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圈组织在全成形孕妇毛衫中的设计及其运用
2019-09-21唐雨洁吴志明李志超
唐雨洁,吴志明,李志超
(1.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2.江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全成形毛衫运用筒状编织原理,由纱线形成不需要进行缝合套口工序的毛衫,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后处理即可穿着,织造流程短,适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由于毛衫无缝头、无拼接,舒适性极佳,适合孕妇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是与传统的针织毛衫相比,全成形的毛衫肌理效果较为简单,以平纹、罗纹或是正反面组织为主,在美观性时尚性方面远远满足不了孕妇的需求。所以在全成形毛衫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织物的组织花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移圈组织则是全成形毛衫可开发性较大的组织之一。根据形成织物效果不同,移圈织物可形成网眼、绞花、仿蕾丝等几种织物肌理。而通过改变移圈组织的排列方式、花型结构以及纱线的粗细,可以在孕妇毛衫上形成各种不同的装饰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1 移圈组织的编织原理及组织特征
全成形编织设备有4块针板,分别是前上、前下针床和后上、后下针床。在编织移圈组织时,前下针床与后上针床为1组,或者后下针床与前上针床为1组,对需要进行移圈的线圈进行翻针,然后通过针床的横移来实现移圈动作。
移圈组织编织示意图见图1。图1(a)前针床开始编织正面线圈,将需要进行移圈的线圈先翻至后针床,后针床向左摇床1个针位后,把翻针线圈再翻回前针床后旧线圈重叠到左边,线圈效果见图1(b)。此时组织上出现孔洞和重叠目,为了保持编织的稳定,一般同一织针上的重叠目不宜超过3个,否则可能造成断纱。下一行在图1(b)没有线圈的针上执行正面线圈编织(即全成形中所说的“挂目”),以此方式进行补洞,得到如图1(c)的线圈效果,移圈动作编织完成,进行图1(d)的正面线圈编织。如果在同一行上存在多次移圈组织,需执行多次摇床指令,一般优先进行摇床针数少或者向左摇床的指令[1]。例如同一行内有左移3针和右移3针的指令,需要移圈的6个线圈会同时翻至后针床,先进行左摇床1针位进行翻针移圈,再向右摇床2针位来处理右移针的翻针。此时就会出现移针动作导致的2个洞以及1个重叠目。
图1 移圈组织编织示意图
移圈组织可编织出不同肌理效果的织物,如网眼肌理、凹凸肌理、绞花肌理等。网眼肌理是由移圈过程中空针处的孔洞形成的,可以结合纱线设计出不同的孔洞排列方式从而得到不同的镂空效果。网眼肌理的织物效果较细腻,使织物看起来轻薄、透气,相较于平纹织物来说,该类织物的弹性和延展性更好;将移圈过程中的重叠目部分循环编织,或者与平纹组织结合可形成一定程度的凹凸肌理,凹凸部分进行点线面的有机构成,可以进行全成形毛衫的图案、装饰线条设计,丰富毛衫的层次;左右交叉移圈可以得到不同效果的绞花肌理,在全成形毛衫中运用十分广泛,可以使毛衫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通过组织变化可以达到立体的效果,绞花肌理的织物较为厚实,延展性和透气性较差。
2 移圈组织在全成形孕妇毛衫中的运用
