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19-09-20童晓琼何剑周晓艳杜姣吴历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护士互联网+

童晓琼 何剑 周晓艳 杜姣 吴历

[摘要] 目的 探讨“互联网+”教学模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12月在四川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的22名护士作为观察组,2017年1—12月在该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的2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规范化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90.00±3.49)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92.54±2.09)分均高于对照组(85.90±3.99)分、(88.80±2.09)分,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对时间、地点的限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学能力,实现培训效率和临床教学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护士;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c)-016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aching mode by "Internet+"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nurses. Methods A total of 22 cases of nurses who were train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a third-grade a hospital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20 cases of nurses who were train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this third-grade a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pplied the teaching mode “Internet+”. The operation examination score and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were compared at the end of the training. Results The operation examination score and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90.00±3.49)points,(90.00±3.49)points vs (85.90±3.99)points, (88.80±2.09)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clinical teach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mode “Internet+” can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n time and place,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iciency and the clinical teaching satisfactory degree.

[Key words] Internet+; Teaching;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

护士规范化培训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在认定的培训基地医院接受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护理专业培训[1]。目前四川地区护士规范化培训年限为2年,学员须定期轮转不同专业科室,完成培训任务且结业考核合格后,可取得由四川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颁发的《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护理工作是一项集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具有高强度、高责任的特点,易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规范化培训具有周期较长、内容难度较大、考核方式较复杂等特点[2]。陈霞[3]的研究显示,规范化培训护士在临床护理中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缺乏情绪的宣泄和自我调整,容易产生消极工作态度,倦怠工作等负性情绪。王旭[4]的研究显示,规范化培训时间与上班或休息时间冲突和考试频繁等因素是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

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渗透到我国各大行业中,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已成为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热点之一[5]。作为带教老师,如何利用“互联网+”,打破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弊端,激发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考核形式,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减轻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压力,消除工作倦怠感,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院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观察组:2018年1—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工作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共计22名,女性18名、男性4名,规范化培训一年级8名、规范化培训二年级14名,年龄21~23(21.6±0.9)岁,学历:本科16名、专科6名。对照组:2017年1—12月在神经内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共计20名,女性17名、男性3名,规范化培训一年级8名、规范化培训二年级12名,年龄21~23(21.4±0.6)岁,学历:本科15名、专科5名。两组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年龄、性别、规范化培训年级、学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实施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每半个月一次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由培训教师以演示文稿(PPT)形式为规范化培训护士理论授课,由技能操作组长进行技能操作培训,先行操作示范,学员有疑问或不懂时反馈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解答,学员再操作练习。科室组织理论考试每一季度一次,操作考试每个月1次。出科前统一理论知识考试,在病区技能操作考试,由技能操作组长和负责教学的护士长现场评分,并完成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1.2.2 观察组  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将“互联网+”应用到培训的教学和考核中。①线上学习资料的准备:线上学习平台为科室QQ群,理论教学PPT由授课教师准备并上传;技能操作视频由教学组长、技能操作组长和负责教学的护士长一起负责录制并上传。②线上理论考试的编写:线上考试平台为问卷星,将考试试题录入问卷星,形成在线试卷。③培训方法: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入科第1天,将该批次所有学员加入科室QQ群。每次培訓前1周将本次培训的理论知识PPT和技能操作视频上传到QQ群,使学员自行在网上学习。同时,通过QQ群向所有学员收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提出问题答疑,学员也可随时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群里面讨论或请教。第2周将所有学员统一召集到科室,进行相应理论知识的抽考和技能操作考试的考核,并就难点问题讲解。科室组织理论考试每一季度一次,技能操作考试每个月1次。出科前通过问卷星在手机客户端统一线上考试,在病区进行技能操作考试,由技能操作组长和负责教学的护士长现场评分,并完成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1.3  评价方法

1.3.1 客观评估  两组规范化培训护士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理论知识考试由40道单选题和2道问答题、1道案例分析题组成,其中单选每题2分、问答题每题5分、案例分析题10分,满分100分;技能操作考试以该院《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为评分标准,由技能操作组长和负责教学的护士长现场评分。

1.3.2 主观评估  自行设计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表,问题包括:培训内容安排、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地点安排、培训形式、培训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10个方面调查,每项10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规范化培训护士对教学满意度越高。共计发放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表42份,有效回收42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90.00±3.49)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92.54±2.0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士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观察组护士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6]。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出现,使个性化教学与多样化教学更具可行性。2018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今后五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和路径详细规划。在充满机遇、挑战、诱惑的“互联网+”时代,须探讨在继续教育活动中,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学员学习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该研究旨在将“互联网+”引入传统的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

当前规范化培训护士日常工作繁重,科室轮转中须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心理压力大,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集体的规范化培训,学习效率低下,身心疲惫。学习时间、地点的自主支配是“互联网+”背景下学员自主学习的最重要、最明显的本质特点[7]。该院将线上教育引入,通过集体培训前将培训资料传到网络平台,使学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碎片化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客户端在线学习,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学员完全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场所,安排每次学习的时长。同时,学员可以对不懂的地方反复回看,直至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员对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形式的满意度,更好的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学能力。混合教学模式指课程内容以网络和面授的方式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员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8]。为更好的督导学员线上学习,带教老师负责在QQ群平台上提醒学员该次培训内容,并就学员遇到的问题答疑,引导学员讨论,从而加强与学员的沟通,督促和引导学员学习。同时,通过集体培训前的自主学习,学员对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集体培训则重点放在对学员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对技能操作的考核,极大节约了集体培训所耗费的学员和教师的时间,提高了培训效率,提升了学员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传统的理论考试教师须对每份试卷批改,该院应用问卷星在线考试,试卷提交后除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他试题均已批改,不用再花费时间。问卷星也可以自动进行试题分析,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哪些知识点未被掌握,便于再次讲解和考核,方便实用,有利于抓住培训和考试的重点,提高培训效率。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对时间、地点的限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学能力,实现培训效率和临床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义兰,王桂兰,赵光兰.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89-296.

[2]  骆金铠,陈静,谷水,等.北京市属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介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29-132.

[3]  陈霞,石林,胡娟,等.巴林特小组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7):907-909.

[4]  王旭,李健,李佳.规范化培训护士压力源与工作倦怠感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4):135-137.

[5]  马青,谢孟荣,芮胜利,等.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医疗》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84-185.

[6]  刘琴,丁立婷.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29(3):6-10,29.

[7]  陈素.“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7(10):113-115.

[8]  李楠,刘洋.“互联网+”下混合实践教学模式在政治学课程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3):173-174.

(收稿日期:2019-03-20)

猜你喜欢

规范化培训护士互联网+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
中美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分析与建议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