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进的70年
——中国道路及其历史渊源”论坛论点摘编

2019-09-23周建波于水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贸易战

周建波 陈 皓 于水婧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从中外文化交融与盛唐的产生讲起

周建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历史朝代中,以唐代(618~907年)评价最高,盛唐时期的中国在军事、外交、文化、人口、经济等领域都达到顶峰。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1](P1163)诗中所描绘的民众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美满的景象不正是人类社会所不断追求的目标么?周建波教授认为宏观层面强有力的政府、微观层面生产主体积极性的释放是盛唐出现的制度原因,在这背后中外文化交融产生的活力四射的新文化,是盛唐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文化基础。

在宏观层面,政府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有力保护,其合理的制度约束机制和规模优势带来社会效率提升的宏观制度保障。

首先,隋唐是大一统国家有效遏制世族,同时世族仍有力量对政府形成有力约束,避免政府滥用权力的一个时期。例如,气贺泽保规认为虽然“整个有唐一代,重视家世出身以及贵族教养的空气始终没有大的变化”[2](P161),但是“在唐朝,面对唐律的条文,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皇帝超法规的行为,或者是无视法律的独断专行必定遭到臣下们的反对。此外,官僚们对于法律条文的扩大解释以及基于扩大解释的处置都是不会被允许的,关于死刑等重罪需要经过好几道关口的审核。”[2](P163)

其次,隋唐时期大一统政府发挥规模优势,凭借所掌握的大量人口,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动员民众从事修路架桥、水利灌溉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盛唐的出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治水活动和水利工程为例,冀朝鼎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以详细的数据显示中国由春秋迄至明清历代的水利工程,特别突出的是唐代对水利建设之贡献(见图1)。[3](P36)

图1 两汉至隋、唐代于不同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数量情况数据来源:参见参考文献[3]。

同时,正是在大一统政府治下,民众赋税负担越来越轻。侯家驹指出,“纵观隋唐,人民赋役负担是越来越轻,即隋低于北周,唐又低于隋。就租言,北周为粟五石,隋为三石,唐为二石。就庸言,北周丰年三旬,下年一旬,隋为三旬,唐为二旬。就调言,隋唐相同,低于北周。”“唐代亦常因灾害而减免赋役:凡损4/10以上者免租;损6/10以上者免租调;损7/10以上者,课役俱免;若桑麻损尽者各免调。若已役已输者,听免其来年。”[4](P420)因此隋唐时期大一统政府更多地让利于民。

在微观层面,生产主体由奴婢为主到佃客(亦称分成制佃农)为主,劳动积极性增强,在佛教影响下的民间组织提高了基层百姓的合作效率。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奴婢是“社会经济中一支不少的劳动大军”,及至隋唐,佃客成为生产主体。佃客尽管没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但有剩余索取权,较之魏晋南北朝的奴婢生产,佃客模式更有劳动积极性,还可以避免生产要素快速流动给农民带来的副作用,由此成为推动隋唐盛世产生的微观制度保证。

其次,佛教影响下的“社邑”组织民众开展生活、生产方面的互助活动,提高了家庭经济抵御危机、发展生产的能力。谢和耐指出,在南北朝的“邑义”中,每个人所纳份额的多寡,完全取决于各自的慷慨程度,表现为自我约束。在唐代的“社”中,每个人的份额都是根据社条而确定和结算的。“布施再也不是半自发性的了。违背社条将会受到惩治。”[5](P272)显然,唐代的“社”代表着比南北朝的“邑义”更加发达的宗教组织形式。同时,“凡为邑义社,必须逐吉追凶。”[5](P266)一旦入社,新成员就要保证,要共同分担今后降临到其成员头上的祸福。佛教组织信仰与民间社的结合增强了社团凝聚力,佛教将不同血缘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的“邑义”,对凝聚民间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层面,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了儒释道多元信仰的产生,这是盛唐时期宏观、微观制度因素能够协调发挥作用的文化基础。

首先,中外交流推动的儒释道多元信仰的新文化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儒家更偏重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道教和外来的佛教更注重个体信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兼顾个体与群体,情感与秩序”的新文化,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释道三者合一的价值观。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指出,“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6](P282)换言之,佛教来到中国最大的作用是推动了儒释道三教合一,最终结果产生了新儒学的新文化理论。

杨东莼认为,“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固有的儒学,消沉达于极点,除了老庄思想的猖披,学术界差不多成了僵冻状态。”[7](P195)但自佛教传入并经过长期的发展以后,激活了本土的儒、道文化,致使中国学术界发生激变。正如徐清祥指出东晋中晚期士族的信仰状态是“在政治上,不论僧俗,皆信礼教。在人生上,则玄佛双修。”[8](P353)既要有社会的责任,还要有人生兴趣的追求。

徐清祥(2010)认为儒释道多元信仰的格局,“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进步,它为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开辟了道路”,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扑面春风,也使士族获得了新生。“在种族问题上由强调封闭性一变而为强调开放性,在文化问题上,由捍卫异质性一变而为倡导共生性。”[8](P276)

陈寅恪从外来佛教文化激活中国本土文化,由此带来中国社会的生机勃勃的历史发展中,看到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他指出中国自今日以后,“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6](P284—285)