孕妇服装最常采用的是具有可伸缩性的针织类服装[2],而全成形工艺使毛衫一次成形、无拼缝更能满足孕妇对毛衫舒适性的要求。在进行全成形孕妇毛衫的组织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孕妇妊娠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切实解决孕妇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对毛衫的功能性需求,同时又兼具美观性与时尚性。本文毛衫设计采用质地柔软舒适、适合孕妇敏感皮肤的纯羊毛纱线,纱线线密度为20.8 tex×2,使用岛精MACH2X153X、12针和MACH2X153X、 15针全成形横机编织,纱线2根喂入,编织使用4、5、6号3把纱嘴,通过DSCS线圈测试后进行编织。
2.1 网眼肌理的设计运用
传统医学认为,孕妇大多喜凉怕热,是因为孕妇用血液供养胎儿,血虚阳亢,由胎火炽盛引起的。由于妊娠期新陈代谢加快,能量释放得也快,产热多[3],所以在全成形孕妇毛衫设计上采用网眼肌理的织物。网眼肌理较为轻薄透气,相较于普通织物来说不会给孕妇的身体增加压力,阻碍其呼吸及血液的循环,同时能够帮助孕妇将热气排出体外以调节体表温度;网眼织物还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不会阻碍孕妇的生理活动。网眼肌理适用于肘部等活动关节部位;运用在裙摆位置能减轻毛衫的整体质量,有效解决长款毛衫质量大导致的垂坠问题;运用在毛衫后背等部位能够大大提升服装的舒适性与透气性。网眼织物的空隙位置与空隙大小、多少都会在视觉上带给人层次多样性,把艺术效果、朦胧感凸显得更加明显。适度采用不同种类的镂空织物也能够营造出更为丰富的外观[4]。
网眼肌理设计实例见图2。采用将正、反针与左、右移圈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如图2(a)所示的织物效果。该织物分别采用线状排列、圆形状排列的左右移圈设计,运用在孕妇毛衫背部,如图2(b)所示,整体修饰了毛衫的后背与腰部线条,减弱孕妇的浮肿感。圆形网眼设计既透气又轻薄,与正反针结合运用,大大提高了织物的拉伸性,孕妇穿着较为宽松舒适。
图2 网眼肌理设计实例
网眼肌理编织示意图见图3。网眼肌理单位花型的编织工艺为:①编织完成正反面筒状线圈后,首先编织图3中的第1行正反面线圈,在前上针床线圈需要编织反针位置的线圈翻针至后上针床进行编织,编织完成后将后上针床的线圈翻回到前下针床,同时,将前下针床需要向左移圈的线圈先从前下针床翻至后上针床;②进行图3所示第1行的2个左移圈动作,起始针床针位为L0.5,将后针床向左摇床1针位变为L1.5针位,后上针床线圈翻回至前下针床,完成左移1圈的编织,前下针床移圈位置出现1个孔洞以及1个重叠目;③编织图3所示第2行的正反针线圈,将编织反针的线圈从前下针床翻至后上针床进行编织,编织时将上一行移圈产生的孔洞进行挂目避免脱圈,编织完成后翻回前下针床,同时将第2行参与移针的4个线圈一起翻至后上针床;④优先进行左摇床1针位后翻回前下针床完成左移圈动作,向右摇床2针位至R0.5,相对于起始针位L0.5右移1针位,完成右移圈动作。虽然是向不同方向进行摇床移圈,采用同时翻针后分别摇床的编织效更高。网眼肌理在编织时较容易出现破洞,在孕妇毛衫裙摆、腰部等位置的网眼会因为收针工艺导致编织不稳定,特别是下摆位置就开始有移圈肌理时,在起底板和耙子的牵拉作用下更容易出现破洞,因此需要在下摆编织前加入一段废纱来稳定编织。
图3 网眼肌理编织示意图
2.2 绞花肌理的设计运用
绞花织物的基本动作是移圈,2枚或多枚相邻织针上的线圈相互移圈,使线圈的圈柱彼此交叉,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扭曲的麻花效果图案和显著的肌理效果,也称扭绳、麻花移圈织物。还可以根据花型要求,将绞花组织线圈自身旋转或将某些相邻织针上的线圈相互扭位,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不同的扭绳状花型,产生不同的绞花效应[5]。
