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生管理体系探索
2019-09-20刘晓云
刘晓云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能够起到锻炼中职学生工作态度、能力的目的,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有积极意义。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被认为是工业院校目前最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被广泛应用。工学交替可以被理解为工学结合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企业与企业进行交替时交通不顺畅、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等。本文将从学校、学生、企业三个角度出发,对中职院校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管理体系进行探讨。
我国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要求学校与企业进行结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并且将课堂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近年来,随着各职业院校都开启校企结合模式,这虽有利于学生发展,但是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工学交替模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1.1降低学校办学成本
中职院校实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能够起到降低办学成本的作用。由于当前科技发展迅速,技术与设备更新速度快。企业与学校相比,设备更为先进,因此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使学生能够去企业实习时接触到新的设备,提高自身专业技术。与此同时,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学校能够节省购买新设备的资金,因此使得办学成本有所降低。
1.2加强师资质量
采用工学交替模式,能够起到对双师结构进行强化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到企业聘请任课教师,这些教师不光有实践经验,还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骨干,他们能够将工作经验与专业技术传授给学生,不仅解决学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1.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学生只能在校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经验,为解决这方面问题,必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从实习工作中获得进步。
2 存在问题
2.1中职院校面临的问题
首先,因社会对学校的观念仍十分传统,其认为学生要想学习,必须在校园内进行,未能理解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际含义。在交替初期,学校需要对工学交替模式进行解释与宣传;其次,工学教学难以开展与企业规模有一定联系,只有大企业才能具有多名技术指导人员与岗位技术骨干,除此之外,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对专业也有一定选择,工科专业比文科专业更具备优势;最后,学生的保险与津贴有操作难度,特别是保险问题,虽然有正规的理赔流程,但是很多家长仍对其不满意。
2.2企业方面
因当前社会风气十分浮躁,学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同时,企业也十分关注学生的忠诚度。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学生进行培养,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快速融入企业环境中,希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入企业为企业服务,这也是企业关注的关键点。
2.3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很多中职学生在工作与学习中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他们也缺乏挑战困难的信心与毅力,在遇到烦心事儿后就选择逃避,并且对自我又有较高的期待值,希望少吃苦多挣钱,不能长期坚持在枯燥的岗位。
2.4岗位设置制约工学交替发展
因企业在岗位要求上具有连续性,在培养员工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不愿意对岗位进行频繁的人事调动,因此导致学生长期在同一个岗位进行工作。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求企业为学生提供较稳定的岗位,但是也需要定期轮换,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对口岗位,因此出现矛盾。
3 构建适合中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管理体系
为兼顾学生、学校、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下面将对如何构建适合中职院校交替教学模式的管理体系。
3.1提供完善的培训体系
为师生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是完成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基础。为不断完善中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模式,应当借助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力量,建立完善体系。
这分为下述两点:一是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专题培训,学生工作指导书与教师工作指导书由企业员工与教师共同编写,由企业工作人员与优秀的教师对其进行讲解,以此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实习生活,同时也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二是开展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德育素养。在开启实习活动之前,应当将专题教育作为课程之一加入班会课中,比如职业操守课、爱岗敬业课等,由企业员工或者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训,使学生责任意识有所提高,从而方便日后工作的开展。
3.2完善考核制度与管理制度
企业与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實习成绩与绩效情况建立惩罚等制度,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使学生体验工作的不容易,也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比如可以编写考核指标,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职责所在,更好完成实习,以此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在工学交替模式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必须加强管理制度。企业要出台相应的惩罚规章制度,并且利用企业用人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工作的不容易,从而珍惜自己付出得到的一切。
3.3建立责任制
分组责任制的建立,使得师生之间权责分明。利用搭建梯队的方式,建立三级责任制,能够提高师生的责任意识。比如教师阶级里分别为项目总负责人、区域教师、基层教师等;学生可以分为区域负责人、小组长、基础岗位等,利用阶梯岗位模式,师生在工作中都能对本职工作抱有积极负责的态度,并且将责任环环相扣,提高实习质量。
3.4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
采用工学交替模式,需要鼓励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晨会、晚会、巡点等有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比如每天定时召开晨会或者晚会,在会议现场可由学生组长进行发言,随后由带队教师进行每日总结。晨会的召开主要是为强调每日工作的注意事项与工作要点,晚会则是对每日工作进行总结,并且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5做好心理疏导教育
教师作为学生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对学校与老师有一定依赖感,学生在出现问题后,应当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对其心理进行指导,从而了解学生需求,实现有效沟通。教师可指导学生每日进行日记式总结记录,要求其每周上交一次,教师需要在学生记录中发现学生本周的心理情绪情况,针对性进行学生的心理沟通疏导。教师需要制定每周交流计划,每周定期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多采取鼓励性语言以及赞赏性语言以提升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在每周定期思想沟通交流中,多向学生讲述上级学生实习+学习的成效,以增强学生的实习信心。
3.6做好工作记录
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企业应当要求学生做好工作日志,中职学生可以在下班后对每日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以此达到提升工作水平、反思工作情况的目的。在实习结束后,对此阶段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从而为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采用工作日志与总结方法,不仅对学生起到提高实习质量的作用,还能使教师对工作流程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能够切实体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区别,有利于在日后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3.7 建立反思制度
师生都应当好好把握每次校企合作实习机会,从实习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将经历带回到课堂上,并且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实习体验。为保证成果,应当建立反思制度,比如师生可以通过文字形式,对实习中的收获进行总结,并且做好未来规划,以此达到工学交替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汇报大会,将职业精神与实习经验与他人进行互换,为他人树立榜样。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中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职业素养、责任意识,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教师在陪同学生实习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将实践经验应用到日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推行,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日后其必然成为中职院校办学模式的中坚力量。
(作者单位:1.徐州机电工程学校2.徐州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