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乾隆粉彩连体包袱瓶 浓浓华夏民族风

2019-09-24律海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4期
关键词:粉彩

律海明

摘 要:当那些曾经“穷天下之力”“尽天下之财”而完成的浩大恢宏的古代工程只剩下一片废墟时,当那些曾经在大洋上劈波踏浪、耀武扬威的古代舰队消失得无影无踪时,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且极易破碎的瓷器,却依然如故闪烁着中世纪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光辉。文章通过鉴赏一对乾隆款粉彩花卉蝙蝠双龙耳衔环描金连体红釉包袱瓶,以期让大家了解中国瓷器的魅力。

关键词:清乾隆;粉彩;包袱瓶

1 中国瓷器发展简略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是瓷文化的发源地。从春秋战国原始青瓷的出现,到汉代的进一步发展;从唐、五代“南青北白”的初步成熟,到宋代各大名窑的异军突起;从元代青花瓷的辉煌成就,到明代各种瓷的未有之奇;从清代瓷器顶峰的千秋光华,到近代的历尽沧桑,瓷器发展的沿革也昭示着瓷器文化的发展脉络。

中国陶瓷手工业发展到清代,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朝廷的关注以及督陶官的努力,同时借鉴其他手工业门类和国外的艺术工艺,创造出了很多新的品种,如珐琅彩、粉彩以及各种颜色釉、仿生瓷等,争奇斗艳,无與伦比。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使陶瓷生产进入了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

2 乾隆时期瓷器生产的特点

由于乾隆皇帝本人和宫廷的大量需求,乾隆时期的瓷器生产除了继承康、雍烧瓷的工艺技术和器形外,还刻意地求精、求奇、求巧,不惜工本地追求各种新奇的制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造型精美、色彩斑斓、图案新颖、华缛多姿,特殊的品种亦为一代之奇。尤为突出的是工艺技巧,几类鬼斧神工,使人叹为观止。《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载有“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之语。

根据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对比较喜欢的器皿都会要求造办处专门配做锦袱包裹,或用楠木盛装,并将器物的名称、年号刻在匣盖上,以示珍藏。袱系纹可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启发而创制出来的。

3 粉彩瓷器成就

粉彩瓷器是在明清五彩瓷器的基础上和珐琅彩瓷的影响下创烧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彩瓷制品,自清至今,它一直是我国彩瓷制品装饰的主流。粉彩瓷器是在康熙时期开始出现,在雍正、乾隆年间形成的一种独立的瓷器品种。其所用颜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经过不断探索和研制而创造成的一种色料。该色料是在低温玻璃釉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配制而成,是借鉴了珐琅彩的制法,在白色彩料(玻璃白)中引入了砷作为乳浊元素,用这种白料与其他色料配合,使各种色料都含有一定量的乳浊剂,当画面经750摄氏度左右的焙烧时,其乳浊效果给人以“粉”的感觉,故被人称为“粉彩”。

粉彩除了具有立体、粉润、清逸之感外,还具有色彩丰富、光泽晶莹、画面更富有国画传统风格的特点,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广泛欢迎,其生产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其优秀作品一直是收藏市场的宠儿,广受中外收藏者的关注。

