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师古道 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9-09-24高承善

回族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摄制组雪莲天山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十多年来,我居然先后五次翻越了车师古道,走遍了这大山里的沟沟壑壑,甚至从四道桥横穿数座山峰来到了大南沟。其间的辛苦自不必说,而那种翻越之后的成功和满足感,却成了我人生之中最为美好的一段记忆了!

争奇斗艳雪莲花

车师古道是横越天山,连接吉木萨尔县和吐鲁番的一条古道。因最早为居住在这里的车师人开发而得名。1995年8月,我加入吉木萨尔县委组织的探险队,首次登上了翻越车师古道的征程。这次我们是带着一长串关于车师古道的神秘故事进入车师古道的。那时,关于车师古道,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谜。据史料记载:汉代名将耿恭戍守疏勒城,退回内地,走的是这条道。宋代使者王延德,要见当时在北庭避暑的高昌国狮子王阿斯兰汗,也是通过这条古道从吐鲁番来到吉木萨尔的。以及为维护西域稳定来回奔波于北庭和吐鲁番高昌的唐代名将封常清、著名诗人岑参等知名人物,都先后多次翻过这条古道。那么在这条道路上有什么遗踪吗?特别是听说在雪山顶上,还有被梁羽生称之为“天山神花”的雪莲花。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踏上了征程。

穿过头道桥峡谷,就进入了山林。山间小道沿山坡蜿蜒而上,我们一行马队一会儿穿松林,一会儿过小溪,徜徉在大山之中。放眼之间,松山林立,白云朵朵,溪水声声。花草从中,牧民的牛羊悠闲自在。牧民们手拿羊鞭,发出清亮的吆喝声。我们仿佛行进在图画中,更增加了进入原始大自然之中的那种优美感,放松的心情也一下子超然起来了!

到了第三天中午,我们来到了雪线,这里有终年不化冰雪,白雪茫茫,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突然,有人喊了起来“雪莲”!循声望去,在离我们十多米远的石崖上,一朵鲜艳的雪莲花傲霜开放。我们的队伍立刻停了下来,把注意力全放在了雪莲身上。雪莲花顶形似莲花,高二十厘米。葉片呈椭圆形,最上部的叶呈苞叶状,薄如轻纱,淡黄清雅,四周边缘的绿色叶片呈尖齿状包围着花蕊,虽说不是那么鲜艳,但却显得格外优雅。据说雪莲花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可作药用。随即,我们又先后发现了十多朵雪莲花,在这个白色茫茫了无生气的白色世界里,我们居然发现了生灵,而且是如此盛开的美丽花朵,不能不让我们十分惊奇,大山立刻显得如此亲切。这更增加了我们对着大山的神秘感。我们小心翼翼地采了两朵,作为纪念,其余的没敢动,祈福这代表圣洁生灵的花朵永远傲寒开放!可惜的是,虽然199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2000年国务院13号文件已明令禁止采挖野生雪莲。但是在以后的几次翻越中,再也没有发现雪莲花了!

寻找小海子

2004年秋天,我们电视台决定做一个关于车师古道的专题片。作为编导,我带领一个摄制组再次登上了车师古道。在天山上,每个沟系里面,据说都有一些海子的存在。这条古道上也有关于海子的传说。海子,就是在高山上形成的小湖泊,类似于阜康天池。那天,哈萨克族向导胡思巴义信誓旦旦地说,他曾经在大南沟见过一个小海子。出于好奇,也出于拍摄的需要,在拍摄完成其他景点之后,我和电视台的另一位同志司拉平,一起跟随向导,踏上了前往大南沟的道路。这真是一条极其险峻的道路。我们从四道桥横穿,一直向东。一路上翻过了一道梁,又翻过了一道梁。走过了一条沟,又是一条沟。严格地讲,没有什么路,只是翻越山和沟。有些地方骑上马翻不过去,于是我们下了马,牵着马,一步一步往上爬。再侧着身,一点一点往下走。终于在下午六点多钟,走上一条比较平坦的道路,但是面对的依然是大山。太阳渐渐西斜,道路依然那么艰难,始终找不到可以搜寻的目标。三个人行走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一种失望、恐惧时时进入大脑。心想,今天万一走不出这浩瀚的大山该怎么办?

终于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在一个山洼里,发现了一个冰湖。这是一个在山洼里面形成的大约方圆只有几百米的小湖泊,已经全面结冰。与周围的冰雪几乎紧紧相连,但依然可以看出湖面的样子,这让我们大喜过望。鲜红的太阳光斜射在湖泊的冰面上,发出鲜艳的光芒。在一个湖面的豁口处,一股溪流缓缓流淌着,我们立刻拿起摄像机,拍摄了起来,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于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地。正是这种海子,以及海子不断流淌的溪水,汇聚起了大山里的溪流,成了我们生存在天山冲积扇平原上的生命之源。我们找到了万物生长的根源,我们为此兴奋不已!

