生,土木是骨科医生。建筑是外感,土木是骨感!土木是技术,建筑是艺术!建筑师天马行空的猜想,充分实现人们的各种想象,而土木工程师就是让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为这些梦想插上翅膀。”
其实,无论是土木工程师还是建筑师,他们都是在方寸之间,创造神奇。
神奇的起点
你能想象到,那些在课堂上向你“耀武扬威”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有一天会成为你工作中最亲密的伙伴吗?打好数理化基础,就是作为未来的土木工程師的你,创造神奇的起点。
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最重要的基础课,关于建筑的每一条数据,都直接影响这座建筑的最终命运。在物理学中,力学是一个重要分支。建筑的结构是否牢固,就要从力学方面考虑,使其符合力学合理性,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而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尤其是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则需要拥有丰富的化学知识的人参与其中。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这些学科你都要熟练掌握!你可别被它们吓到,毕竟它们只占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基础学科的三分之一;你也别想着躲避,只要你学的是工学,这些学科就都是你要学的,躲不掉呢。
虽然它们听起来很可怕,但其实也给了学生一些便利,因为工学基础学科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很多学校的工学学生在本科大一、大二时期,还能根据兴趣调换专业。“只要专业名里带‘工程字眼的都可以相互转,就算是食品工程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转到土木工程专业来。”高鹏说。
由于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岩土等方向,无论是开山架桥、隧道施工,还是建高楼,都是土木工程师要做的事,所以即便经过本科四年的系统学习,一名土木工程师要想出师,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获得职业训练,积累经验。
有的土木工程师身处在明净的大学校园,埋首于书案,奔走于课堂与实验室之间;有的土木工程师身处在灯火通明的科研院所,在堆叠着各种资料和图纸的工位前反复推演数据;有的土木工程师身处在沙尘漫天的施工现场,在碧空下留下面朝黄土的背影,在砂砾间留下脚踏实地的印记。
而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们努力的模样都不曾改变。
他拥有“魔法”
假设一座早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而有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有限的步骤下,解决所有安全隐患,那这个人看起来就像会魔法一样。
高鹏就是这样一名拥有“魔法”的土木工程师。
生活中,很多建筑的平面形状都呈长方形,因为这种形状有利于建筑的稳定。但也有一些建筑的平面形状交错成锯齿形,当地震来临时,它的支撑刚度和承载力就会急剧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可是,将这样的建筑推倒重建并不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它的构件逐个加固。这些需要加固的建筑,也是高鹏这样的土木工程师能够施展“魔法”的地方。
高鹏和他的伙伴们接到一个改造项目后,会先依据建筑的原有图纸了解它的布局,再到现场确认实际情况。接着,他们采用结构设计分析软件对建筑进行建模,按照建筑所需的设计参数,对结构进行设计。在新设计和原有设计的参数对比中,他们找出建筑的每一处缺陷,保证在最小的投入下,完成项目改造。凭借这样的“魔法”,这个高鹏参与的项目荣获了安徽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评选二等奖。
没有任何“魔法”是与生俱来的,高鹏的“魔法”来自他不断学习和刻苦钻研。在合肥工业大学读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之后,高鹏又在同济大学继续深造,并去了美国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他说,土木工程师需要终身学习,在不断迎接的挑战中发明、创新和创造。比如,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土木工程师就要迎上浪潮,在学科上,也要与通讯和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
除了自我提升之外,高鹏还指导学生在第一届“构力杯”高校BIM装配式设计比赛中,一举拿下特等奖,让这“魔法”薪火相传。
在采访中,有一个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的物件。在合肥工业大学的安徽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省级实验室的角落里,放置着一些实验材料。它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只是一块块堆叠在一起的再生混凝土材料。但是和它们相关的实验,却已持续了七年之久。七年时间里,它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并在坚守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生。这仿佛在隐喻着这个专业的特质——隐没在繁华之外,用时间锤炼自身,从容于风雨,坚守于细节,即使被人们戏称“又土又木”,仍会沉默地、坚韧地支撑起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