其次,佛教的本土化促进了儒释道多元信仰的形成,顺应了社会的要求。佛教提倡以慈悲、平等为基础的超血缘博爱理念和以物质施舍为主的外在有为修行方式,这可以加快社会财富的横向流通,从而能够在魏晋南北朝政府严重缺位的情况下,以民间的力量应对危机,推动社会走出南北朝长期的动荡。然而随着社会逐步走向安定,政府行使社会财富横向流通功能逐步恢复,又会与佛教发生争夺社会财富横向流通领域的领导权的斗争。而外在有为的修行方式,也会产生社会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僧人的腐败遭到社会的批评,这是外部力量要求佛教完善自身理论的反映。而禅宗、净土宗的兴起则是佛教界内部进行理论创新,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表现。

季爱民指出,“武后后期至玄宗开元时期,是佛教信仰方式发生转变的时期。造像、建寺、写经等外在有为活动逐渐减少,以内心修养为主的禅修方式在开元时期成为新的趋向。”[9](P239)据曾布川宽的考察,大约在景云元年(710年)左右,龙门造像已由盛转衰。而居民的奉佛方式也从之前的物质方面的付出转向修心为主[10]。换言之,此时佛教的修行无需向外捐款施舍,更多地依靠念经、聚会和自我学习,因此佛教与中国社会之间对立的矛盾大幅减少。禅宗、净土宗成为中国新佛教产生的标志。从此佛教和中国社会水乳交融,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世所说儒学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便是儒释道各自的作用发挥。由此可见,以儒释道多元信仰为代表的新文化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实现并巩固民族的大融合,推动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我们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说中国道路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实现中国梦的道路,那么从盛唐产生的原因中可以看到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唐王朝崛起的文化基础是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冲突融合之上,结合佛教文明、中华本土文明斗争、融合后产生的超越彼此的新文化。中华本土文化以家庭为载体,依靠血缘凝聚社会,主张有差别的爱,依靠宗族、宗法关系治理社会,主张家庭养老。这个体制的优点是,以小规模的家庭为单位的中国人吃苦耐劳,劳动积极性高;弱点是家庭的规模小,对抗危机的能力差,一旦民间发生危机,就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来解决,这使得中国道路的重要特点是强调国家的作用,解决诸如产业失衡、贫富分化以及外部入侵等问题。而以佛教文明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以社团、社区为载体,主张超血缘的博爱,依靠宗教治理社会,主张社会养老。其优点是依靠民间超血缘的博爱信念能够形成规模的力量对抗危机,对政府的需求远不像中国这样强烈,这也是包括欧美在内的西方道路不甚重视政府的原因;弱点是大规模组织的管理成本高,社会养老的弊端显现。正是在两种文明扬长避短基础上产生的新文化,使中国社会充满了活力,由此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盛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近代,在强调超血缘,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础上,新中国再度形成了重血缘的中华文化和主张超血缘的欧美文化的结合,产生了兼容并包、活力四射的新文化。正是依靠这一微观家庭的积极创新和宏观国家的有力保护的新文化,中国道路的制度优势才得以充分发挥,由此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实践中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强调国家的规模优势,大力建设交通、通信、水利、医疗等基础设施,这为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①。例如,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实现了农村教育普及和农村合作医疗普及,正是这两点奠定了长期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的基础。又如,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集中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这一时期。水利是农业大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在水利、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发展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改革开放才会带来农业的迅速发展,并为其他领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过分强调大一统政府和规模的优势也会带来个体积极性不强的弊端。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产生了强调微观个体奋斗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重视四个自信的新文化。

周建波认为,盛唐的产生,尤其新中国70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四个自信,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国道路与中美贸易战

李连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经70年的探索实践,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正确的选择。在前三十年,新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防领域完成两弹一星等重要发明突破;在军事外交领域,朝鲜战争一役成功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与世界强国美国的和平相处保证了至今60多年的和平环境。而后四十年,由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成功对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根本性改革。计划经济易造成短缺经济,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了短缺和贫困问题,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未来目标是逐步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17年,中国GDP总量约为12.143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总量(19.485万亿美元)的62.3%;而在2018年,这一比率上升为66.4%②。根据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测算,至204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达到123万亿美元,达世界经济总量的40%[11]。

如果福格尔的预言实现,那么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航者。因此,无论是美国民主党抑或共和党,都希望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国主动挑起了贸易争端,其借口为中美不平等贸易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对美国的安全造成威胁。但事实上,美国从未拿出影响其安全问题的证据,从中国进口的钢材、铝等金属资源,加工制造的服装等生活消费品都不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影响。因此,美国主动发动贸易战的实质是美国希望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

这场贸易战绝非美国贸然的行动。在中美贸易中,中美双方存在进出口结构数量不对等的情况,美国相信一旦发动贸易战,中国将难以进行合适的反制。但显然,以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为代表的美国政客错误评估了中国面对非公正举措进行反制的决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美方提出对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立刻提出同等数量、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反制;随后,美国增加至对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8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总量达到5404.31亿美元,但是美国出口中国的商品总量仅为1208.29亿美元③。中国在面临不公正挑衅行为时仍然表现出坚决反制的决心和态度,及时采取了同等比例及同等力度的反制。

李连仲研究员认为,对于美国主动挑起的贸易战,中国应当表现出“既欢迎谈,也不怕打”的处理态度;对于中美的利益矛盾(如中美贸易逆差),可以通过谈判、磋商解决,但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秉承平等互利的谈判原则。