惊魂石梯子

2005年,我带着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再次登上了穿越车师古道的行程。头道桥、神泉子、二道桥、石笋、石节子、石梯子、近水峡、达坂,一个个著名景点从我们眼前掠过,摄制组的编导们也是兴高采烈。大家热烈讨论着,选取不同角度,希望这次拍摄能够做出一期别具一格的节目,把这个西域古道的独特风光一一介绍给全国观众。

但是古道的奇险也给我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危险也时时威胁着我们。其中,最险要的地段,要数石梯子。石梯子位于天山南麓一侧,是一处在半山腰上开凿的一条险道,一面是山崖,一面是峭壁,中间一段“之”字形的道路,全是大青石板。踩着这样的青石板小道,要下十多个台阶,过几个折弯。因为马的蹄子上钉了铁掌,这种铁掌走冰雪路,十分拿手,可是一遇到青石板,就十分无奈了。马一旦失蹄就会掉下深渊。所以我们都下了马,牵着马一段一段往下走。因为多次翻越,对这条道的奇险早有体验,所以出发前我就反复给摄制组的人员交代,一定要注意安全。但是几位年轻编导还是不以为然,毕竟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风险体验。在走过一段“之”字形的阶梯时,在一个面积很小的小平台上,有个年轻的编导,居然站在靠着悬崖一侧的马的后面进行拍摄。这样,只要马一转身,她就会立刻被马“蹭”下去下,掉入悬崖。我立刻紧张起来,大喊一声,“赶快过来!”立刻冲过去,把她拉了过来,在场的人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空灵的雪鸡叫声

听当地牧民介绍,大山里有很多野生动物,有野山羊、天山马鹿、哈熊、雪鸡等等,但我们都没见过。又一次,向导胡思巴义说在大南沟山上,他曾经见过野山羊。我随他一起前往,但是,这次我们走了很远,一无所获。我们在从四道桥翻越大南沟的那次,也曾经远远看到过大群的野山羊,大约有一百多只,密密麻麻的一大群。离我们大约有两公里。但是当我们试图靠近的时候,野山羊特别警觉,看着我们往前走,很快奔跑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就跑得不见影子了。

后来,我们来到了达坂。那天,早上下了半天小雨,大山里一片雾气弥漫。来到达坂,我们停下来想做一些拍摄,刚下了马,突然听到了一片“咕咕咕”的叫声,向导说这是雪鸡的叫声。我们立刻拿出了摄像机、照相机想立刻拍到一直想找的雪鸡。但是我们环视四周,却什么也看不到,只看到四周雾气茫茫。听声音,雪鸡离我们很近,但只能听到声音,见不到雪鸡的影子。我们循着叫声向周围搜寻了很久,依然无所收获。大概雪鸡也很有经验了,只有仗着这漫天的大雾,才敢如此近距离和我们捉迷藏!忙乎了一阵子,我们只好停下来,感受这空灵世界里雪鸡天籁般的大合唱了!虽然没有拍到,但我却觉得很释然。也许这就是竞争,一种自然生存的法则,有了这种高度的警觉,才使我們可爱的野生动物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不似雪莲,无法规避人们的采摘,所以消失得很快!

险峻的客栈

古道实在是太悠久了,以至于道路上所谓的“遗迹”几乎难以寻觅到,几次翻越,我们都细心寻访所谓的“草原石人”等遗迹。后来在别的地方见到了一个有一点点痕迹的石刻的大青石,可惜搬了家,让人遗憾。在四道桥,我们发现了一对石碾子,有人说是用来碾米的,也有人说是四道桥的金洞子曾经有金沙子,有人在这里淘金,这个石碾子就是用来辗金沙子的,莫衷一是。但足以证明了古代人们生存过的遗迹。石笋算是古道上一处十分险要的风景了,在一处大峡谷的显要处,凸立着一个髙耸的大石柱,有一夫当关的意味。好在后来人们在旁边搭建了一条木桥,这就是险要的六道桥。一路走来,虽然所谓的遗迹已经支离破碎,但却时隐时现,总能触摸到人类征服自然的痕迹。

走过六道桥,就接近了达坂,同时也进入了高峰林立的险山地段。经过半天的艰苦跋涉,我们终于达到了峰顶。我们在山梁上发现了一大片废墟,据同行专家介绍,这可能就是王延德记载的“雪山龙塘”。大概是一处山顶驿站,为过往的军队、官员和商旅提供生活便利的一处服务设施,这算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又一个例证了。

这时,天空放晴,雾气散尽,白云朵朵,冰川秀丽,望着蜿蜒的来路,让我们由衷感叹。这让我想起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一句名言:“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古道上,无处不体现着竞争,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在演绎着优胜劣汰的竞争。正是这种竞争,造就了这古道上万物的繁荣,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人们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勇气,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胸怀!

高承善,男,汉族,在杂志、报纸发表作品若干,新疆吉木萨尔县摄影家协会主席。

猜你喜欢

摄制组雪莲天山
诗一首(4)
天山天池
为什么雪莲不怕严寒
理性思维 辩证思考
新疆天山
天山的祝福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影视剧中的无人机
在高温与严寒之间
怕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