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记忆
2019-09-24乔加林
乔加林
露天电影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露天电影就是村民文化生活最高级别的文化大餐。在那个精神文明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曾经带给了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露天电影,曾伴随我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至今仍记忆犹新。
记得小时候,只要看到放电影的叔叔骑着自行车向大队部方向来,小伙伴们就会跟在自行车后面,开心地叫着,喊着,今晚有电影看喽!今晚有电影看喽!在欢叫声中,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村庄,就连周边的村庄都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一传开,十里八村的村民一下子沸腾起来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奔走相告。
小伙伴们匆匆忙忙跑回家后,到堂屋吊篮里找饼,再到墙角腌菜坛里拿几个萝卜干,一边吃着一边再约上几个小伙伴浩浩荡荡向大队部奔去,就是为了抢占有利地势。雪白的电影布挂在两根高高的竹竿上,离两三里地都能看见。
那时的农村几乎没有通电,都是点油灯照明。放电影必备的电力便是放映员自带的小型发电机。放影前调试灯光时,顽皮的孩子们站在凳子上跳着挥舞小手,有的做着小鸡状,有的做着小狗状,形形色色的怪状在幕布上大大小小不规则地显示着。
放映过程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花絮。由于发电机太旧,时不时还会出点故障,突然断电是常有的事,这时就会听到人们大声而怪异的吆喝,常常给我们带来些许刺激和兴奋。也有些胆大的小青年趁机混水摸鱼,黑暗中伸手在人群中偷摸小姑娘的屁股啥的,偶尔会听到姑娘们娇声怒骂。灯光突然一亮,又是一片安静。
通常在放映前,村长都会站在放映机前,手里拿着麦克风,清清嗓子,大声讲话:“广大的社员同志们,请你们安静了!县电影放映队今天晚上在这里给大家放映国产彩色战斗故事片《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请大家自觉找好位子坐好,不要大声喧哗。另外,大家要注意,不要踩地下的这根黑线,以防触电!”有时村长还会利用人员集中的时间讲一些有关防火、防盗或防阶级敌人破坏捣乱之类的话,有时也讲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这是放电影前的通常惯例。
马上放电影了,趁村长讲话的时候,一些调皮的小孩会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直到灯光再次暗下来,一道强光射到银幕上,在雄壮有力的《解放军进行曲》响起来、银幕上八一军徽光芒四射时,好像有人指挥一样,全场几乎是同时安静了下来。
露天电影,奇妙无穷,他给我们少儿时代带来几多欢乐几多惊喜!那时放映最多的就是《大渡河》《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地雷战》《两个小八路》《小花》《洪湖赤卫队》《庐山恋》等,有的电影我至少都看了四五遍,只要听说邻村哪个地方放电影,哪怕有十几里路也一样走去。在那个年代,除了几个样板戏,没什么别的文化娱乐生活,那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国内电影新闻简报。
随着《少林寺》《霍元甲》等武打电影的出现,武术风靡了整个中国。不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甚至有的三四十岁了又迷上了武术,这时会武术的开始设点收徒。看露天电影一来不用花钱,二来也是生活里充满快乐和激情的事儿。在露天电影中,我学会了好多好多,一些从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现在每每想起来,还真有一番趣味呢!
