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9-09-20杨应俊杨淑琴余华凤郎莉朱静
杨应俊 杨淑琴 余华凤 郎莉 朱静
[摘要] 目的 探讨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同期宁南县其他地区人群601人,为研究组,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白鹤滩移民库区人群596人,为对照组,探讨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年龄分布以18~30岁及30~40岁的青壮年为多,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职业分布中以农民最多见占比超过50%,性别、家族乙肝史、外地工作史及存在肝癌家族史,均为发生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7.359,0.183,3.358和1.384,标准误分别为0.685,0.085,0.358和0.319,P<0.05),男性、家族乙肝史及外地工作史为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2.34,2.92和1.82,标准误分别为0.46,0.54和0.50,P<0.05)。结论 对于白鹤滩库区移民的青壮年男性、存在乙肝史、外地工作史者其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几率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c)-0184-02
该研究系基础性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2010年1月—2015年12月生活在白鹤滩移民库区常住居民596人相关资料,有效地摸清白鹤滩移民库区人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及原因,特别是白鹤滩移民库区人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相关性,并与宁南其他地区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白鹤滩移民库区人群596人,性别不限,年龄18周岁以上,生活在当地农村,自愿参加该研究,有正确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宁南县其他地区人群601人,性别不限,年龄18周岁以上,生活在当地农村,自愿参加该研究,有正确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者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诊断上均符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4年版)标准。排除标准: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有心理、精神疾病者,还原间参加该项研究,语言表达障碍,听力障碍。
1.2 调查内容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入组的宁南县白鹤滩移民库区及其他各乡镇抽取相应对象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针对被调查者其体格检查相关指标、抽取血样表现指标进行检测。其问卷调查为自制,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从事的工作,工作压力情况,性格偏向,家族史,家族人均月收入情况等一般情况;体格检查指标包括: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质量、腹围等情况;抽血检查结果主要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复制水平。
1.3 调查方法
首先针对该研究项目组专家、调查人员、技术员等实施统一培训,熟悉该研究相关调查内容、方法与职责范围,完善调查方案后,按知情同意原则,确保该研究调查目的顺利实施,熟悉该研究调查相关内容与使用的调查方法,统一实施体格检查。针对入住者在资源接受调查后免费进行该研究相关检查,同时分批次实施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健康教育,并实施现场一对一问卷调查,在整体调查过程中注意对研究对象的隐私权进行保证。在填写完成问卷调查表后。针对所有资料先由调查员实施自审再提交调查小组组长进行复审。对于抽血检验结果,由临床医师开具医嘱交由护理人员严格按规范进行体格检查并采取血样,血样送宁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并得出统一结论。
1.4 实验注意事项
做好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分析,并指定专人实施问卷调查,严格规范调查问卷实施情况,针对单份问卷,由调查人员与现场负责人员进行双重审查,发现漏项或疑问及时调整并进行随访,从而更好地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可靠性,确保被调查对象失访率在20%以内。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方面,显著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因素行单因素相关分析,随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行多因素分析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病毒感染者年龄分布情况
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年龄分布以18~30岁及30~40岁的青壮年为多,其占比均在30%以上,同时对照组亦以以上年龄阶段分布为多,尤其是年龄在30~40岁之间者,占比甚至高达40%以上。见表1。
2.2 两组肝病毒感染者职业分布情况分析
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职业分布中以农民最多见占比超过50%,同时对照组亦以农民占比为多,接近50%。见表2。
3 讨论
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位于四川西南部,为多民族融合聚居地区,受历史沿革、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经济、文化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各地区在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医疗保健、健康状况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乙型肝炎病毒性感染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已经被列为重点防控的传染性疾病。其给患者家庭、社会等均造成沉重经济负担,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
该研究通过对该辖区内乙型肝炎感染相关情况进行研究,针对通过对白鹤滩库区移民人群调查,运用流行病学分析法,对2010—2015年全院门诊、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并统计出病毒性乙肝患病人数。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县乙肝患病者为白鹤滩库区移民乡镇居民比较多,其中青壮年是最容易发病的年龄,而且职业为农民是患病人数最高的。该结果与侯新华相关研究2014年舒兰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占比70.1%),且农村发病率(占比52.6%)高于城市等特点一致。同时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性别、家族乙肝史、外地工作史及存在肝癌家族史,均为发生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王君相差研究亦证实家族乙肝史(偏回归系数=2.314,标准误=0.681,P<0.05)、外地工作史(偏回归系数=1.989,标准误=0.461,P<0.05)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男性、家族乙肝史及外地工作史为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地区肝硬化、肝癌发病率高,及时掌握该县白鹤滩库区移民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特点、预测流行趋势,并阻断母婴传播,进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该课题相关研究,从而建立相关数据模型,有效地提高了宁南县慢性乙型肝炎發病率的预测准确性。同时为评价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命质量,寻找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因水平的因素并寻找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依据,为临床上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帮助,为医疗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人群防治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五一.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临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126,128.
[2] 汤绍辉,黄秋燕,周金梅,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6):485-488.
[3] 高蕊,刘中景,陈菲,等.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4):370-372.
[4] 黎莉,杨卫文,魏涛,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7):1653-1654.
[5] 吴春晓,周晓蕾,陈燕鸿,等.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3):306-307.
[6] 许萌.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4):715-717.
[7] 姚红玉,陈陶阳,曲春枫,等.启东乙肝疫苗干预研究随访人群中慢性乙肝、肝硬化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9):880-884.
(收稿日期: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