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滚:以德为范,成就出彩人生
2019-09-23王秀云米娜
王秀云 米娜
黑虎庙这个地方,偏僻,不通车,许多老师不愿来这里任教。2001年8月,刚从南阳市第二师范学校毕业的张玉滚回到家乡,正筹划着外出打工的事,却被老校长吴龙奇“盯”上。“泥巴砖头垒个灶台,顶多能用个十年八载。可咱们教给学生认的每一个字,他能用一辈子。”老校长吴龙奇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他。跟着老校长,张玉滚来到学校,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玉滚,你要不来,这个班就开不了了,孩子们就得上山放羊去了。”老校长背过脸,用手揉着眼窝。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老师,啥也不说了,我不走了。”
就这样,21岁的张玉滚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一年又一年,这里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一直在坚持。“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苦,但不能让孩子们一直苦下去。”
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这根扁担,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几十年。后来,张玉滚接着挑。从2001年到2006年,靠着一根扁担,张玉滚风里来雨里去,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有一年正月初十凌晨5点,张玉滚和教师陆喜安就扛着扁担,拿了几个凉馍往镇里赶,一直走到正午才到达。没顾上休息,挑选好几十公斤重的课本、练习本、粉笔后,用扁担挑着往学校赶。晚上10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底板也磨出了水泡。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們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出发,崎岖的山路上,他们挑着沉甸甸的担子冒雨前行,一步一滑,几次摔倒。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干干净净。
还有一次,孩子们离不开老师,眼看就要开学了,书本还没到齐。情急之下,张玉滚让爱人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机动三轮车到高丘镇买书本。回来途中,因山高路险,迎面过来一辆车,三轮车翻倒,张玉滚的女儿当场殒命。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张玉滚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至今,张玉滚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
由于师资力量紧缺,张玉滚成了“全能型”教师,小学5门课程,他样样精通。数学课上,张玉滚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科学课上,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考察,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黑虎庙小学一共有75名学生。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哪些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哪些生活在单亲家庭,谁住哪儿,谁上学要接送……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老校长吴龙奇说,张玉滚一直“扮演”着多种角色:教师、挑山工、维修工、炊事员。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衣,打开药箱能治病,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破了他来补……
(责任编校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