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索
2019-09-20孙文玲
孙文玲
摘要
山水诗文文质兼美,是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具有言美、景美、情美的特征。对于山水诗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可通过建构有效的阅读路径,让学生反复诵读,探究人物思想,以此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山水诗文 阅读教学 素养 路径
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所选的诗文,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山水诗文文质兼美,形式上骈散结合,整齐匀称兼具参差错落的語言之美;内容上描写自然风物,有清幽恬静或绚丽雄奇的意境之美;思想上蕴含古人精神旨趣,显诗意人生与家国情怀之美。教师在进行山水诗文阅读教学时,可从言美、景美、情美入手,建构有效的阅读路径,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一、 诵读培养语感,感受语言之美
文言文语言简练,意蕴无穷,新教材中文言文选文比例占全部课文的40%以上。然而由于文言文材料年代久远,在语言上学生会有陌生感,而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诵读既是理解的过程,也是发现美的过程。
山水类诗文语言多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节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诵读的最佳素材。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感受到音韵之美,从而自然而然地对祖国文化产生自豪感。《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吴均的山水美文,全文有四字句、六字句,还有五字句。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诵读,而是出示没有句读的110字短文,让学生通过标点断句,体会文章“讲究骈偶和音韵节奏”的特点。在诵读“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一句后,学生可以说出“音韵美”“语言美”,同时也初步与文字建立了联系,理解了文字大意。
二、 促进思维发展,体悟意境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语文学习可以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山水诗文因其语言简练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与鉴赏文章时,可以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以此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形成阅读此类文章的一般方法。
山水诗文的内容一般是“观山赏水”,结构层次分明。如《三峡》一文开篇写山,后文写水,写水则以季节流转为序,分述夏水激越、春水明丽、秋水凄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答谢中书书》用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开篇,笔者通过“山川之美,美在何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句欣赏文章的意境之美。山水诗文多描写深山幽谷、广漠长川、青林翠竹,学生可以通过咀嚼描写这些景物的字词,感悟描写对象之美。山水诗文的写法也很特别,观察视角俯仰变化、色彩描摹缤纷变幻、时间四时晨昏流转、湖光山色动静皆景。教师带领学生徜徉于美景中,品字赏句,学生在感悟中掌握山水诗文的写作思路,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山水诗文多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有“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深意,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和回味的余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还原,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旨意,提升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尝试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用散文化的语言表现《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句内容。以下是学生例文:
天刚拂晓,山间薄雾如袅袅轻纱,飘逸曼妙。江面烟波浩渺。随着青灰的天幕渐次发出光亮,晨曦初现。云雾缓缓消散,阳光若隐若现。猿猴攀援长啸,飞鸟婉转啼鸣,声音悦耳,抑扬顿挫。暮色渐起,落日熔金,霞辉笼罩群山,水面波光粼粼,金光点点。水下游鱼不甘寂寞,竞相跃起。这样奇丽的景色真可谓是人间仙境啊!
把生活体验带入文章中,进行联想和想象,只有沉浸其中才能理解作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意,才能体会作者把自然作为超脱尘俗的人生归宿和他的林泉之志。
三、探究人物思想,共赏情怀之美
学习山水诗文时,要想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和环境,探究他们的生活经历,了解他们的思想。
《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雄浑瑰丽的大漠奇观。细观诗歌中 “单车”“征蓬”“归雁”“胡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些景物,看似是诗人“问边”过程中所见之景,却更具深意。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了朝廷。“单车”是形单影只的孤寂心境的写照,“征蓬”代表漂泊无定,诗人以此自喻。而诗人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温暖而苍凉的意境,在自然之中与自己达成和解,是难能可贵的释怀、坚韧和达观。
《记承天寺夜游》中“空明”二字,不仅是形容月色,还烘托出诗人澄澈明净的心境。读懂“闲人”二字所蕴涵的微妙复杂的情感,必须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他抱负远大,却流落黄州,“闲”是一种悲凉,是一份自嘲,一份排遣,却也是一种自适,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
中华文化中代代流传的美文,是一种流淌在血液中的美,美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高,美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自守,美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豁达,美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诗人开阔的胸襟使诗歌蕴涵更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怀之美,对于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积极地建构有效的阅读路径,引导学生在山水诗文中提升能力素养和审美情趣,积累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