在看电影时,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家仍意犹未尽,当银幕上推出“再见”字幕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一些小伙伴总是围着放映员打听第二天晚上在哪儿放电影,他们还想继续过过瘾。
“电影到此结束,请社员同志们依次退场,注意安全,不要拥挤。”放映结束时,村长总会提醒村民们注意安全。人们还未从电影故事中走出来,有的就点燃火把,揿亮手电筒,从田埂上、小路上向四面八方走去。有的扶老携幼,有的扛着板凳往家里赶。黑暗中,远远近近的狗开始跟着狂吠起来,似在责怪夜归的村民搅醒了它们的酣梦。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如今电视、网络等传媒的普及,露天电影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精神食粮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给人们带来精神食粮大餐,同时也给村民提供了交流、聚会的平台,经历过的人们是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
露天电影,永远是乡村最美的记忆。
面罗筛
在我的老家堂屋西墙上,至今还挂着一个面罗,看到了面罗,往事犹如昨日历历在目。
八十年代以前,农村还没有电气化粮谷加工,碾磨坊承担着农村人把原粮加工成米面的重要角色。那时候,大多是用驴推磨,为了防止牲口偷谷子吃,用黑布把牲口眼蒙起来。听大人们说:给拉磨的牲口蒙眼有两个作用,一是防牲口偷嘴吃,二是防牲口转晕摔倒。
厚重的石磨盘分阴阳两扇,阴在上,心中凿空,用木架篾绳控制;阳在下,固定在磨轴上,两扇紧扣。把淘好晾干的小麦、玉米倒在阴盘上,一把把均匀地推进去,阳盘吱吱呀呀旋转,磨碎的粮食就一圈圈地撒落在下面的木槽里。不同的粮食磨面方法也不同,磨玉米面最简单,把玉米放到磨上粗点放流磨两遍,过罗筛面随手抓出浮在上边玉米皮再放进石磨再磨再筛直至磨完为止。磨小麦比较吃工,要反复磨好多遍才能磨好。当然,这样“推磨”,都需要相当的耐心,要花费更多的功夫。
经过碾磨加工出来的粮食面粉,都要用面罗进行加工,不同的粮食要使用不同的面罗进行筛面。白面罗最细筛小麦粉、荞麦粉,高粱面罗中,玉米面罗最粗。
面罗与筛子相似,只是比筛子小,筛网细密。经过碾子磨出来的面粉,都得要配合罗面的筛子再加工。筛子一般是铁丝编的,眼儿比较稀,只能粗略地过一遍。细致的活儿,全在罗上。过罗的工序,皮糠、粗渣隔到上层,漏下的就是精华。罗分粗罗和细罗,细罗密如绢帛,粗罗多是马尾织的,又叫马尾罗。用粗罗或细罗,看主人的心思。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纱眼的面罗,仅玉米就可加工成粗面、细面等。粗面做窝窝头、包皮饼等,细面烧稀饭……一种粮食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做出来的饭食口感也大不相同。大人们说:最细的罗,能罗出类似60高精粉;粗罗,主要筛玉米面、高粱面。也有用细罗筛玉米面的,筛出的白玉米面光细异常,可与精白面媲美,就是出面率很低,折腾半天也筛不出两斗升。
那个时候,碾磨坊不是谁家都有,一个庄子上能有三两家有就已经很不错了,但面罗是家家都有的。
每次家中需要磨面的时候,母亲都会提前几天把需要需要碾磨的粮食淘洗干净,待晒干后,背着粮食去东庄王大娘家碾磨坊进行磨面。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着母亲推磨、筛面。在我看来,那些过程跟变戏法一样神奇。光线幽暗的厢房里,磨盘转动的声音格外响亮。阳光从木头门的缝隙打进一束,正好照在磨道里。磨盘一转,整粒的粮食倏然破碎,然后成为齑粉,光束里就有了飞动的颗粒,像精灵。到筛面的时候,母亲把门敞开,阳光无遮拦地透进草屋子。她在地上摆好一块大塑料布和面罗,以迎接面的降生。磨成的粉末被细心地捧到罗里,然后她弯下身子,端起面罗轻轻地左右摇晃,细细的面粉便乖乖地落下去,一层又一层,唰唰的。金光如缕的空气中,也飘满喜气扬扬的精灵们。
到了夏天,如果家中储存面粉多的话,面粉里总会悄悄生出些小黑虫、小肉虫。母亲就会用罗重新把面粉过滤一遍,把面粉里那些小黑虫、小肉虫清理干净后,一点也不影响食用。
