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卷: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
2019-09-24龚柏顺
龚柏顺
上海青浦金泽镇商榻地区,宣卷盛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形成了江南地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商榻宣卷,具有说、唱、表、噱、扮等兼而有之的艺术表演手法,以地方方言说唱,在农村中有着广泛的影响。2007年,商榻宣卷入选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顾名思义,宣卷即讲书的意思。宣卷艺人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民众说讲民间事物和民间传说,故宣卷艺人亦被人们称之为“说讲人”。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演化,宣卷艺人在表演形式 上不断改进,一改以往一人说到底的单调状况,取而代之的是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的形式。宣卷的基本曲调也丰富多彩,有“木鱼宣卷调”“丝弦宣卷调”“新腔”“老腔”“平调”“书调”“经赞调”等,并且吸收了各类戏曲中的名曲调,使宣卷更完美,独具一格。由于听讲的对象大都是本地农民,所以宣卷艺人的说讲语言特别注意通俗易懂,以吸引和取悦观众。
为增加演出气氛,表演者还配备一只木鱼,边敲边加入应景的即兴演唱。商榻的宣卷在发展过程中,在曲调上和形式上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民间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宣卷在商榻地区几经沉浮,曾濒临失传危险。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商榻宣卷这朵民间曲艺奇葩重新绽放。宣卷艺人常在节假日为四乡的农民演出,很受欢迎。1983 年,由青年演员 孙留云等7人组成的宣卷队,创作演出商榻宣卷《懒阿新遇仙》, 参加上海市农村业余曲艺创作节目交流演出,被评为优秀节目。
1984年,在上海农村元宵灯会上,又演出根据传 统曲目整理的《螳螂娶亲》,受到市委领导以及文化界人士的重视,《新民晚报》曾以《春来又闻宣卷,古曲已有传人》为题,对商榻宣卷做了报道。1985年9月,宣卷队赴市区进行巡回演出,场场爆满,令市区观众耳目一新。商榻宣卷在深受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广受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曾数次来商榻考察研究,探讨宣卷的起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金泽镇十分重视宣卷艺术的传承工作,为使这一古老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后继有人,专门抽调一批宣卷老艺人从事商榻宣卷的抢救、整理和传承工作。同时,在雪米村和金泽中学设立传承基地,成立业余宣卷队,开设中小学生宣卷表演培训班,并物色了2名宣卷表演传承人传授表演技巧,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宣卷小学员。青浦区文化馆、金泽镇文体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宣卷曲艺创作、交流演出活动,先后多次在全国各类宣卷邀请赛上获奖。2015年,宣卷队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浦东周浦镇联合主办的“周浦杯”全国学术邀请赛,商榻宣卷队表演的节目《名额》受到专家评委和观众们的好评,荣获银奖节目。2016 年11月,商榻宣卷队赴昆山市锦溪古镇参加宣卷交流演唱会,该队2名宣卷女演员登台表演的原创宣卷节目《静音花》为演唱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乡土文化气息,令与会专家学者和观众耳目一新,受到了较好评价。此外,商榻宣卷队创作编排的《麦钓情》《鱼蟹情缘》《田螺姑娘》《送香茗》《报春花》等5个原创宣卷节目,在苏浙沪地区举办的宣卷邀请赛、交流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中频频获奖,使商榻宣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商榻宣卷,洋溢著乡土气息的民间曲艺艺术,已成为水乡青浦的一张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