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
——以南京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

2019-09-21倪丹梅彭益全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师资

倪丹梅,彭益全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课程[2],“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3]。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高教学质量。尽管如此,目前教学效果仍远未达到大学生的期望值,而且各地方或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归口管理、师资队伍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4]。“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兼具较强的理论性和时效性,随着1995年以后出生的“95后”乃至“00后”群体逐步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所表现出的自我意识凸显、不愿接受灌输式教学等特征,也让课程教学亟待因应调整。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在知识结构、教学标准等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5]。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全面把握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状况,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和举措,从而整体性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即课程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实际效果[6],课题组对南京四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方式及效果等,调查对象覆盖文、法、理、工、农、经、管等各学科门类的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839份。基于调研结果,对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省思,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加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一、 “形势与政策”课程现状

(一) 教学师资力量专兼职相结合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结构呈现多样化特征,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干部等不同身份背景的教师进行授课[4]。为了解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组成,课题组从两种途径对四所高校的师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一是通过归口管理单位调研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师资职称及年龄分布等情况;二是通过学生抽样调查的形式了解师资组成现状。其中,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在其他教学单位或者在组织、宣传、学工等管理部门的教师。从归口管理单位的统计来看,四所高校均以兼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的比例均在70%以上。此外,除A大学的高级职称教师和41岁以上教师的比例均超过70%以外,其他高校的教师相对更为年轻化(见表1)。

表1 课程教师情况

从学生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各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以辅导员授课为主,并辅之以邀请专家作讲座等覆盖面广的活动。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中,专职辅导员的比例为60.69%。从学生的主观感受来看,认为“教师水平高,课堂效果好,讲解十分精彩”的为48.45%,认为“课堂效果尚可,讲述较清楚”的为47.04%。极少数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课堂气氛沉闷”和“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缺少互动交流”,比例分别为52.91%和35.51%。

总体来看,任课教师队伍偏年轻化,与学生较为亲近,在沟通交流方面存在天然优势,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与此同时,高水平的专业师资显得较为匮乏,学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课堂教学技巧也有着更高的期待。

(二) 课程内容基本参照教学要点

根据统一安排,各高校均按照教育部教育教学要点有关要求组织各学院开展教学活动,选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DVD作为学习资料,但暂未使用全校统一的课程教材。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四所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归口管理,但对于学校各院系的教育教学工作,各校在学校层面基本上都未形成统一的要求和考核管理机制。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更新更快,联系时政也更为紧密,而且“形势与政策”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一般由二级学院结合教学要点进行自主安排,内容合理安排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调查情况来看,有25.01%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安排很合理、紧扣教学要点和时事要点”,认为“比较合理”和“部分内容安排合理”的比例分别是52.26%和16.26%,说明在学生看来,目前的课程内容设置并非完善,而且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有专题内容。针对专题内容开设情况的调查显示,通过专题学习,分别有73.25%、70.42%和63.46% 的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专题”“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专题”以及“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的认识更为深刻。相比之下,学习“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专题”和其他专题的比例为40.08% 和21.95%。可以看到,高校在专题内容设置方面以国内动态及党的建设为重点,紧扣国内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形势。在此背景上,“国际形势与政策”“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等专题的内容还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三) 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课堂组织形式是课程供给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较多的老师采用讲授法进行课堂组织,将成熟的知识架构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7]。从课堂教学形式来看,“基本上是老师主讲”的课堂教学的比例最高,达到70.85%,远远超过其他教学形式。不过也有部分教师采用了“讲授+小组式学习”“课堂教学+邀请专业讲座+组织实践活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等课堂教学形式,相关比例均超过7%。从课堂互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来看,花10%左右的时间进行互动的比例最高,为60.74%。总体来讲,课堂形式显得相对单一。

同时,“形势与政策”作为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需要覆盖到全体学生,于是大班额的教学课堂也较为常见。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班级按专业进行设置比较普遍,即同一年级相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这一比例为44.54%,其次是学院按年级设置教学班,比例为26.17%。从另一角度来看,各学院的授课班级以2~3个行政班级为主,即40~100名学生组成的教学班居多,比例为59.55%。这与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行100人以下的中班教学要求比较契合,但大班额的教学班级仍然存在。

(四) 教学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主要体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品德养成等方面,除品德养成难以通过考试进行量化外,其他方面可以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效果调研来考察。从课堂纪律情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秩序总体较好,认为纪律良好和纪律较好的比例合计达到65.69%,另有27.95%的人认为课堂上部分学生听课认真。而从课堂收获情况来看,“老师讲授”和“观看视频”是学生认为帮助较大的两种课堂形式,分别达到44.26%和32.79%。从教学效果调研情况来看,有95%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的学习有所收获,其中有27.78%的学生很有收获,逐步养成了“观世情、察国情、审时势、关注社会热点的能力”,有37.68%的学生认为“比较有收获,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升”。从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的关系来看,良好的课堂纪律一般对教学效果起到正面的促进效应,师资水平和学生配合度都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表2 课堂纪律与教学效果情况

