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利用微信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19-09-23张淑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注意事项置换术康复训练

张淑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 医院焦作院区 骨科三区,河南 焦作 454000)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纠正膝关节屈曲畸形,减少关节病患者的痛苦,显著改善膝关节的功能[1]。但是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需要配合系统的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才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宣教形式多以口头宣教为主。由于文化程度、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不一,可能会出现宣教形式单一、时机不恰当、宣教内容枯燥、与患者需求不符、宣教内容滞后等问题。近年来,信息化发展迅猛,微信社交软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多样性和互动性,在临床宣教中采用微信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弥补传统宣教的不足[3]。本研究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过微信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2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 例,其中男20 例,女22 例,年龄42~75 岁,平均(39.2±9.7)岁,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1.2±7.6)分;观察组 40 例,其中男 22 例,女 18例,年龄 43~74 岁,平均(40.7±8.9)岁,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0.7±8.1)分。两组在年龄、性别、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体质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⑴符合全膝关节置换术相关手术指征,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⑵意识清楚,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⑶患者及家属能够熟练使用微信社交软件。排除标准:⑴患有心、脑、肺、血液、肿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⑵患有严重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系统疾病;⑶因其他原因取消手术者。

1.3 护理宣教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宣教和术后随访,具体项目包括:向患者宣教活动方法和饮食注意事项,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各项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即将出院患者,叮嘱患者在术后1、3、6 个月来院复诊;对未按时复诊的患者,逐一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情况,对来院复诊者由康复治疗师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观察组在对照组宣教的基础上利用微信社交软件行在线沟通交流,建立微信公众号。术前由专科护士指导入院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公众号的自动回复功能、输入关键词、公众号自动回复,包括标本留置方法、时间、放置的位置及注意事项。术后康复期间,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患者发送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相关知识,如术后锻炼方法和要点、饮食注意事项、膝关节康复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等。

宣传形式可以采用图片、语音、动画等,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患者及家属更易于接受和掌握。出院后微信平台发信息的频率需要预先设定,第1 周为4次,第2 周为2 次,第3 周至第3 个月为每周一次,要求患者拍摄训练时的图片和视频,并进行互动交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锻练方式,并推送规范的动作要领视频。尽量不在患者休息时间发送信息,术后第2 周及需要复查时,由专职护理人员提前2 d 发信息提醒患者。患者离院后,患者及家属有问题需要咨询,可在公众平台上留言,针对咨询问题由骨科医师或护理人员24 h 给予解答。

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包括:⑴疼痛管理。将常用疼痛药物的名称、服用方法及禁忌证和非药物止疼方法推送给患者,多鼓励患者放松心情、消除焦虑紧张的心理。⑵血栓预防。介绍深静脉血栓的相关预防知识,双下肢血运、皮肤颜色及温度的观察要点及相应处理措施,抗血栓药物的使用方法、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如果发现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大、皮温升高、皮肤潮红、发绀时,则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可能性大,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5°,预防肺栓塞发生[5];⑶膝关节假体的维护。向患者介绍膝关节假体的类型、使用年限、注意事项及膝关节假体脱落后的处理措施等内容。避免长距离走路、登山等运动,减少对膝关节的磨损。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酒,控制体重,避免深蹲、压腿、盘腿等活动[6]。⑷术后功能康复训练。术后系统规范的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地预防血栓,更快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如日常康复训练的具体措施、训练的频率、恰当的辅助器械及注意事项等。

1.4 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当天进行问卷调查。总分为100 分,90~100 分为特别满意;80~89 分为很满意;60~79 分为一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对患者出院后各时期膝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分,可以评价膝关节日常活动能力,体现膝关节功能状态。总分≥85 分为膝关节功能为优;70~84 分为膝关节功能为良;60~69 分为膝关节功能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加减标准差(±s),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比较,采用t 检验,不能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出院后1、3、6 个月不同时间点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组别 n 出院后1 个月出院后3 个月出院后6 个月对照组 42 61.57±1.57 65.84±2.64 76.24±3.86观察组 40 67.74±2.61 73.51±2.98 84.62±5.70 F 值 6.584 8.152 15.875 P 值 <0.05 <0.05 <0.05

两组在健康教育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通过微信社交软件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患者与医护人员可随时保持联系,有助于术后功能恢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不仅与手术本身有关,而且与术后系统的护理措施密切相关[7]。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大部分病程较长,身体状态不佳,病情复杂,需要给予更多的护理和照护。传统健康教育虽然能够给患者提供科学的康复指导,但是受到宣教形式的制约,不能满足新时代下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需求。近年来,社交软件发展迅速,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传统责任护士床旁宣教、术后电话随访相比较,新的社交软件不局限于一定的地域和时间,具有便捷、经济、实用、易于接受等特点[8]。患者及家属通过微信客户端关注公众号,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教,可以通过微信视频功能与医护互动,反馈训练时的照片和视频,这种互动患者可以得到专业化和个体化的康复指导。患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并能够收藏和保存,提高患者及家属接受疾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另外微信公众号可以推送文字、图片及视频讲座,丰富宣教的内容和形式。患者及家属可反复查看微信公众号的宣教内容,术后相关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9]。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的信心,增加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2.5%,对照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得到丰富的健康教育内容,如用药指导、饮食注意事项,患者也可将自已训练的图片和视频上传到微信平台,通过微信沟通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给患者提供专业性的宣教内容,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拉近医患间的距离,增强医患沟通,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术后1、3、6 个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良好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医护人员通过网络平台给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推送膝关节康复训练方法、假体维护注意事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要点等,有利于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要点。依靠微信平台的语音和视频,康复治疗师能够更加详细地讲解和演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具体步骤,与传统宣教方式比较,利用微信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表现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便于接受和查阅,确保宣教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患者进行有效的膝关节功能训练[10,11]。同时,患者及家属对于宣教不明白的内容,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的留言功能,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保证宣教信息的有效性和互动性,使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宣教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置换术康复训练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