4 乾隆款粉彩花卉蝙蝠双龙耳衔环描金连体红釉包袱瓶赏析

此对乾隆款粉彩花卉蝙蝠双龙耳衔环描金连体红釉包袱瓶是由两个独立的瓶子联结组成,技术高超。两个独立的瓶子一高一矮,二者高度相差约16.8厘米(图1、图2)。两瓶从外部看连成一体,器里相通,但高瓶内部从口部插入一根瓷质的空心泥柱,直通瓶底,估计是防止高瓶弯曲变形。高瓶通高约40厘米,口径5.1厘米,底足8.4厘米;矮瓶通高约23.2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约6.1厘米。高瓶为玉壶春瓶形,折沿盘口,细颈,颈部中部有泥质环节,环节左、右两方对称镶接变形龙耳,变形龙口穿圆环。溜肩,腹部最大直径处往下渐收至底足处稍外撇。圈足较高,宽足墙,足平,底足下凹。底足中央有蓝釉方形款,书“乾隆年制”四字(图3)。矮瓶为敞口瓶式,敞口,束颈,溜肩,腹部以下渐收至底足处稍外撇。高圈足,底足平。底足下凹,底足中央有蓝釉方形款,书“乾隆年制”四字。高瓶遍身施绿色底釉,绿釉之上满绘花卉纹饰,花卉纹饰之中绘蝙蝠。在高瓶中部的纹饰中,用金彩描绘纹饰轮廓的花卉更显富丽。矮瓶为敞口瓶形,遍身施黄色底釉,釉上绘缠枝花卉和蝙蝠。在两个瓶子的中间部分,一条泥质的包袱皮把两个瓶子包捆在一起,妙趣横生。器物的内里和足底施绿釉(图4),其绿色浅淡,绿中闪黄,表面形成折光不强的微小皱纹。

从纹饰上看,高瓶的折沿盘口描金。折沿处剔刻一周覆莲纹,覆莲纹内描绘盛开的莲花。颈部中间用泥片做成环节,宽约4厘米,施浅黄色釉。环节的设置使略显细长单调的颈部显得灵动不单调,环节上绘单枝花卉。其左、右两端镶接泥片镂空的变形龙为双耳,双耳外轮廓和镂空的边缘是红釉,耳上施淡蓝釉,淡蓝釉上洒蓝釉小点,蓝釉绘镂空外圈轮廓。虽是变形龙,但龙眉、龙眼、龙须点缀生动传神。在颈部中部,淡黄釉泥片环节之上有一周粉白釉的海水姜牙(江涯)纹。在环节的下面,描绘一周变形垂云纹。包袱皮遍施红釉,红釉上绘为数众多的描金圆形团花。金水呈色足、亮,使器物更显堂皇大气。高瓶的底部和胫部的结合处描绘一周蓝釉卷草纹,胫部绘一周缠枝纹,花朵描金。足墙绘矾红变形回形纹(图5~图15)。

矮瓶为敞口瓶样式。主题纹饰是满绘瓶身主体的缠枝花果纹和肩部的一周的蝙蝠纹。口沿描金,口沿之下,绘画一周变形垂云纹,颈下部,剔刻一周仰莲纹。仰莲纹内绘红釉莲瓣。在颈肩结合处绘一周矾红彩卷草纹。胫部上方剔刻一周方形仰莲纹,方形仰莲纹内绘红釉莲瓣纹和红点纹,与颈部的莲瓣纹相呼应,纹饰结构显得更加严谨。仰莲纹之下仍是一周矾红彩的卷草纹,胫部下方是一周的缠枝纹,足墙绘一周蓝釉的变形回形纹。

针对以上赏析,涉及到连体瓶和包袱瓶两个概念,在这里对此做简单介绍:

①连体瓶,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连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形制如连体双鱼,又称“双鱼瓶”或“合欢瓶”,在唐三彩中已出现。清雍正、乾隆时期的景德镇窑瓷器中多采用,品种有青花、粉彩、珐琅彩、单色釉等。

②包袱瓶。“包袱”一词在字典里有很多解释,常见的有相声里的术语“包袱”,是指经过对表演语言的细密组织、铺垫,达到喜剧效果。还有一种解释是包裹物件用的布面。清代景德镇有一种瓷器也借用“包袱”这个词,叫做“包袱瓶”。包袱瓶又称“布袋瓶”,是清代人的首创,始烧于康熙时期,流行于乾隆、嘉庆年间,以粉彩为多见。它的器形一般是在瓶身肩部或腹部装饰一凸雕的包袱带或是束带。丝织物的褶皱起伏细腻精到,用坚硬的瓷土来堆塑柔软的丝织物,用色彩柔和的粉彩来表现丝织物的美感,飘带围绕瓶身主体扎起,系成蝴蝶状,就像是在瓷器上“打”了一个大蝴蝶结,布纹褶皱清晰,形成非常精彩美妙的层次感。施釉肥厚,釉彩艳丽,体态柔美,华容婀娜,构思奇特,精美娇艳,活灵活现,质感栩栩如生。感觉器形和纹饰两者的结合达到了审美的极致,令人观之爱不释手。这种精美绝伦的瓷器可谓是清朝鼎盛时期的一个标志,时代特征明显,收藏意义非凡。

