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用户价值与运营商红利 5G如何定价?
2019-09-24王欣
王欣
5G资费是与用户息息相关的话题。
随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释放5G套餐信息,最低199元/月和190元/月,5G资费再次成为用户讨论的焦点。
一边是用户大呼资费太高“用不起”,一边是运营商的营收压力,5G这架天平如何保证平衡?
“对传统运营商而言,商业模式的思考制定并不容易,因为5G的发展无论从业务角度还是技术角度都呈现出更为丰富、融合性更强的趋势。”独立电信分析师云晴表示。
资费太高,用不起?
对于5G,大多数用户是怀着既憧憬又忐忑的心情。
“一秒钟下载一部蓝光电影,玩游戏完全不卡顿、自动驾驶、远程手术……”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用户早已对5G的“超能力”心生向往。
但高速网络下,5G将分分钟消耗几十GB的流量,这也让用户觉得5G高不可攀。
近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相继亮出5G资费的“底牌”。8月12日,某媒体披露,今年9月,中国电信将面向电信新用户发放5G新号码,并推出199元-599元不等的5G套餐。
随后,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2019年度中期会议上表示,联通5G推广的第一个阶段,从现在开始到今年11月12日,主要以推出5G功能包的方式,费用最低为190元。
最低也要近200元的月资费,在用户与5G之间形成了一面隐形的屏障。
用户在享受过“白菜价”的4G服务之后,一时间难以接受5G的“高价”,纷纷评论,“太贵了,用不起”。
用户要淡定
5G商用初期定价一定会较高,用户务必要“淡定”。
回头看4G商用初期,资费同样不便宜。2014年初,4G刚刚商用,4G流量费也很贵。北京移动公布4G资费标准,推出五档套餐,但从流量来看,基础套餐50元只有600MB流量,180元才包含5GB,超出套餐外流量还要缴纳高额流量费。比起现在68元20GB的资费,可以说是非常贵。
同时,目前来看,5G先行国家的收费标准也相对较高。目前已经商用的国家,诸如韩国、美国、芬兰、英国、德国等,5G月资费均在250元以上。
最先商用的韩国运营商以流量包形式计费,最低套餐325元/月,只提供8GB数据流量。相对来说,英国沃达丰和芬兰运营商Elisa提供的不限量套餐性价比更高。诸如,英国沃达丰的5G套餐资费为259元/月,可提供最高网速且不限量;芬兰最高速率为600Mbps的不限量流量,只需313元/月。
5G资费是托起用户与运营商的一架天平。如何既让用户享受经济实惠的5G服务,又让运营商收获5G红利,很难平衡。
运营商也很“难”
5G也让运营商很“头疼”。
一方面是高昂的建网成本,另一方面是已接近天花板的用户消费市场。
今年6月,5G牌照颁发,三大运营商快马加鞭,在全国各城市进行5G网络建设。
截至7月底,中国铁塔已在北京建成7863台5G基站,上海超3000台,广州超5000台,深圳超3777台。预计在今年底,北京、上海、成都、深圳、武汉、杭州等城市将建设超1万台基站。
中国5G商用提前一年,整体产业压力非常大。且5G建设初期,运营商建网成本投入很大,且面临产业链不成熟等多方面挑战。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今年中国移动全年资本开支不超过1660亿元,5G投资预计为 240亿元。同时,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也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联通5G资本开支的指引是80亿元左右,计划建4万个5G基站,重点做好在14个城市具备连续商用覆盖能力的计划。
而在运营商5G高额投入之下,收入增长却出现拐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曾指出,目前,用户消费市场饱和,用户数普及率超越到110%,已经逼近天花板。这导致运营商的用户ARPU值逐年下降,去年下降63%,今年预计还会下降20%。同时,流量红利即将结束。流量收入即将见顶,惨烈的价格战导致流量红利提早结束,业内预测2019年将是流量收入的顶峰,明年将面临下滑危险。
8月8日中午,中国移动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收入和利润双降。在业绩报告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随着传统通信业务市场趋于饱和,流量红利快速消退,简单依靠传统要素投入来推动业绩增长难以为继,行业整体呈现负增长,公司的收入和盈利也承受较大压力。
面对双重压力,运营商也在想方设法进行多元化定价,冲破企业增收的天花板。
未来将多元化定价
5G具备大容量、低时延、海量连接等多种特性,而这些均可以作为5G设计的因素。
目前,我国主要部署NSA(非独立组网)网络,SA(独立组网)网络要等到明年才能相对成熟。因此,5G商用初期的主要用户是普通消费者,因此可以依托“速率和时延”进行定价,而未来综合网络切片等技术。
“速率、时延、多切片、网络的各类性能等均可以作為5G资费设计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还能够和应用结合一起形成服务能力,这和传统的定价方式有很大的差距。”云晴表示。
云晴认为,从3G开始,尤其在4G时代,流量就在运营商定价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一直以来,运营商对流量的关注点集中在容量方面,运营商所提供网络的峰值速率、时延等性能指标,虽然非常影响用户的网络体验,却不会影响套餐资费。
处于相同4G网络覆盖的情况下,每个客户体验的网络速率只能靠自己来抢占,时延也没法得到保障。在资源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客户无法真正体验到不同服务等级标准(SLA)的服务。
5G时代,瑞士电信、芬兰Elisa均采取网络速率而不是网络容量作为价格差异的因素,把“场景定义权”通过“自由选择所需场景对应的网速”的方式来交还给客户。诸如,芬兰运营商Elisa 以最高速率为标准进行定价,最低315元/月可享受最高600Mbps的网速,且不限量。
与此同时,提供不同的网络时延、或将时延与网络峰值速率结合,提供不同网络切片服务等,均将成为运营商定价的因素。用户可以选择,支付阶梯型的资费,选择不同的服务等级。
这种更加多元化的定价形式,也提上了国内运营商的日程。“从长远的计划来看,将根据用户的的质量、速度不同来差异定价。”王晓初表示。
从革新4G套餐开始
运营商正在积极准备,引导用户向5G网络演进。
此前,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0元体验5G套餐,即针对友好用户,在8-9月赠送100GB通用流量,可以体验最高1Gbps的5G速率,每部5G手机可以领取一次,无需换卡换号。
同时,而为了更无缝地向5G过渡,三大运营商纷纷从4G资费套餐开刀,优化现有套餐模式。
日前,中国电信率先宣布, 在9月1日之后取消传统“达量限速”4G套餐办理,将推出新的4G畅享套餐。随后,联通和移动也相继跟随。
运营商传统的畅享套餐其实是“达量限速”,即选择 “不限量”套餐,不会增加套餐外的流量费,但用户消耗掉套餐额定流量后,就会被限速,即有可能从4G网滑落到3G网。
取消“不限量”套餐之后,用户消耗掉套餐里的流量之后,可以选择继续购买流量。诸如,中国电信计划,超出套餐外流量将低至3元/GB。
业内专家分析,“达量限速”本身就是伪命题,运营商为了抢占用户,降低套餐费,甚至推出5GB额定流量。取消“达量限速”之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补充流量,将是更科学的商业模式。而这实际上也是运营商在为5G资费套餐铺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李进良指出,5G时代,运营商千万不要为争夺用户大打价格战,而是要靠改进提高自己网络的质量与服务来吸引用户。期待运营商在运营一段时期之后,能不断合理调整资费。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5G手机款式还并不多,目前只有华为、中兴正式发布了5G手机,起步价分别为6199元和4999元。而截至今年底,将有10余款5G手机上市。
5G渐行渐近,用户在享受极致网络体验的同时,运营商也将开启按需购买的定价模式、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用户乘上5G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