由于孕后期孕妇腹部明显凸出,腹部向前突出成弓形,后腰呈前凹型,腹部重力增加,重心的前移造成脊椎的压力加大,常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还可能会出现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等症状,该阶段的全成形孕妇毛衫设计要考虑到减轻腹部压力的问题。由于绞花组织织物较厚和稳定性较好,运用于孕妇毛衫的肩部可以有效防止衣片下垂造成肩部组织松散稀疏;绞花织物与罗纹组织一样具有很好的承托性,市场上很多的孕妇托腹裤都采用罗纹组织设计,但绞花织物不像罗纹织物那样容易拉伸变形,因此可以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运用绞花组织的毛衫能增加整体的厚度和保暖性,视觉效果也会随纱线线密度不同而改变,纱线越粗,移圈数目越多,绞花扭曲的效果越强烈,毛衫立体感越强[6]。
2.2.1 人字绞花织物
人字纹图案在机织服装中常由单面素色纹织物、单面双色纹织物、双面双色纹织物等形成,其花型大小、纱线粗细、排列组合、色彩形状等的变化均比较含蓄规律。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可以利用针织编织工艺对纱线的色彩和材质做出变化,以形成更加有趣丰富的人字纹、回字纹图案[7]。
人字绞花编织示意图见图4,人字绞花实物图见图5,色号对应编织示意图见图6。人字纹单位花型的编织工艺:①编织+翻针,编织图4中的第2、3、4行正反面线圈,然后将前下针床4、5、14、15号(4、14号表示前针床编织下侧交叉;5、15号表示前针床编织上侧交叉,下同)线圈翻针至后上针床,后针床左摇床1针位至L1.5,将15号线圈翻回至前下针床,原线圈处变为浮线;②后针床右摇床2针位至R0.5,将5号、14号线圈翻至前下;③右摇床2针位,将4号线圈翻回,完成2组线圈的交叉动作。图4第6行的绞花组织编织方式与第4行编织相同,当编织到第8行2个绞花组相邻的情况下,4个线圈同时翻针至后上针床,左摇床优先处理,左摇床 1针位,将15号线圈优先翻回前下,5号、14号线圈再进行右摇床完成1组绞花,如图5所示。这种摇床方式,机头只需来回1次,就可以完成2组绞花动作,编织效率大大提高。
图4 人字绞花编织示意图
图5 人字绞花实物图
图6 色号对应编织示意图
图6为第5、4组和第14、15组线圈交叉完成后编织示意图,该种线圈设计排列形成了人字形绞花的肌理效果。人字形绞花设计采用最基础的单个绞花进行组合是为了突出绞花的织物效果,所以在绞花两侧设计了几列反针线圈,这样视觉上有凸条效应,更加丰富了孕妇毛衫的外观效果,并具有一定的纵向延伸感。整体的花型设计呈点状排列,有一定的秩序感,能够形成一种较为细腻的毛衫风格。
2.2.2 组合绞花织物
组合绞花设计是设计时尚、创新全成形孕妇毛衫一种常见的工艺,可以将2种或2种以上绞花组织进行组合,在孕妇毛衫表面同时出现2条或2条以上不同宽度和形状的扭曲纵行麻花花型,可以使孕妇毛衫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具有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本文设计的组合绞花花型,是在正面线圈织物上进行反面线圈的交叉,使得肌理效果会更加突出,孕妇毛衫既细腻又有层次感。
组合绞花编织示意图见图7,组合绞花实物图见图8,分离编织示意图见图9。
图7 组合绞花编织示意图
图8 组合绞花实物图
图9 分离编织示意图
组合绞花单位花型的编织工艺:①首先编织绞花花型中正反线圈部分,即图7第1行;②当完成小绞花的基础反针排列后,开始进行小绞花的2次交叉移圈,即图7第2行,5、10号线圈为第1次交叉,100、15号线圈为第2次交叉(5号、15号线圈表示前针床编织上侧交叉,10号、100号线圈表示后床编织下侧交叉,16号为不织(无选针),将进行交叉移圈的6个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后针床左移1针位至L1.5,将15号的2个线圈翻回至前下针床,右摇床3针至R1.5,将100号翻回前下,此时完成了右侧小绞花的翻针动作,左侧绞花交叉动作原理相同。小绞花的最大摇床针数为3针,若前针床编织上侧交叉与后床编织下侧交叉同时参与且存在3针及以上的摇床时,纱线容易因为牵拉过大被扯断,需要将5、15号线圈改成不织动作,也就是全成形中的“分离编织”以减轻移圈给纱线造成的压力。③在进行3×3绞花交叉移圈时(图9),5号执行不织,旧线圈和4号新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右摇床3针翻回5号旧线圈,左摇床6针位,翻回4号线圈,处理交叉移圈。如果不执行分离编织,为避免拉力过大,可以将4、5号线圈的交叉动作分在2行上进行,移圈过程中的过渡线不容易被拉扯。