而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轻视相关学科、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教学方式不佳”等,其中认为学生不重视的比例为62.81%。从学生的总体主观感受来看,有96%的人认为课程效果好或者尚可,其中认为非常好的为18.16%,比较好的为47.09%。由此看来,课程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 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 高校师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在学校和教师层面,仍有部分高校把握不准“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在价值,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价值的定位模糊,没有把“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校统筹推进教材修订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够强烈,在课程人数安排方面,大班教学的情况在很多人数较多的学院仍然存在,很多相关政策条件保障也难以落到实处[8]。相对来说,高校一般更为看重专业课程的建设,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于是造成了部分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认同偏低,有的专业课教师甚至认为这类课程可有可无,在与专业课程进行比较时,地位相对次要。而且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一些授课教师并没有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育人功能作为该课程的重要任务,而是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与政策宣讲,这显然与课程教学的初衷有所背离[9]。

价值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网络信息时代的复杂信息来源也在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思想政治建设,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功利化等特点。同时,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应对残酷的竞争,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重视个人未来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考虑现实因素。因此在学生需求层面,一些学生认为思政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大吸引力,甚至认为“学业务是实的,学政治是空的”,缺乏形势政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超过60%的学生认为“学生轻视相关学科”绝非偶然。还有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渠道掌握国内外大事,不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提高个人的形势政策素养[10]。

(二) 高水平的专业师资匮乏

很多高校存在师资尤其是专职教师队伍缺位现象,导致一些公共基础课普遍采用大班额教学。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普遍由专兼职师资共同承担,而且很多高校专职教师较为短缺。参与调研高校的兼职教师比例均超过了70%,个别高校的师资甚至全由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组成,还远不能形成一支政治理论强、业务素质精的“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

兼职师资方面,一些高校由学校的党政领导和辅导员来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但是由于这些兼职教师自身的工作任务繁重,用于课程教学方面的精力不足,教学效果可能无法与高水平的专职教师相比。此外,兼职教师和年轻教师队伍在教学经验上相对欠缺,不能有效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他们在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形势与政策”相关学科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水平薄弱,有些知识内容连教师自身都尚未理解通透,很难为学生答疑解惑。由于从理论支撑到教学技巧都存在短板,一套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以及符合大学生交流习惯的语言体系在短期内相对难产。因此,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师资水平离高水平、专业化、专家化的队伍建设目标还相距甚远[11]。

(三) 教学组织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从教学内容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点由教育部直接规定,对教学内容的范围进行了要求,主要包括国内外重大形势变化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保证时效性,通过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来带动课程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虽然同属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与另外四门课程不同的是,“形势与政策”课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12],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程的内容结构、教学材料的选用方面等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标准,进而引发学科归属感不强等问题。部分高校的教研室在教学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不显著,甚至存在没有组织集体备课、未对教学要求进行规范,由任课教师各自为战的现象。一些教师对于学生比较关注的国内外焦点热点问题等缺乏系统的研究,难以进行高水平的教学,或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阐释和价值传递相对不足。

普遍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依照教学要点、结合时事动态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备课授课,但也存在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的现象。部分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学科门类特点或专业特长,选择性地花更多篇幅讲解相关内容。正如调研结果所示,仅有1/4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安排很合理”,同时教师对部分专题内容的侧重也是显见的。差异化的课程教学,如果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来设计当然无可厚非,甚至可能让学生收获更大,但是仅仅按照教师的个人喜好而脱离学生需求,课堂教学会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同时,一些地方或高校编写的教材或辅导用书不够权威,也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教师不主动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还会出现内容滞后、“炒冷饭”等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注重时效性,但并不简单意味着只要在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就可以了,而是要求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等一系列系统的改进和优化[13],这就需要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规范化。

(四) 课堂教学方式存在供需矛盾

有学者指出,当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正面,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充满信心,关心时政形势,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且对于形势政策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偏好性。他们思维活跃,渴望表现自我,对形势政策学习并非没有需求,只是这种需求目前还没有被正确、充分认识到,或者即使有所认识,也没有建立起相对应的高效供给方式。从课堂教学形式来看,“基本上是老师主讲”的课堂教学的比例超过70%,这是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课程师资短缺,大班额教学课堂不便互动或实施其他教学形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相对欠缺,不能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用最佳教学方法。