“包袱”与“包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又因其器形独特,纹饰优美,暗含美好寓意,以佑天下之意,又有似盘长结,寓意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福源绵绵不绝之理,可谓匠心独运,从而成为祈愿美好生活的载体之一。

5 乾隆款粉彩花卉蝙蝠双龙耳衔环描金红釉连体包袱瓶器形和纹饰的寓意浅析

5.1 器形的寓意

瓷器的器形是指器物的外观形状。瓷器的器形一般是指口部、颈部、肩部、腹部、胫部、底部和足部的形状,以此来判断其烧造的时代和窑口。瓷器的不同器形也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先民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非常敏感,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生产、生活、娱乐和情感的需要。他们对事物观察产生的敏感情趣,反映到瓷器上,也就促成了不同器形的产生和发展。同样,对瓷器的不同器形的认知和鉴赏,也能发现先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足迹。同时,瓷器的器形也是瓷器鉴定不可或缺的项目和依据。

此连体包袱瓶的器形为一高一矮两个不同形体的瓶粘接而成,并用“包袱”包裹在一起,造型奇特。高瓶可能预示大家,矮瓶可能预示着小家,也可能预示着父子、夫妻、兄弟。用“包福”把二者联系包裹在一起。

5.2 纹饰的寓意

中国文化在“本质上属于德性文化,人伦效法自然,自然也被人伦所化,自然万物不是作为独立的对象与人伦分离,而是作为人伦的参照物、象征物、隐喻物而存在”。通过物像、谐音、巧妙的组合,表达人们美好的意愿、吉祥的祝福、美好的追求、心灵的期待,体现着华夏民族的博大智慧和传统的民族风。正如北宋李公麟所说,“圣人制器尚象,载道垂戒,寓不传之妙于器用之间,以遗后人,使宏识之士,即器以求象,即象以求意,心悟目击命物之旨,晓礼乐法”,充分阐明了这个道理。

中國瓷器在装饰风格、纹样等方面以独特的方式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典型的华夏民族风格,沉积着浓郁的东方民族气息。因此,可以说我国灿烂的传统陶瓷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影响全人类的陶瓷文明。此对器物正是这种文化大背景的产物。器物的主题纹饰除了红釉包袱皮之外,还有绘满器身的缠枝花卉、寿桃以及飞舞花卉中的蝙蝠。枝叶茂盛,花朵盛开,硕果累累。其中比较典型的花卉有莲花、菊花、牡丹等。

综合整个器物的纹饰,我们可以分析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的乾隆帝制作此器物时的初衷:

①莲花是具有佛教意义的装饰题材,莲花被奉为“佛门圣花”,也是人们热爱生活、渴望幸福的传统表达形式,承载了华夏民族心中对莲花的圣洁之情。同时也有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性,暗喻清廉之意。

②菊花多在百花凋零之际盛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有坚韧不拔的气节,同时也含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牡丹为“花中之王”,自唐以来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寓意富贵、吉祥、美丽、喜庆等祥瑞。

④回形纹寓意连绵不断、子孙万代、吉利深长、富贵不断头。

⑤卷草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的忍冬草。忍冬草因严寒不凋零而得名。其连续回转、延绵不断的造型样式与印度佛教生死轮回的教义相契合,暗喻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