到了八十年中期,农村开始有了柴油机磨面坊,那时一个村就一个点,在村部。手扶拖拉机头固定在地上,用三角带带动磨面机进行磨面。要是赶上磨面人家多的情况下,有时要从早晨排队到深夜才能轮到。有了专门的磨面坊,家长们不再三天两头儿跟随牲口后面推着石碾、石磨转圈圈。石磨磨的面大多是粗糙,说来也很神奇,机器磨的面,想粗就粗,想细就细。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社会发展的脚步提速,机器化的出现,手扶拖拉机替代了耕牛,自行车代替了步行,新事物的出现提高了农耕“效率”,把千百年来农耕文明的慢生活彻底改变。如今的人们总是脚步匆匆,摩托替代了自行车,农用汽车又取代了拖拉机,农村收种全是机械化。
农村早已实现现代化了,机面坊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大家食用的面粉直接在集市上或超市里购买,谁还有耐心再一圈又一圈去推碾子、推磨?有时候回老家与庄上老人们闲唠起过去的往事来,老人们还是啧啧地回味石磨年代粮食的原味与醇香。
捻线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可以承担任何的苦难,无私的母爱,伟大的母爱,不求任何回报,默默地为儿女付出,毫无任何怨言。想到这首诗就想到七十年代母亲捻线时的情景。
我的家乡在江苏泗洪一个偏僻的农村里,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农家人吃穿用多靠自产自供。捻线,便是妇女的重要工作。闲暇时,老大娘、小媳妇都会自己用捻线陀捻线纳鞋底或缝制衣物。在农村,谁家女人不会捻线,这家人的开销就会比人家多,日子就不好过。不会捻线的女人,在女人中就会被人小看。因此,捻线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成了那个时代品评女人聪明贤惠的一条标准。
捻线陀,在农人家里,可以说,家家必备。它是由陀杆和陀头两部分组成,陀杆通常都是用一根筷子,上头细,下头略粗。大部分人家的捻线陀都是自制的,用一根筷子戳进两三块铜钱的方眼里再用布条缠紧,那时大多数都是用康熙、乾隆通宝之类的铜钱,只要有点分量能坠住陀就成。再把筷子从铜钱上方进行修整,用刀具或破碗渣进行刮细刮圆便于使用,最后,再把筷子的末端用刀具刻一凹槽,用来捻线时固定棉线的,做好的线陀涂抹上铜油,就会透着一股古旧、质朴的气息。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就是我的一本书,总会让我在字里行间,一言一行中捕捉到无穷的智慧。母亲就是我的一盏灯,给我成长的道路带来光明和温暖。从我记事起,母亲经常在昏黄的小煤油灯下做针线活,捻线、纳鞋底、补衣裳。
母亲捻线的时候,先将准备好的棉花搓成三四寸长的线坯拴在陀杆的梢头上,把线陀提起来,一只手提着陀线,再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劲一捻,捻陀就转了起来。捻线陀稍稍斜着悬浮在半空里自顾自地旋转并微微晃动着,捻线的人该说话的说话该笑的笑,谈笑间一截线已经随着捻陀勤快地转动形成了!于是,一根细长的棉线像春蚕吐丝一样从她的手中吐出来。旋转再旋转,小巧玲珑的线陀在她白润的手中快速地旋转,如一个用鞭绳抽起的陀螺。待到棉线有半米长,用右手大拇指很熟练地在线陀顶端凹槽处去除活结,然后一圈圈地将线绕在线陀上。把这一截线绕在线杆上,把靠近棉花的部位再活扣在凹槽上,再捻……手里的棉花没了再续一团,捻的线是否均匀是否结实全凭个人经验。
母亲捻的线用处很大,幼时家里买布和棉线都需要票,按计划购买。母亲捻的单股棉线绕在纸筒上,这样方便于母亲取用。每逢母亲套被子、补衣服或纳布鞋底时总要用这些线。纳鞋底的线要粗、结实,母亲就会把单股棉线的一头穿进门搭子上,然后抽出,线两端对齐,拉紧,用手对搓,很快一根粗的扎底线就出来了。捻线的活看起来是件很平常很琐细的事,母亲每次做起来都很认真,所以她捻出来的线均匀、光滑。通常一家老小的鞋底也全靠这样的棉线一针一针给纳出来,软软的碎旧布糊成的鞋底一纳就很坚硬,白白的鞋底黑色的鞋面,到哪儿都不落后还透气养脚。
母亲用捻好的线缝衣服、缝被子,缝补着一家人四季的舒适、温暖。如丝之线,串连着我童年绚丽的梦幻。小小捻线陀,凝结着母亲的勤劳,也孕育着我们的成长。
尽管母亲做鞋的岁月已经远去,脚上穿的再也不是母亲手纳的千层底,但儿时那段温馨而温暖的岁月却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里,值得我永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