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东南部区域榆单9号玉米种植密度试验
2019-09-22刘英
刘英
摘要 为了探究当地玉米种植的适宜密度,设置9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研究陕北东南部区域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榆单9号玉米在陕北东南部地区种植,密度以5.4万~6.0万株/hm2为宜,产量较高。
关键词 玉米;榆单9号;种植密度;产量;陕北东南部区域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5-0014-01
黄龙县域属于延安市东部黄河沿岸区,属于自然林区,小气候条件较好,适宜种植玉米,玉米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当地许多农民一直沿用小密度的栽培模式,株行距较大,产量停滞不前。
为了探究当地玉米种植的适宜密度,特进行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黄龙县三岔乡陈村,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地块为残塬地带的平整长方形,试验地块肥力中等以上,基础条件较好。试验地常年施肥水平为土杂肥7 500 kg/hm2、碳铵45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玉米产量7 500~9 000 kg/h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榆单9号,是当地玉米当家品种,常年大田平均产量为8 700 kg/hm2。
1.3 試验设计
根据玉米种植密度的不同,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分别为3.9万、4.2万、4.5万、4.8万、5.1万、5.4万、5.7万、6.0万、6.3万株/hm2,其中以当地农民习惯种植的3.9万株/hm2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
1.4 试验过程
种植前试验地块深翻耙耱,按当地常规用肥习惯施用农家肥15 t/hm2、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22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于4月26日播种,采取浸种催芽、精量播种的方式。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严格实行“三间五定”,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1-2]。分别于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中耕培土。为防治玉米螟虫和粘虫,于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7.5 kg/hm2兑细砂150 kg/hm2搅拌均匀后撒在玉米心叶内。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除试验设计种植密度不同外,所有处理田间管理措施完全一致[3]。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记载玉米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籽粒成熟期、收获期等生育期;同时,对当地的气象变化、自然灾害等进行了记载。收获后进行室内考种,计算单位面积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整个试验区域为林区气候,小气候良好,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玉米全生育期在124~130 d之间,试验期间由于后期雨水较多,有徒长、稍晚熟现象(表1)。
2.2 农艺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玉米农艺性状如株高、穗长、千粒重等相差不多,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大。
2.3 产量
由表3、4可以看出,种植密度5.4万、5.7万、6.0万株/hm2玉米产量较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2.4 抗逆性
榆单9号抗倒伏性强,倒伏率仅1.4%;抗病虫性也较强,发病率仅5.7%(玉米黑粉病),虫害率仅有2.1%,特别表现为高抗丝黑穗病,对玉米小斑病也有很好的抗性[4-5]。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榆单9号玉米在陕北东南部区域地区种植,密度以5.4万~6.0万株/hm2为宜,产量较高,可在当地推广应用[6]。
4 参考文献
[1] 许波,许海涛,王友华,等.玉米新品种金富36的选育及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9(1):11-13.
[2] 郑少荣,罗长安,王海斌.玉米新品种正玉203选育与推广技术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6):22-23.
[3] 马巧云,刘桂珍,张明友,等.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农727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农业科学,2008(4):9-11.
[4] 徐青松,徐劲松,武岩军,等.玉米新品种强盛1号的选育与研究[J].玉米科学,2006(3):14-15.
[5] 李艺博.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6] 李娜.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