对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而言,发动贸易战的一个私人因素是他希望借此赢得总统的连任,这实际为中国增加了反击的手段。例如,特朗普竞选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获得了美国大量农民的支持。通过打击美国农民的利益,将有效打击特朗普的选民票仓。在中美贸易中,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量的农产品,虽然特朗普承诺进行16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暂且不论该承诺是否能够兑现,即使该补贴可以兑现,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也导致美国农民损失惨重。

对美国而言,发动贸易战也带来巨大的成本。既然美国无法在贸易战中占据上风,那就要回到谈判桌进行平等谈判。中国可以购买美国的产品以消除贸易的不平衡,但是一定要在价格、质量、数量等方面符合中国实际需求。举例而言,美国是目前世界石油出口大国,但如果在其他国家能够提供相等质量且价格更低的石油,中国就没必要增加对美国石油的进口。又例如,美国波音公司如果不能解决其产品的安全问题,那么中国也坚决不能购买。

在历史上,美国对日本、苏联等国家都发动过贸易战,屡屡有所斩获。因此,基于过往的成功经验,美国仿照当年与日本的贸易战模式,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但美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与日本、苏联存在根本性的差别。

第一,中美贸易具有互补特征。日本和美国的贸易争端主要存在于当时双方处于竞争状态的行业,如汽车、半导体、家电等行业。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产品凭借其质量高、价格低的竞争力,一度打败美国企业。美国企业在汽车、半导体、家电等行业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而日本企业则不断攀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GDP总量达到美国GDP总量的60%以上,这与中国目前的情况类似。但中国与美国更多的是产业互补,因此用对付日本的策略打压中国是达不到目的的。中美两国企业已经在产业链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美国相关企业最终也会受损。

第二,中国是完整的独立主权国家,同时具有新兴中产阶级人数众多、国内市场需求庞大、居民消费能力强等优势。一旦出口贸易受阻,通过合理引导,中国大部分产能能够通过国内市场进行正常地循环流转。而日本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在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无一不依靠美国,因此用对付日本的方法企图遏制中国并不可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美国的市场经济相比具有自我特点和发展韧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人莱特希泽希望用对付苏联的方法遏制中国。例如中国曾表示希望于2030年前后登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则声称要在2024年之前再次完成登月[12],企图重演星球大战。但是在星球大战中,苏联的失败在于其实行的计划经济具有短缺经济的短板。苏联将本就短缺的物资投入登月等大型工程,造成国内物质财富匮乏、工业发展缺乏动力从而招致民众不满,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存在短缺经济的问题。

李连仲研究员认为,面对大国竞争,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实际上,中国已经为中美贸易谈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为了保障国内经济发展,2018年10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的相关举措,有效应对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2019年又通过国内降税,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活力,通过民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第二,主动出击打破欧美围剿。美国曾希望联合欧盟对中国进行制约,共同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中国与欧盟多个国家的真诚磋商和共同努力,在2019年4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中,欧盟多个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了支持。欧盟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的做法打破了美国的孤立政策,帮助中国在外交领域占据了主动。第三,通过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国内的过剩产能、过剩资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理释放。再通过充分调动国内市场的活力,将中美贸易战带来剩余出口合理转化为内需。正是国家在上述三方面的努力,帮助中国成功应对了来自美国的第一轮贸易战攻势。

其次,对于国内的智库、智囊团而言,更应该趁着中美贸易战的缓和期,对特朗普及其团队的行为特征,尤其是其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反华情绪进行深入研究。例如,通过使用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研究反华鹰派为特朗普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这对未来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外交等领域颇受争议。特朗普用管理家族企业的办法来处理大国的外交事务,用解决微观问题的思路来处理国际问题。在他经手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多方反映美方不讲大国诚信。例如,与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关系处理中,美国先进行恐吓威逼、极限施压,再进行谈判利诱,企图先发制人。与中国的贸易战,特朗普希望通过打击中国企业影响贸易战进程。例如,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境内被拘捕,美国多次表示希望借助长臂管辖权予以引渡。如此低劣的手段,实在有损大国外交形象。而特朗普本人曾被指控谎报个人资产,有诸多不讲诚信的行为,可见特朗普的个人品质应当受到质疑。此外,特朗普本人还表现出明显的反华情绪。在特朗普刚上任访问中国时,中国屡次表达合作的善意,并与其签署了大额的订单。但是特朗普回国以后竟以德报怨,多次诋毁中国。

除此之外,特朗普的团队也具有明显的反华特征。特朗普上台后任命莱特希泽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人。莱特希泽曾参与美国与日本及苏联的贸易谈判,是坚定的反华派。白宫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曾出版过多本包含反华言论的书籍,在书中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此外,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也是反华鹰派。因此,对于特朗普及其团队的反华特征,国内的专家学者应该予以重视。

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进行了11轮,尚未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虽然贸易战仍未结束,但从多方情况来看,中美贸易的谈判形势正逐渐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变化。根据新华社2019年6月29日报道,特朗普于G20大阪峰会声明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也同意对华为恢复供应,这说明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有所调整。但是这样的举措绝不能称之为“让步”。取消关税,恢复供给本就是平等谈判的基础前提条件,而不能算作谈判的筹码。虽然特朗普的态度有所软化,但这是否意味着他真正改变了与中国对立的立场还不得而知。基于对特朗普及其团队的分析,中国不应被特朗普的言论所影响,我们应当坚持中国道路,坚持中国一贯的发展方向。2019年6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明确指出美国挑起对华经贸摩擦损害两国和全球利益,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诚信的磋商立场,在涉及国家主权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决不让步,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这个态度一直没变,是一贯的、明确的。一年多的中美经贸摩擦让我们更加坚信,中国经济的强大韧劲和巨大潜力,是我们坚决反制的最大底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新中国走过了70年辉煌岁月,70年砥砺奋进表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中国发展的步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认识与反思

