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宓子的远见

2019-09-24王厚明

党员文摘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风鲁国麦子

王厚明

春秋时齐国攻打鲁国,要从鲁国的单父经过。单父的父老们向县宰宓子请求说,麦子成熟了,请允许百姓自由收割,这样既可以增加粮食收入,又不会使麦子落入齐人之手。请求了三次,宓子都没同意。

不久,齐国人到达单父并抢收了麦子。鲁国上卿季孙十分生气,派人责问宓子。

宓子说:“今年歉收麦子,明年还可以播种。但若是让那些没有耕种的人得到粮食,就会使他们内心欢迎敌寇的到来。单父一年的麦子收成,对于鲁国的影响无足轻重;但百姓有了不劳而获的心理,鲁国所受的伤害就要累及数代。”

宓子在历史上称不上位高权重,但却是一位有思想有作为的官员。《史记·滑稽列传》中评价了包含宓子在内的三种治理方式:“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能“民不忍欺”且“身不下堂而单父治”,无疑是更具境界的治理,这和宓子的睿智和远见分不开。

大小得失的判断很关键。单父父老的建议看似一举两得,既增加了粮食收入,也避免劳动果实落入敌手,但实际上是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因为三请的父老们没有考虑到“任民出获”中还有“不耕者”,也没有考虑到损失麦子和损害民风孰大孰小、孰轻孰重。宓子不计一时一地之得失,反对让百姓收麦,看似资助了敌人,但从长远看却是避免了对国家的危害。

洞察隐患的眼光很可贵。所谓“福兮祸之所伏”,一些人往往看得见眼前利益,却看不到背后潜在的隐患和危害。宓子如经不住三请,一旦“任民出获”,纵容少数人不劳而获,不仅有失公允、消解劳作者的积极性,也会让“乐有寇”者多起来,可能导致敌我不分、认贼作父、自毁长城的恶果。

根本发力的思维很重要。透视问题本质,找准关键要害,抓住主要矛盾,紧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聚焦根本做工作,这既是一种思维理念,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就如脱贫攻坚关键是要扶智扶志,强化自我造血功能,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宓子显然深谙这一道理,深知关系国之存亡的是凝心聚力的精神力量,而非基于温饱的物质需求。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不是投机等来的。宓子更看重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精神,注重固本培元,选贤任能,“躬敦厚,明亲亲,尚笃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以此凝聚民心,培育民风,终有“鸣琴而治”的境界。

(摘自七一客戶端/《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民风鲁国麦子
麦子熟了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麦子的回忆
柳季与岑鼎
浅析明清时期地理环境对王家营地区民风的影响
麦子杀狗
《春酒》中的民风民俗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
那一天
鲁国的军事家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