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职“智慧教室”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2019-09-24王耀宇
王耀宇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新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交融,在带来教育方式变革的同时颠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智慧教室是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后学习环境转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体现,文章从论述智慧教室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建设智慧教室的优势,结合当前中职学校智慧教室的应用现状,以及智慧教育对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及其应用的意义,并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建设智慧教室存在的误区和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中职教学资源建设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智慧教室;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9-0132-02
1 “智慧教室”内涵
教师教室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与重要依托,传统教室是长期的教学实践发展而来的产物,与智慧教室相比较而言。显现的弊端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行为表现模糊、跨地域教学实现困难、教学监督管理低效等。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信息技术不断“拥抱”教育教学事业,传统课堂也势必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考察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充分分析教师和学生的特征,结合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智能传输系统等新型信息技术和电子交互白板、摄影设备、手机投屏等硬件设施,加强师生、师生与设备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完整的线上、线下学习与教学的整合结构。
自“智慧教室”这一名词催生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机构、组织积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筹划建设“智慧教室”,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智慧教室”的顺利建成、运行。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强调:各国教育机构应该有安全便利、环境友好的教育设施.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教育信息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在社会广泛的支持下,众多职业中学将通过与科技企业的密切沟通,合作建设特色“智慧教室”作为开发新型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努力打造适合教师教学、符合学生学情、与新兴科学技术接轨的智慧教室。
2 建设智慧教室的优势
2.1 改变教师教学设计,促进教学设计智能化
教师专业知识是否丰富、专业能力是否过硬,教学设计是一项最重要的指标。每位在岗教师在其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设计模型,教学设计模型都蕴含着教师对其教学理念的独到见解,表现在操作层面则是在教授同一课程的每位教师在课堂中都有独特而稳定的教学流程和步骤。以传授型教学模型为例,大部分教师上课的流程为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自主探究、协作交流、评价反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却并一成不变,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每个教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课堂中老师往往需要根据突发情况及时调整预设方案,这便是教学设计“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带来一些“负担”。因此,随着新型的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紧密结合,教学设计常态发生了变化,在“智慧教室”環境中,教师利用智能工具,系统后台自动生成学习者学习特征、经验、模式,并给教师发送学生学习报告,同时给予辅助性的反馈评价,通过“智慧教室终端”,教师能随时掌握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随即对教学做出改变,最终促进教学设计智能化。
2.2 提升学习者学习体验,聚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学习体验是学习者在正式或非正式学习场景中的主观体验,智慧教室中学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感知层面、习得层面、反馈层面,通过对各项指标的不断完善,提升学习者信息素养,不断挖掘学科知识与智慧教室之间的结合点,不断打造更加科学、实用的课程内容,最终形成一整套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全方位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2.3 有利于加快课堂改革进程,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教室的建设并不只关乎某个学校、某位老师、某个学生、某堂课,而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的重构。传统课堂中的老师很多教学思想较为滞后、教学理念较为单一,在操作数字化设备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很多中职学校也并没有制定明确统一的相关规范。因此,中职学校对于智慧教室的功能定位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系统的规划,并对教师的素质设置新的要求,从软、硬件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以智慧课堂为中心进行课堂改革,打造新型教室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3 智慧教室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大量中职学校已经开始试点智慧教室,广州已有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四川智慧教育联盟成立5年来已吸引300余所省内外中小学加入。中职学校独特的培养目标与智慧教室的筹建初衷高度契合,通过对智慧教室的有效利用,实现了教师、学生、环境、资源的有效互动,构建了一种基于智慧教室的中职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3.1 课前
智慧教室课前老师和学生的活动与传统课堂有所区别的点正在学生在充分解读老师课前布置的任务之后,主动、积极寻找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材料,分小组对材料进行整理,老师通过智慧教室终端系统向学生个性化地推送相关测验、微课、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同时将教室座位,设备调整到最佳位置,有利于教师、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3.2 课堂活动
智慧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以互动为核心,将课堂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和“学生合作探究”两部分,教师观察学生作业的进度,给予提示和帮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索,同时教师借助云教学平台大量的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课后
智慧教室系统在课后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分、反馈,个性化地给每位同学提供巩固方案,学生们则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线上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对中职建设智慧教室的几点思考
尽管目前众多中职学校开始尝试智慧教室的建设与运行,可以看出有部分中职学校对智慧教室仍然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深入的了解。数字化的设备在智慧教室随处可见,但教师操作各种独立智能设备的能力、协调数字化设备与学科教学之间仍存在着失衡,智慧教室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匹配。这就导致教师利用智慧教室意愿降低,学生对在智慧教室当中的学习不感兴趣,使得智慧教室在培养素质人才方面收效甚微。因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建设智慧教室的思考:
4.1建设智慧教室应该与中职学校改革相结合
智慧教室建设的意义在于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调合作、勇于探究精神。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契合度并非易事,因此,在建设智慧教室前期就应该厘清中职学校改革方向,针对性地完善智慧教室功能,避免中职学校智慧教室上课“无课可教”的现状,推动利用智慧教室,改善教学效果。
4.2校企共建智慧教室应用系统
智慧教室应该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由于智慧教室建设技术门槛高、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特点,学校在建设智慧教室过程中应加强与高水平企业的合作交流,随时进行信息的互换。一方面为能提高智慧教师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时对系统功能进行补充更新,另一方面能够获取前沿引领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4.3應加强智慧师资培训
要让智慧教室使用得最高效,必须具备一只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应能灵活地分析学生的情况,利用智慧教室系统里面的技术和资源,个性化地开展教学。中职学校应该建立培养制度,对在职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建立能力考核机制,根据教师运用智慧教室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奖惩。在此基础上,应该鼓励教师多尝试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将新技术融合到学科知识的教学当中,其中教师本身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尝试、不断探索,打造出适合中职学校教学的教学资源。
5 结语
在当前信息技术,智慧教室是信息时代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后教学环境转化的必然趋势,其最终目标是要构建一种具有监督教学活动、在线智能反馈、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学习者轻松地应对学习任务,构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师生之间互动良好互动的教学模式,应该不断完善智慧教室的功能,在建设智慧教室过程中反思教学问题,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智慧教室”时代来临时要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姚方莉.智慧教室: 未来教育的新方向[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4):356-359.
[2] 李红美,张剑平. 面向智慧教室的ARS 互动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1):103-109.
[3] 宋卫华.未来教室的构建及应用探讨[J]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Z2):123-126.
[4] 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 .开放教育研究,2016(1):18-26.
[5] 卞金金,徐福荫. 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6] 刘李春,王庭观.智慧教室的系统模型与特征探析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1):56-60.
[7] 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 [J]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8] 张亚珍,张宝辉,韩云霞 . 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 [J] .开放教育研究,2014(1):81-91.
【通联编辑: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