张亚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对贸易战或者贸易问题有哪些认识及反思?张亚光副教授认为,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角度来看,贸易摩擦首先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虽然将贸易战视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征服手段的观点不一定能从现实中找到对应的案例,但从历史来看,其作为理论思想已相对成熟。关于贸易战词源,中国近代史上至少两位名人曾表述过相关概念。一位是曾国藩,他首次将“商”“战”连用,但是他本人对商战持反对态度;另一位是郑观应,他对商战做出了较为系统的定义。

通过文献检索,以中国人视角看,至少在民国初年,我们就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纠纷和贸易战有过关注。美国报纸在当时对英国和德国的贸易战做过报道。《泰晤士报》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刊登了以“贸易战”为题的报道,当时英国与德国的贸易竞争已经成为战争的一部分[13]。在20世纪上半叶,贸易摩擦主体主要为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

中国的官方媒体又是如何认识和解读世界贸易摩擦或贸易战呢?通过在《人民日报》1946~2019新闻报道数据库中进行相关关键词的检索,可以发现,早在1953年就有关于贸易战的报道,其内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利用战争期间获得的国际利润,试图扩张全球经济霸权时与西欧集团展开了贸易战[14]。有关日美贸易矛盾相关内容的最早记载同样可见于1953年,其内容主要美国对日本出口的棉纺织品进行限制,导致日本对外贸易出现衰退和危机[15]。《人民日报》对于国际问题的报道从未中断,可见官方媒体对国际经济形势一直保持密切关注。

根据日美贸易战的经验,我们对当前中美贸易战的进程应有较长的预期。日美贸易战伊始于20世纪50年代纺织行业的贸易摩擦,其后在钢铁、家电、汽车、半导体、电信等领域持续了几十年,这说明贸易战并非是短期能够解决的。从中也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战与日美贸易战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通过对《泰晤士报》1785~2012数据库的检索,在1949年之前,以“贸易战”为关键词的两处频次较多的报道时期都与英国相关。因为20世纪,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仍处于余晖阶段,英国与其他的国家展开的贸易纠纷颇为纷繁。根据以“贸易战”或“Trade War”为关键词的搜索,在大部分时期,《人民日报》与《泰晤士报》对于贸易战报道数量变化趋势较为近似(见图2)。通过与世界权威媒体之一的《泰晤士报》进行对比,该数据间接反映了《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媒体,较为客观地报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国家贸易战的开展情况。

图2 1949~2017《泰晤士报》与《人民日报》的发文报道数量数据来源: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 1785-2012(https://gdc.gale.com/gdc/artemis/?p=TTDA&u=peking)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9(http://data.people.com.cn/rmrb)

如果说截止到20世纪60~70年代,有关贸易战的报道还未涉及中国。但在1983年,美国媒体报道中第一次开始提及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战的问题,文中设想了华盛顿与北京展开了贸易战,并认为其结果将不堪设想。可见早在30年前,美国媒体已经开始思考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可能性。1985年,中国开始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尤其是来自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外向型产业开始全面发展。中国于1986年开始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自此以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贸易关系更为密切。

最后,世界强国之间的贸易战从来没有停止,国际贸易摩擦是个有规律可循的经济问题。从工业革命以后,英国与其他欧美国家进行贸易战。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霸主地位由英国转换到美国。自1949年之后,美国在世界各地也没有停止过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摩擦早有端倪,但从中国的回应来看,似乎存在准备不足的嫌疑,通过中国知网相关关键词的检索发现,关于贸易战的文章数量(包括学术文章和新闻报道),在2018年突然飙升(见图3),说明学术界的研究未能有预见性,这值得中国的学者深入反思。

图3 主题中包含“贸易战”“贸易争端”或“贸易摩擦”字段1967~2019文献数量情况数据来源:知网数据库(http://www.cnki.net)

其实20年来,中美发出了数次“贸易战爆发”的信号。例如,1994年,中国与美国已在纺织品行业产生了贸易摩擦。日本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我们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则晚大约20~30年。1995年前后,当时中国官方新闻报道中对于美国的评价和今天对美国的评价如出一辙,例如评价美国行为蛮横、美国应该放弃其傲慢的态度等。所以,如果对这段历史记忆深刻,就不应该发生对美国的贸易战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第三次信号发生于2002年前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产业升级,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由纺织业问题转移到钢铁、通信等领域,这又与日美贸易争端的发展历史相似。到2005~2007年,中美开始就知识产权问题展开一系列争论。这三次信号,从图3中可都以找到明显对应。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从过去的70年我国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来看,无论基于《人民日报》或《泰晤士报》的统计,贸易摩擦存在比较明显的周期性,且周期越来越短。第二,从日本、欧洲的经验看,贸易战或将旷日持久。第三,中美贸易摩擦是世界贸易摩擦的一部分。在世界贸易争端的历史中,美国经常与多个国家同时展开贸易战,因此与美国贸易产生争端是世界贸易周期的一个部分,这并非以特朗普个人的意志而转移。第四,贸易摩擦的实质是产业的竞争转移。每一次经济周期过后,美国不断地转移其发生贸易摩擦的产业,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的时机与全球经济发展周期存在强相关性。西部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从经济周期视角分析中美贸易战,当每一次经济周期进入尾部时,美国都会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所以贸易摩擦中既有中国问题,也有美国问题。第五,中国的学术界应当予以反思,对于贸易战等问题应有预见性,贸易摩擦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是一种常态。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武 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在庆祝共和国70华诞之际,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新中国从哪里来?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自1840年至1949年的百年之间,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急剧变迁。在传统农业文明时代,中国曾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由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儒家文化组成的中央集权式的帝国具有鲜明的农业时代特征。 但在传统农业文明制度向现代工业文明制度转型过程之间,中国遇到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新中国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

