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卖家应建立物流供应链思维
2019-09-23王素
文/本刊记者 王素
>> 《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蓝皮书》专业解读
当下市场中,越来越多的电商卖家、转型中的出口型工厂和品牌商正在将一部分精力分拨至跨境电商行业,如何甄选物流服务商也成为其经营中的一大要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跨境电商物流垂直领域媒体“跨境电商物流百晓生”CEO、《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主笔王永强,听他详细解读成功的跨境电商卖家应如何强化自身物流供应链能力,为自身赢得更多优势空间。
进出口经理人::我们都知道跨境电商是一个巨大的生态体系,在您看来,跨境电商物流在其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此次蓝皮书的编写背景是什么?
王永强:我们不妨先看看在国内电商中物流扮演的角色。由于京东、阿里、淘宝的崛起,“三通一达”(圆通速递、申通速递、中通速递和韵达快递)快递公司上市。今天,无论是京东还是菜鸟,都在强化自身的物流环节。跨境电商生态也是一样。今天中国品牌通过跨境电商“出海”,能否走出国门的关键在于资金流和物流。支付如今在很多国家已经不成问题,物流却千差万别。欧美国家物流相对比较健全,但它们仍属于传统的B2B物流模式。目前中国的电商物流体系全世界最发达,跨境电商物流的核心是将中国的电商物流模式对外输出,做出一个跨境B2C的物流模型。从整个跨境电商的交易环节来看,物流成本占据了跨境电商卖家20%~30%的份额,成为一个很重的部分。我们认为整个跨境电商交易环节的成本是有可能优化的。
跨境电商在中国发展已经有10余年,跨境电商物流作为一个配套服务产业也发展十余年。我们认为过往的10年是跨境电商物流的一个粗糙式发展阶段,很多专业术语和模式没有被定义,更谈不上预测未来,所以蓝皮书旨在“定义当下,洞察未来”。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做好两件事:一是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标准,推动整个行业逐步走向合规;二是从物流本身、科技进步、电商平台政策、国外关务税务等维度出发对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商业走向做一些预测。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完整介绍跨境电商物流所有产品和历史变迁以及未来趋势的相关报告。我相信很多电商卖家对此很感兴趣,因为它能帮助它们强化自身物流供应链控制能力,选择更加优质的物流供应商。
进出口经理人:蓝皮书指出,“卖家得建立物流供应链思维”。请问这是指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王永强:“卖家得建立物流供应链思维”,是我们从目前整体行业实体经营者现状出发得出的结论。我们看到今天在中国的跨境电商从业群体仍然普遍年轻化,它们基于整个移动互联网和电商大时代的行业红利而发展,大部分企业在起步阶段发展都比较粗糙。比如,中国深圳有一条街叫“华强北”,它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品集散中心,整个深圳占了中国跨境电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跨境电商物流同样如此。在与深圳卖家多方交流后,我们发现它们在整个物流供应链管控方面比较粗糙。今天许多跨境电商卖家在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运作店铺,同时又多品类铺货。它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采购环节很好地管控整体成本。其次一个致命的要害是由于它们没有整体规划,也没有一系列的数据与系统作为支撑,库存滞销非常严重。因此,我们认为从采购、库存、分销到资金流是一套整体的体系,物流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卖家需要通过全链路管理,强化和建立物流供应链思维。
进出口经理人:选择不同的物流方式会造成成本上的巨大不同,您认为跨境电商卖家应该如何精准建立适合自己的物流方式?