⑥蝙蝠纹饰在清代瓷器上尤为常见。蝙蝠的形象原本其貌不扬,但因“蝠”与“福”谐音,契合人们追求幸福的心愿。

⑦桃纹是传统寓意纹样,《神异经》载:“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羹食之令人益寿。”所以桃被看成是长寿的象征。桃纹和福纹组合在一起,寓意福寿两全。

⑧描金团花图案,精美细致,饱满华丽,象征吉祥如意、团圆美满、富贵兴旺。

⑨海水姜牙(江涯)纹寓意福山寿海,也有一统江山的含义。

连体瓶及其包袱皮的整体寓意是为民求福、保福、纳福、佑福,期盼福缘连绵不断。连体瓶可能有构建满汉和谐,使其基业江山绵延万代的大家理想;同时也可能蕴含着对夫妻、父子、兄弟等小家庭和谐幸福的期盼。用红色的包袱皮包裹把大家和小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红色寓意喜庆、吉祥,也是对未来红红火火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打成蝴蝶结,也有寓意未来的日子能够像蝴蝶的翅膀一样丰富多彩。这些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个器物除器形的设计为连体瓶,寓意大家小家为一体,统一和谐之外,红色包袱皮寓意为国家“包福”、为民族“包福”、为百姓小家“包福”。又用丰富圆润的线条把繁茂舒展的枝叶和盛开的花朵联系起来,充分表达了建业(间叶)有成的美好愿景。同时又借助多种寓意吉祥的花卉、寿桃、蝙蝠等纹饰,通过巧妙的布局设计,用流畅的线条,娴熟的笔法,鲜明的色彩,把各种美好的向往充分地表现出来,正所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是吉祥语”。

6 乾隆款粉彩花卉蝙蝠双龙耳衔环描金连体红釉包袱瓶的艺术成就

此器物器形独特,纹饰精美,端庄秀丽,造型工艺繁杂高超,集拉坯、旋坯、堆塑、镂空、镶接、衔环、粘接等多种工艺为一体。遍身施多种釉,色彩鲜艳,发色精准,巧妙无比。如此众多的色彩施在一个瓶体上而无一瑕疵,非常难能可贵。更何况在瓷器的烧造过程中,多种配方的不同色釉,需要在不同的烧成气氛乃至经过多道工序方能制成。例如,其中既有高温铜红釉,又有矾红釉、深绿釉、浅绿釉、粉红色釉、蓝釉、深黄釉、浅黄釉等诸多高温、低温色釉以及描金工艺。至于釉下彩的青花,则需要用钴蓝料呈色。所有这些必须分别在还原或氧化的气氛中,用600~1300摄氏度的温度各自烧成,而且要在同一件器物上给予充分表现,不知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成功。也许只要在所谓的“乾隆盛世”那种“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的时代背景下,在集历代制瓷工艺之大成的客观条件才能出现,其稀少和珍贵的程度可想而知。同时,器物纹饰又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向往,因此,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高贵的出身、高超的工艺而享誉于当时,是宫廷皇家常见的御用之物,不仅受当朝统治者的喜爱,更是现在大收藏家、博物馆的瞄逐对象,价格一直不菲。

综上所述,这对充满浓浓华夏民族风的乾隆款粉彩花卉蝙蝠双龙耳衔环描金连体红釉包袱瓶,沉淀和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信息和情感,或许还有我们永远解不开的谜。但它确实是震撼着每一个能有缘目睹其芳容、亲手触摸其肌肤的人的心,让人产生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参考文献

[1]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

[2]郑鹏.景德镇瓷艺纵观[M].南昌:江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4]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11.

[5]谢天宇.中国瓷器收藏与鉴赏全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6]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吴隽.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彩泥变变变
一种无铅粉彩雪白颜料及其应用方法
传世孤品“清雍正粉彩杯”以1964万人民币成交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浅谈景德镇粉彩人物画的历史传承与创新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从身份变迁到粉彩传承
有关陶瓷粉彩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