在制度革新的摸索中,发展生产力成为转型中首先达成的共识。从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林则徐到开创中华民国的孙中山,都积极提倡工业化。但是在政治制度方面应该如何改革,他们都没能给出合适的答案。而带领中国真正成功实现向现代文明制度转型变革的是中国共产党,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从几十人的小党,历经28年成为中国的执政党,其对中国制度的成功改革必然与历史的演进逻辑和规律相适应。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当时中国亦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例如康梁变法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但实际上并不具备成功的条件。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在追赶发展中,必然遭受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这与目前美国打压中国的情形相似。而资本主义道路建设初期,其不完善的市场反而会成为助长其他国家干预的武器。其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个前提条件是需要完成早期的资本积累。先发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海外殖民或对外扩张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但中国并不具备这个条件。当时,仍具有农业文明特征的旧中国中将近90%的人口由农民构成。在资本严重匮乏的背景下,如果当时中国执意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就不得不牺牲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以达到资本积累的目的。但市场经济发挥效率的同时也会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从而必将引起社会的动荡动乱,所以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方法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具有可行性。

毛泽东亦深谙俄国发展路线的残酷性,他并不认为俄国的发展道路是最佳选择,但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没有更好的选择。要进行社会改造,就需要大众力量的支撑。中国共产党以工农为主体,通过与知识分子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改造社会的主要力量,也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模式成功打破了资本不足的约束,最终完成了向现代文明制度的转型。

中国的革命成功并非完全复制苏联的样本。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指出新中国的革命目标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市场和政府调节共同存在。但随后,中国很快转向苏联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并进行了30年的计划经济的摸索。

武力研究员认为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国选择计划经济存在以下三个客观原因:

第一是安全因素的考量。中国地域辽阔,周边地区长期存在不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不久便爆发了朝鲜战争,一个刚经历了百年战争、工业基础尚且薄弱的新中国与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国兵戎相见,这强烈刺激了中国。因此,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国家危机意识,他们深知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的支持,一旦长期卷入战争,会使中国的发展严重受阻。所以,保证国家安全成为首要目标,这与今天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情形大相径庭。

第二,工业化需要大量资本,计划经济可以大幅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在建国初期,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大约5亿人口从事传统农业,而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1949~1952年,中国的农业产出大约增长了40%,但是粮食商品率不增反降,甚至出现了粮食供给紧张的情况。在经历过战争和饥荒的年代后,民众储存粮食的意愿增强,出售粮食的意愿大幅下降,此时通过市场调节是无效的。国家亦不能通过提高税收补充资本,1950年,中国农业税率已经达到15%,加上农业附加等费用,整体农业税率达到20%。根据历史经验,在长期动乱后,传统农业的恢复一般需要40~50年,西汉初期就是如此,明清亦然。但是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于新中国而言,工业的发展刻不容缓,而大规模资本的形成必须靠内部积累。苏联的发展道路是依靠计划经济,也自然成为中国学习借鉴的对象。

第三,政府动员能力强,具备实行计划经济的基础条件。经过几十年的革命洗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政府无疑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计划经济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与原先设想不一致的情况,甚至造成了很多经济问题。但是,实行计划经济本身就具有双重目的。除经济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本聚集,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保证社会稳定。新中国在前三十年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力量也得到有力的加强。计划经济并没有充分实现其经济目标,中国共产党其实从1956年就发现了这一问题,而之所以计划经济又推行了20余年,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目标和国家安全目标之间进行了权衡取舍。到20世纪70年代,国家面临的外部压力减轻,社会相对稳定,这时经济目标就成为主要矛盾,如何保证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首要问题,这也带来了新中国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

武力研究员认为,从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总结以下经验和启示:

首先,在思想层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社会冲击。传统儒家思想秉持等级观念,而等级观念往往容易带来阶级固化等问题。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平等的观念影响深远,是一个社会追求的崇高目标,所以平等的思想理念在中国传统观念的重新塑造过程中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从改革开放至今,社会仍然面临着阶层固化等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结合予以重视,不断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其次,在过去70年中,政府和市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展中,需要由政府主导形成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古往今来政府的力量向来强大,但中国民间的活力从未丧失。老百姓自发了解市场的需求,普遍存在强烈的致富愿望。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所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的同时发挥是中国的优势。政府和市场之间既有统一协调的一面,又有对立矛盾的一面。新中国70年的快速发展,一定是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所形成的结果。