因此,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但由于教学方式不够生动,用于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或其他教学形式的时间偏少,最终的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等效果也不太理想。如果课堂供给方式不够丰富生动,一些供需矛盾也会由此产生,例如供给内容单调、教学设计僵化与学生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相矛盾,课堂组织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矛盾等[7],这些都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式生动化和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 课程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一) 高校加强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首先应从学校层面更加重视,要从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教学管理质量等方面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了解党和国家各类方针政策,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等,让大学生能够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并将所接收的形势政策信息进行内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新时代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具备胸怀全局、把握大势的能力,具备更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12],这也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价值所在。高校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教学计划,在组织管理、课时安排及经费等条件保障方面严格落实教育部要求。如在课时方面确保“形势与政策”课本科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的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结合学生需求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类的选修课。高校要设置并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的功能,组织教师加强教学研究,采取有效举措大力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保障“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二)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教师队伍的构建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需求量较大,很多高校的任课教师由校内的专、兼职教师以及地方党政领导、校内外专家学者等组成的特聘教师或讲座教师组成,但有人授课并不意味着课程效果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需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师资的聘用和考核加强管理,提高专职教师比例、提升兼职教师水平、建设好行业专家库,打造高水平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兼专”师资队伍结构。师资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才让中班化、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成为可能。

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加大专项投入,通过改善待遇等激励措施吸引、引进更多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加入“形势与政策”课专职教学研究工作队伍,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实施工作,提升课程的整体教研水平,并逐步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学科体系。而在兼职师资方面,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承担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且辅导员师资人数较多,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加强对辅导员等兼职教师的系统培训,把兼职教师分派到课程的各个教研小组,通过交流教学经验、集中研讨备课,提高教学能力,确保授课水平的统一性,同时从中择优遴选出一部分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骨干教师,充实专职教师队伍,这可能是最迫切而有效的师资提升路径之一。此外,还要建设好讲座教师专家库,打造“形势与政策”课优质资源。实行特聘教授制度,把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纳入进来。在外部教学资源方面,还可以通过发掘网络课程资源的形式进行适当补充,让学生听到业界知名学者的高水平专题报告。

(三) 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建设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丰富,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了解党和国家各类方针政策,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等,让大学生能够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并将所接收的形势政策信息进行内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7]。但在授课过程中,课程内容选择的随意性、随机性会让课程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在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的情况下,高校应围绕教育部相关教学要点,在学校层面进一步明确教学范畴,通过推进教学内容模块的规范化,让一线任课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程教学内容。

教育部关于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高校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开设四大专题,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这是指导性的纲要,各地方和高校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相关职能部门有必要深入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规范化、模块化,依据教育部最新印发的“教学要点”,通过教研室集中研讨,组织制定覆盖全部要点的校级教学大纲,并制订相对统一的教案及课件等教学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内容逐步规范的同时,反向推进和提升各模块教研小组成员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课程内容范围和方向明确的前提下,课堂教学、形势报告会、讨论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才不至于出现学生学习内容零散、重复等现象,有利于课程育人功能的完整发挥。

(四) 健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是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思政理论课,是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隐性成长和收获,而又与其他四门课程不同的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考察也显得有些特殊。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由归口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各部门和各院系协同合作、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8],统筹考虑教学评价和绩效考核办法。

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评定有赖于考核评估体系的构建,而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完善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考核评估办法。因此,以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实效性为结果导向,高校要在综合考虑“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过程中存在内容更新快、备课耗时长、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基础上,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实效评价机制,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从课程需求侧出发体现学生的直观评价,考察学生对课程师资各个方面的满意度等。这不仅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科学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课程评价制度的制定,有利于鼓励教师把准方向、有的放矢,投入更多精力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加喜闻乐见,主动学习。此外,完善的评价办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推进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当中,从而丰富课堂内容的展现形式。

(五) 构建多方协同的思政育人体系

包括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在内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教学主体院系的工作任务,党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教务处、人武部及社科处等相关部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使各单位更好地进行任务分解、协同配合,形成学校层面的思政育人体系,这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的相关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平台,并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网络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更为新颖的形式吸引大学生参与,利用网络宣传平台作为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窗口[14]。既然不少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形势政策信息,那高校建设的网络平台理应成为最权威的教育平台之一。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占领网络高地,传递主流声音,形成良好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文化氛围,可以成为课程预习、复习和课后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四、 结语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对提高大学生分析辨别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特殊的意义。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由于存在师资、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评估等组织管理方面的短板,制约着课程质量的提升。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地位,加强师资建设,在课程内容上要把握好“大政方针相对固定”与“时事内容及时更新”的关系。并结合学生特点,在教学方法运用上要做到“形散而神聚”“形式多样而目标明确”。随着更多专业教师投入到课程教研中来,未来可进一步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科化进程,这将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师资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