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板栗增产栽培技术
2019-09-22杨功文
杨功文
摘要 本文立足于金寨县板栗种植现状,对板栗种植中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板栗增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和园地选择、建园、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板栗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板栗;产量;影响因素;栽培技术;安徽金寨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5-0086-01
板栗被誉为“干果之王”,在我国有着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板栗营养丰富,富含淀粉、双糖、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和单糖等营养物质。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是集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山区县城,板栗种植在金寨县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起,金寨县就大力发展板栗种植产业,全县板栗园建设规模达1.4万hm2,占总林地面积的14%,年产板栗达到3万t,种植面积和种植株数均居安徽省之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金寨板栗也逐渐从国内走向国外,板栗贸易越发频繁,但是金寨板栗的商品转化率不高、市场竞争力逐步下降[1]。因此,亟需加强对板栗种植技术的研究,提高板栗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水平以及林分抚育质量,减少低劣板栗林数量,提高种植户经济收益。
1 板栗產量影响因素
1.1 温度
一般来说,板栗种植适宜的年平均温度在10~20 ℃之间,如果低于此温度区间,会导致板栗发生冻害;而高于此温度,则会导致冬季板栗不能正常休眠。故板栗种植必须考虑温度因素,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板栗产量的提高[2]。
1.2 水分
降水量是决定板栗产量的重要因素,板栗喜湿润的生长环境,适合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但是如果土壤中水分过多,会导致板栗出现沤根等问题,对其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板栗种植需要考虑种植地势问题,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区域,不利于板栗优质丰产。
1.3 土壤
板栗适合种植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中。如果种植区域为碱性土壤,会影响其对钙、锰等元素的吸收。另外,板栗的根系较为发达,有着极强的萌芽能力,所以要尽量在富含营养的沃土中种植。
2 板栗增产栽培技术
2.1 品种和园地选择
品种应该选择适应力好、抗病害能力强、市场需求度高的品种,金寨县可选择石丰、金丰、青毛软刺、陈果1号等品种。板栗种植园地选择时,要尽量选择土壤深厚、地势平坦、土壤呈微酸性的地块[3],为板栗增产奠定基础。
2.2 建园
一是要合理配置授粉树。板栗主要依靠自然风传播花粉,为提高授粉效果,避免出现“空苞”等问题,要合理配置授粉树[4]。通常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配置比例为10∶1,授粉树应选用粒大、成熟早、品质优良、易剥皮的品种。二是要合理规划种植密度。栽植密度不仅影响板栗产量,同时也影响板栗树生长以及林间病害发生程度。植株密度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因素,山地建园,板栗种植密度在750株/hm2左右;平原建园,板栗种植密度在580株/hm2左右。
2.3 肥水管理
有效的施肥管理是实现板栗增产、优产的关键举措。板栗种植时,基肥以土杂肥为主,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5],一般在果实采摘之后施用。追肥以速效氮肥与磷、钾肥为主,春季追肥可施尿素0.4 kg/株,有利于保证板栗果实粒大、饱满;另外,在早春枝条刚开始变绿时,为促进板栗光合作用和冠花形成,可利用硼砂+尿素进行喷洒;为提高板栗果实品质,在采摘前30 d,可喷洒0.1%磷酸二氢钾2次。
2.4 病虫害防治
金寨县板栗常见的虫害有栗大蚜、栗绛蚧等。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先、综合防治”的原则,可结合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综合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如栗绛蚧天敌为黑缘红瓢虫、栗大蚜天敌为异色瓢虫,发生栗绛蚧、栗大蚜危害时,可通过保护天敌进行防治。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农业防治措施,在病虫害高发时期,对植株进行观察,及时修剪除去病虫枝;结合害虫的习性,杀灭虫卵,减少害虫基数。必要时可少量应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在害虫较为集中的区域,比如栗绛蚧虫害,可采用涂抹的方法进行防治,减少农药用量,避免农药对板栗生长以及土壤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另外,针对不同病虫害,应在其防治适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针对铜绿金龟子,可在每年5月铜绿金龟子羽化期采用50%辛硫磷乳油进行防治;针对栗瘿蜂,可在6月进行防治;针对桃蛀螟,可在9月桃蛀螟幼虫卵化时期利用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3 参考文献
[1] 陈美波.浅析现代林业技术改良老品种板栗种植技术[J].现代园艺,2018(2):24-25.
[2] 李从博,刘永耀.基于现代林业技术改良传统板栗种植技术[J].乡村科技,2018(2):85-86.
[3] 宇会.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17(2):51.
[4] 田红霞.低产板栗园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7):191-192.
[5] 周莉芳.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