王永强:我们认为物流方式要根据每一个卖家所涉足的平台、销售品类和销售国家来决定。
首先,看平台。这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如果卖家入驻的是速卖通一类平台,那么大部分都是走中国邮政或者一些国外邮政直发,也有可能走专线小包。我们认为卖家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物流供应商管理体系与考核标准。现在整个跨境电商卖家中绝大部分依然把渠道稳定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每年后半年遇上“双十一”、圣诞节或“黑五”等电商节日,国外的物流网络经常瘫痪,连国家邮政都会瘫痪,卖家应更多关注时效稳定性以及渠道安全性。第二类,如果卖家入驻的是亚马逊平台,它们有FBA物流体系,对跨境电商卖家而言相对比较简单,卖家只需要把货物通过一家货代或者物流公司发到国外亚马逊仓库就可以了。但是也存在一些风险。今天大量做亚马逊的卖家在境外税务法务方面都有一些不合规的地方。欧洲国家对于整个电商货物的增值税(VAT)监管非常严格,跨境电商卖家尤其亚马逊卖家在选择自己的物流渠道时应该尽量选择适当交税的物流渠道。第三类,卖家通过第三方海外仓发货。这种模式大部分是一些大卖家采用,中小型卖家资金供应链比较紧张,没有那么多货物可以备到国外仓库。今天第三方物流海外仓普遍面临库存周转率低的问题,这既对卖家不好,也对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利,因为第三方海外仓核心利润不是靠收仓储费,而是一定要靠一些增值服务。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一些海外仓卖家需要与海外仓企业有更深度的融合,海外仓企业可以帮助国内跨境电商卖家更合理地规划商品布局,比如告诉卖家商品放在哪一个州的仓库可能更加合适。另外,今天做海外仓模式的卖家资金链普遍比较紧张,它们是否可以与海外物流企业合作推出一些衍生金融产品,也是值得探讨的。
其次,看销售品类。跨境电商刚起步时,很多卖家卖一些比较廉价的产品,它们不是很在意物流成本。今天国家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调品牌意识和中国“质”造,这就要求跨境电商卖家的物流渠道也要转型升级。廉价且没有查询轨迹的平邮小包以及存在政策性风险的外国邮政渠道,应该非常审慎去选择;一些不合规的渠道也审慎选择。另外,今天的电商产品已从一些小件品类逐渐往中大件(床垫、家具)发展,它们依然没有找到很好地服务于大件品类的物流体系,因此,跨境电商卖家应该寻求与一些比较核心的物流供应商共同打造一个更加适合自身的物流体系。再有,行业发展细分化,外贸出口领域的电池、电子烟等小众品类注定不同于一般物流体系,这也是目前跨境电商物流比较欠缺的地方。因此,我们认为跨境电商卖家应该与自身的核心物流供应商做一些更加垂直细分、符合自身品类定位并且有可持续发展的物流创新和升级。
最后,看销售市场。跨境电商卖家销售比较集中的区域是欧洲与美国,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我们看到美国的税务成本正在上升,现在一些企业会选择使用直发商业快递或邮政小包的方式出口美国,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很好地规避当地消费税和关税。
进出口经理人:蓝皮书对于海外仓的物流方式有重点论述,您认为跨境电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大量使用海外仓的节点吗?
王永强:这主要从两方面去看。从目标销售国家看,我们认为欧美国家和地区未来海外仓使用量会进一步快速上升。现在直发物流的时效已经做到了极致,马云提出菜鸟网络未来将实现72小时商品送达全球,结果只能是从海外仓发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东南亚国家离中国距离很近,不需要海外仓;像南美洲、非洲、中东区域,海外仓目前还不会迅速普及,而且当地跨境电商物流非常薄弱,在当地从事跨境电商存在一定的风险。
从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看,与海外仓发货(“仓发”)对应的叫“直发”,这两种方式相互补充,此消彼长,二者属于跨境电商物流的两种主流模型。但整个跨境电商物流底层演变逻辑的核心基于两点:跨境电商平台对物流的政策,以及目的国的关务税务政策。这两个核心因素决定了跨境电商物流渠道的演变创新,也决定了卖家到底使用“仓发”多一些,还是使用“直发”多一些。
进出口经理人:蓝皮书洞察并指出跨境电商物流未来的六大发展趋势,您认为哪一个趋势最值得关注,以及对跨境电商卖家将产生何种影响?
王永强: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今全球第一大物流公司竟然是一个电商平台。2018年亚马逊货量超过DHL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占据全球物流市场12%~14%的份额。像亚马逊、速卖通这样的电商平台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参与。物流企业必须要依靠电商平台来提供物流订单,以后物流企业是不是全部得抱电商平台“大腿”才能生存下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趋势。
同时,我们认为跨境电商平台物流要全部实现自营难度非常大,未来物流公司会成为跨境电商平台某一个环节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整个跨境电商物流产业链条非常长,从库内操作、出口报关、国际干线、境外通关,到尾程风波、派送、退件处理、海外仓储等,至少有6~9个环节,任何一个电商平台不可能把所有环节全部做完,它必须围绕核心节点去寻找最有优势的物流公司合作。
对于卖家而言,当电商平台把自己的物流渠道线上化,可以省去它们选择物流供应商的一部分时间成本,但卖家也失去了更加多元化的物流渠道。比如,通过跨境电商从国内出口菲律宾的日出货量很小,服务的物流公司规模亦不会很大,但电商平台会认为这样规模的物流公司没有抗风险能力,因而不被纳入它们的供应商之列。实际上,很多垂直细分市场就存在这样一些区域性物流公司,所以对卖家而言会失去多元化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