再次,虽然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但是结构上仍有较大差距、人均水平低。中国应当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中国人口规模庞大,目前在人力资本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中国每年培养大量的大学生人才,在人力资本培育中投入很大,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长期的活力。同时,虽然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是短板,但是具有两个优势:一是中国的工业制造业门类齐全,这为中国的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工业门类的协同效应也为创新提供了基础。二是不同于西方家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中国许多企业第一代创业人仍奋斗在一线,他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敏锐的商业直觉,深邃的见识以及强烈的发展欲望,其所拥有的企业家精神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最后,如果中国要解决好共同富裕这一问题,那么不仅要保持经济的增长,而且更需要在软实力和文化价值观上建立起自身的优势。很多老一代革命者都怀有坚定的信仰,不畏牺牲,其实这些人中有许多人出身优渥,并非来自农工家庭,这其实是儒家文化中经世济民的情怀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成功结合,进而造就了新中国的革命历史。以此来看,要寻求中国梦的历史基因,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所以,从旧中国传统农业到新中国现代工业百余年的历史中,从新中国快速发展的70年历史中,我们总结出中国过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带来的优势,再加上政府作用的发挥,争取在 2021年和2049年之前早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消灭私有制论”可以休矣!

晏智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近两年出现的与改革开放相抵触的声音中,危害最大且最具蛊惑性的,非“消灭私有制论”莫属④,其欲从根本上否定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就其性质来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和发展私有制。最具蛊惑性,因其打着《共产党宣言》的旗号,似乎具有无可辩驳的真理性和权威性,实则是断章取义。

首先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共产党宣言》?晏智杰教授认为就研究对象的历史阶段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针对19世纪40~60年代,以英国为典型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而提出的。根据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是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它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这种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同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其他各种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和运动(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反对派等)相比,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无产阶级反对派⑤,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也正是由于马克思的理论对于当时情况的分析更为准确,因此才能发挥巨大的宣传、教育和鼓舞作用。

但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或过于激进。马克思的论断主要指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取得胜利,为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替代。后来的苏俄及中国的革命,都不属于马克思所预见的范围之内,中俄的革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大大突破了马克思理论和当时马克斯预见的范围,因此不能作为论证马克思激进观点成立的论据。从事实上看,马克思理论预言的革命任务不仅在当时没有实现,而且在170多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变成现实。

那么为什么马克思的论断未能实现呢?晏智杰教授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及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过于严重,而对其自身解决矛盾和应对危机的能力的估计则不足,甚至否认这种可能性。资本主义克服内在矛盾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过去170多年以来,人类文明所经历的三次产业革命(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都发生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产业革命的成果促进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第二,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了理论转型。17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爆发了多次政治和经济动荡和危机,其中尤以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大危机延续的时间最长,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劳动群众的打击最为深重。资本主义在痛苦煎熬中最终还是找到了出路,即从以往的自由竞争经济自由主义,转型为新时代条件下的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

随着科技革命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自由竞争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转型,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可以看到,与马克思时期的资本主义相比,生产资料私有制依旧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然而,这种制度的实现形式及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科技革命使生产力产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制度也有巨大转型。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诸多矛盾,但总体而言不存在革命形势。同马克思当年面对和研究的对象相比,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马克思没有料到这一点,因此提出了立即实施社会主义革命并消灭私有制的激进观点。

另一方面,“消灭私有制”迄今没有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实现,西方国家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消灭私有制的争端。即使在实行社会主义的苏联,“消灭私有制”的尝试也终以失败而告终。1920年苏联在结束国内战争后,一度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私有制的发展、引进外资等等,在农业政策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历史上称之为新经济政策。但在列宁逝世后,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并实行计划经济,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表现为教条式的理解,主张大力消灭私有制。当然苏联的解体,不能仅仅归咎为消灭私有制,但是不能否认苏联经济体系的落后是其垮台的根源。虽然苏联在一定时期,通过“消灭私有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带来的效率低下和腐败盛行使其付出了巨大代价,导致其最终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较量中败下阵来,这是从苏联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对于“消灭私有制”的问题,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既有教训也有经验。正是在实践摸索中,中国找到了改革开放的革新道路。改革开放本质上就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之下,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认同和发展私有制。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这其中民营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以占比30%的资源,贡献税收50%以上,对中国GDP贡献60%以上,科技创新70%以上,城镇就业80%以上。目前中国在技术革新领域走在前列的企业,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无一不是民营企业。因此,改革开放是重新认同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引进外资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市场化改革基础上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后取得的巨大成果,这是中国的成功经验。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消灭私有制传统理论和实践的一种否定。

为什么一味追求消灭私有制必然导致失败,而认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私有制却能取得成功?

首先,这涉及如何认识和看待人的本性,即人性论问题。人的本性既有利他的一面,也有利己的一面,实际上是合理利己与高尚利他的结合。消灭私有制论的根本弊端在于它违反人性,抹杀和侵犯个人的与生俱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并将个人言行置于国家强权控制之下,从而压制和摧毁了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失败当然不可避免。

其次,还涉及能否实施一种正确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优劣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实现公私利益的结合。市场经济的本质和优势就在于为实现这种结合提供了制度环境和平台,而排斥这种结合,将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公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正是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故其失败同样不可避免。

其实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后新社会的设想并不局限于《共产党宣言》说的消灭私有制。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到1867年《资本论》,马克思的观点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变化:即从“消灭私有制”到“重建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在完成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论述时得出结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6](P874)

