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2019-09-24庞晓博
庞晓博
(淄博市桓台县中医院彩超室 山东 淄博 256400)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科和肿瘤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发生在甲状腺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表面凹凸不平的肿块,肿块质地较硬且不易推动,位置固定。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甲状腺治疗,虽然是恶性肿瘤,但甲状腺癌只要早发现并积极接受治疗,患者的10年存活率可高达90%及以上。颈部的淋巴结转移作为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可通过超声对其进行诊断,本文就甲状腺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178名,其中有72名男性患者,106名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21~74岁,平均年龄为(43.12±4.41)岁。178名患者均经过我院的病理检查被确诊为甲状腺癌,且都为单发性原发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都已经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排除其他影响本次研究的疾病。在178名患者中,有74名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104名未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按照是否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
1.2 方法
178名患者均采用我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的方式,探头频率为5-12 MHz,采用纵切与横切的扫查方式对患者的甲状腺进行扫查,观察并记录下超声显示的患者的病变部位内部钙化类型、病灶的直径以及部位、是否规则、包膜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大小。将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超声检查报告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2]。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运用χ2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超声检查报告,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内部钙化类型、病变的直径以及部位、是否规则、包膜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内部回声和边缘回声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病变部位规则与否、包膜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单独影响的因素,其余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内部钙化类型、病变的直径以及部位均与颈部转移无关。具体情况见下表所示。
表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上常运用超声对病变部位进行检查,超声能对病变部位的各项特征有比较清晰的判断。本研究通过对178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得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的不同,得出病变部位规则与否、包膜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单独影响的因素,其余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内部钙化类型、病灶的直径以及部位均与颈部转移无直接关系[3-4]。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