2.3 仿蕾丝图案的设计
传统的蕾丝花样广泛运用在女装设计中,蕾丝元素的融入使得服装具有优雅、含蓄但又性感的味道。但由于孕妇消费群体对服装有着较高的舒适性要求,所以不适合用锦纶、氨纶等材质的经编蕾丝装饰。花卉题材是蕾丝图案设计中最常用的设计题材,在蕾丝图案中的运用一般分为单花造型、簇花造型和叶片造型[8]。在孕妇毛衫的花型设计时,可以通过移圈动作来产生网眼效果,配合平纹组织产生图案效果。
妊娠期中的女性受内分泌的影响,情绪波动会较大,同时伴随着严重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所以女性应该学会使用各种方法调整心态,其中着装是调整心态的方法之一[9]。设计上选用一些素雅温和的毛衫图案可以很好地帮助孕妇调节不安情绪,也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柔和的纱线颜色,比如天蓝色、墨绿色等。
仿蕾丝花型见图10。采用荷花元素的花型,配以浅绿色的纱线,温和雅致。荷花的叶片以及枝干形状采用传统的正面线圈编织,而花瓣中的荷叶芯与荷叶纹路采用翻针线圈编织,这样在视觉肌理上有凹凸起伏感;在荷叶边与枝干之外的织物部分采用1针隔1针的移圈编织,移圈编织的主要作用是“破坏”荷叶花型之外的织物部分,形成网眼,将正反面线圈组成的荷叶花型实化。将移圈结合进图案花型的运用和编织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①移圈动作在编织过程中较容易出现断纱等编织不稳定的问题,尤其是移圈在收放针位置时,需要改变织物中的移圈位置,所以该花型更适合于直筒的袖口、裤腿等位置,不适于伞形裙下摆等位置;②全成形编织工艺要求组织结构在各边针结合处尽量使用正针或者反针以实现稳定编织,所以在袖子的边针部位尽量使用正针反针组织,并且尽量使收针条融入到荷叶花型中去,不显突兀;③荷叶花型在运用时一定要考虑到图案的连续性,尤其在正反面拼接处,如果花型对不上,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仿蕾丝图案运用在毛衫的不同部位,体现出的具体风格是不一样的,有小清新型或者是性感妩媚图案效果,在毛衫设计中运用仿蕾丝图案应全面考虑,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体现现代时尚美的毛衫[10]。
图10 仿蕾丝花型图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移圈组织在全成形孕妇毛衫中的设计及运用研究,得到移圈组织可以形成网眼、绞花、仿蕾丝等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通过具体的编织实例,分析织物花型的编织原理以及技术难点。通过采用不同原料、粗细的纱线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搭配出的孕妇毛衫层次感和空间感也各不相同,例如网眼组织可以使毛衫变得单薄透气,而绞花组织则可以一定程度增加毛衫的厚度,赋予毛衫独特的风格。总之,通过将不同的工艺与移圈组织综合运用,可以达到完全不同的组织效果。在设计孕妇毛衫的组织花型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运用和发掘可以美化设计的手段,要根据毛衫整体效果和原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设计。工艺的选用要符合孕妇毛衫的穿着要求,否则,不但达不到装饰目的,甚至会影响孕妇毛衫整体的服用功能。全成形孕妇毛衫的花型开发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今后还应深入研究全成形编织技术在组织花型中的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