马克思明确提出这个否定之否定意味着社会成员对对公有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并且是在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这种“共同占有”应是一种人人有份的公有制,它与个人所有制融为一体。当然,人人有份并非人人都参与管理经营,这是不可能的,实施代理人制度必不可少,但他们应是普选出来的公仆,而不是通过官方任命的官僚,这种共同占有应是现实公有制的转型和升华。这就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9年之后的《资本论》第一卷结尾提出来崭新的论断,是对未来新社会的崭新的构想。这个构想大大超出了过去的思想,也是中国现在实践正在有意无意地追求目标。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到了共产主义,国家和阶级消失了,个人回归了其自由之身,社会将变成“自由人联合体”。这个“自由人联合体”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7](P649)所有制也必然发生相关的变化,形成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重建的个人所有制。

由此可见,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和私有制也不是被消灭,而是转型和升华为新型的所有制,那才是马克思主义真正的胜利!从这意义上说,社会发展现阶段,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实施“两个毫不动摇”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抉择。所有制的形式与内涵不可能一成不变,不变的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经得起大浪淘沙得以存在和发展者,必定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总之,“消灭私有制”论可以休矣!

经世济民、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

宋丙涛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曾经观察到,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生产力不断上升,路边流浪汉数量却在与日俱增,这似乎并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今天也有类似的悖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世界平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但全球资源紧张程度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出现了更多贸易争端。这不禁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学的理论。

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资源存在稀缺性,个体竞争逻辑符合达尔文主义。但是这些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现实?美国经济学教授伊斯特林曾提出一个著名的问题,更多的财富是否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从上述的悖论中可以看到,实际上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还没有从解答矛盾中完成转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崛起可能将对经济学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如果说经济学理论的假设与现实不符,那么我们应当做出什么样的假设?

或许理论的假设不必局限于西方经济学中个体竞争的逻辑,而是从人类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能源问题为例,相比于过去,人类开采能源的能力已经大幅提高,对于全球而言,某些能源开发甚至可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例,相互之间并不一定是理性经济人竞争的关系,还可以表现为利他合作的关系。

同时,人类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原则可以不是达尔文主义,也许是社会主义,抑或是其他主义;以经济学的视角,人类社会的根本目标可能由经济增长转变为人类的幸福问题;生产函数需要在市场竞争性的基础上,补充市场的合作性,这也就是市场私有和公有制的共存;在理性经济人的基础假设之上,补充存在利他偏好的假设,即人群中有利他精英者的存在。

在上述框架下,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将不再适用,那么经济学理论又应该转向何方?一种可能的转型方向是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学习,构建经世济民的公共经济学的思想理论,这也就是中国道路。

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到中国道路的模型中有两个核心的因素:企业家与政府。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道路的一个起点,什么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一条政府与市场结合,建立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道路。中国道路提出中国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其中的中国特色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是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

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存在如下逻辑。根据制度决定论,主权制度的核心是财政制度,主权制度将决定财政体制;根据财政决定论,财政决定发展型公共产品,也决定未来经济发展。财政决定论实现的前提是地缘政治稳定,如果不存在和平环境,国家将无法将资源集中于经济发展。因此地缘决定论说明了地缘政治决定公共产品的结构。最后,政府官员会不会努力提供公共产品,即公共产品能否充分供给?根据政治决定论,利他精英者决定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利他精英的一个典型案例是新乡南太行挂壁公路⑥的成功修建。这条公路由人工挖凿而成,在中国,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不是仅仅依靠投资,更有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文化力量的贡献,这是利他精神充分的显现。基于现实,经济理论应当考虑利他精英的存在。

中原发展研究院提供的资料具体展示了1978~2011年的中国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情况[18](P191—192)。数据显示,中国人均财政收入稳步提升,至2011年已接近8000元;财政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稳定于23%附近,财政支出意味着公共物品的供给(见图4和图5)。同时通过数据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并非全部依靠市场推动,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证明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角色地位,中国道路实际上是政府与市场的结合。

图4 1978~2011年人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图5 1978~2011年人均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此外,宋丙涛教授认为中国道路经济发展的文化核心是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经世济民思想中的结合。

《论语》中曾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9](P153)孔子所说与当今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当下的国学热、国学复兴的原因亦在于此。儒家学说中大量论证了政府和市场的理想关系。儒家思想重视个人发展,鼓励个人致富,但是反对政府官员与民争利。这实际上就是鼓励政府官员成为利他精英。在儒家学说的理想状态中,政府、民众最终组成共同体,这正如时下所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经世济民的思想实际上表明了现代文明的一个转型方向。

马克思主义亦提倡经世济民的思想,且与儒教的经世济民的思想非常吻合。文献检索显示,《万国公报》中中国人最早在《大同学》一文中提及了“马克思”这三个字[20],而且其主要内容是讨论经世济民。说明我们中国人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时,已将其与经世济民建立了联系,因此后来新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解决旧中国当时的社会问题。

未来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增强对现实的解释力。对此,新中国成立70年成功发展经验摸索出来的中国道路,儒家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的经世济民思想或许将给理论界带来新的启示。

复杂系统经济思维与新古典综合的重构

郑京海 瑞典哥德堡大学副教授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首先提出了“蝴蝶效应”这一概念,说明事物的发展可能存在一种复杂系统[21]。物理学家Bar-Yam将复杂系统定义为具有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但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又相互作用的系统;复杂系统思维指的是研究部分如何影响整体,以及整体如何与其所处环境互相影响的一种思维方法[22](P3)。复杂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应用于经济学领域,西方经济学家使用复杂系统对经济增长构建模型。国内对复杂系统的认识亦很早,20世纪70年代,钱学森院士曾经提出过复杂系统理论,20世纪90年代已有国内学者对国外既有研究进行综述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对中国经济问题与复杂系统思维之间关系的认识是较为深刻的。例如,胡鞍钢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外界或外部强加的,而是内部改革型,领导人自身根据内外部挑战主动提出、主动发动、主动推动,因而这种改革是自我改革、自我完善,也是自我发展的”[23],这非常符合复杂系统的标准定义。他同时认为,中国奇迹是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结果。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政治稳定,而西方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内部具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因此“中国奇迹不仅需要经济学的解释,也需要政治经济学以及其他各种学科理论的解释。”[23]

胡鞍钢强调了工业化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产业基础和必要前提,没有工业化就不会有现代化。”[24]工业化道路本身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其对后续的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从1952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基本实现了50年代和60年代所制定的国家工业化的初期目标,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础。”[25]

另外,从政府政策层面,中国善于实行五年规划的经济发展制度。1953年,中国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开始,正式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并成为一套独特而有效的国家治理制度,五年规划的发展模式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思维之一。

中国经济制度中另外一种存在复杂系统思维是改革开放后引入的混合经济概念。众所周知,单一的计划经济曾暴露出较大的问题,通过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的优势以解决计划经济的弊端,同时保留计划经济中政府的作用,这就是混合经济。

对于复杂系统思维在经济理论中的运用还可见于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例如陈平在《中国道路的争议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迷思》一文中也认为复杂系统思维并非线性思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过时,与其他经济主张一样各有所长,而21世纪的历史将见证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竞争融合[26]。又如,在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而在复杂系统思维中亦通过“结构”的概念进行分类,因此新结构经济学框架与复杂系统存在共通之处。通过复杂系统理论,可以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的工业化以及现代化过程进行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解读。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复杂系统理论在现实中强大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学的主流理论,目前新古典综合体系表现出线性化、碎片化及意识形态化的倾向。新古典综合体系是一个混合经济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新古典综合体系原本是一门政策科学。所谓政策科学,是指重视福利分析,研究公共政策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学科。但目前新古典综合体系不断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体系发展,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重视数学细节的推导,过分强调传统新古典体系中市场因素的作用,完全否定政府的作用,将收入问题归为政治问题。新古典综合体系中的产业组织理论逐步演化为商务经济学,但其进行的企业竞争战略分析等研究严重忽略了对于公共利益和公共政策的探讨,与传统经济学的定义渐行渐远。如果经济学对公共政策不感兴趣,那么经济学将成为宣扬自私,宣扬可以不顾一切地追逐利润的理论,这或许将违背经济学研究的初衷,亦可能是欧美国家出现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复杂系统经济思维并不是否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只是否定用线性和静态的数学思维对现实问题进行解读。郑京海教授认为动态非线性和“经济混沌”的复杂系统经济思维将是未来新古典综合体系重构的方向。斯坦福经济学教授阿瑟也认为复杂经济学是未来经济学的演变方向,他曾总结复杂经济系统具有适应性、过程依赖以及不停地演化这三大特征[27]。这与胡鞍钢在中国改革过程中观察到的“自我改革、自我发展,也是自我完善”[23]的情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通过对复杂系统经济思维的解释和新古典综合体系的剖析,郑京海教授认为,目前主流的现代经济学框架还没有将复杂系统思维纳入其中,在某种程度上对正确理解现代经济学和解读现实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综上,在本届论坛上,多位学者探讨和分享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奋斗经验及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王奎英董事长还以民营企业家视角,分享了对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历程的感悟。钱津研究员在闭幕式上肯定了本次论坛对于新中国“奋进的70年”发展经验总结的价值,并认为本次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70年来的伟大成就、历史跨越和宝贵经验,对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具有重要意义,多位学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对中国道路历史渊源的总结必将有力推动未来中国道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只有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与挑战,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文中关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改革开放后四十年”或“前三十年”“后四十年”的提法是为了表述的方便,需要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世界排名第11位;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此后稳居世界第2位。2018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15.9%。按美元计价,1952年我国GDP为300亿美元;2018年,我国GDP达到136082亿美元,比1952年增长452.6倍。参见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三[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29_1694202.html.

③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6~2018年美国出口中国的货物约价值1159.91亿、1302.8亿和1208.29亿美元。2016~2018年美国进口中国的货物约价值4630.89亿、5060.38亿和5404.31亿美元。[EB/OL]https://www.bea.gov/data/intl-trade-investment/international-trade-goods-and-services.

④近两年社会上出现了“民营经济退场论”“新公私合营论”“消灭私有制论”“国进民退”等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涉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⑤马克思经济学属于古典经济学范畴,不属于现代经济学范畴。古典经济学的主流或正统以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为代表,属于当时产业资本理论体系。批判这个主流或正统的有空想社会主义,有小资产阶级,还有代表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古典经济学中的无产阶级反对派。

⑥新乡南太行挂壁公路即郭亮洞挂壁公路,又名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于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依赖人力独立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13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现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风景区的第一分景区,隶属于河南新乡南太行。

猜你喜欢

贸易战
我国当代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法理分析
一度跌至3.7元/斤!经历贸易战、猪瘟、产量过剩、鱼苗稀缺种种困难,罗非鱼出路在何方?
中国从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购买商品来弥补对美贸易战亏损
豆粕:中美贸易战前景不明 市场价格振荡运行
中美贸易战第一次战役正式打响全球混战来临
生产过剩叠加贸易战美上半年倒掉1.45亿磅牛奶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