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房中药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案分析
2019-09-20方增伟
方增伟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药房中药管理现状,且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方法 该文研究以随机法将样本数据进行分组研究,样本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该院就职的10名药房中药工作人员给出的200例中药处方,将常规化医院药房中药管理模式纳入到参照组,将精细化医院药房中药管理模式纳入到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管理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药物采购不合理发生率、工作事故发生率、管理事故發生率、信息化事故发生率、不健全药房管理制度事故发生率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精细化医院药房中药管理模式应用在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率,提升药房日常工作质量。
[关键词] 医院药房;中药管理现状;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 R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c)-009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in hospital pharmacy and to propose reasonable improvement measures. Methods By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e data grouping study, in a total of 200 ca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iven by pharmacy staff, 10 cases between December 2017 and December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management mode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refinement of hospital pharmacy medicine management model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anagement diversit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unreasonable drug procurement, work accident, management accident, information accident and incomplete pharmac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refined hospital pharmacy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mod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ily work.
[Key words] Hospital pharmacy;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Improvement plan
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药,存在较高的临床价值。科学的中药管理措施对于患者合理用药十分重要,有助于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升临床用药效果,如果不能有效管理中药或者不合理使用中药,可能出现延误病情或者药物中毒等现象[1-2]。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该院就职的10名药房中药工作人员给出的200例中药处方当做实验目标,报道常规化医院药房中药管理模式与精细化医院药房中药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的样本均来源于在该院就职的10例药房中药工作人员给出的200例中药处方,分组研究依据是随机法,参照组收入100例患者中女性50例,男性50例,年龄处于20~60岁之间,中位年龄数值(40.55±3.55)岁,工作人员中位年龄(38.98±4.15)岁;实验组收入100例患者中女性49例,男性51例,年龄处于21~62岁之间,中位年龄数值(42.55±3.97)岁,工作人员中位年龄(38.32±3.55)岁。对比验证实验组和参照组涉及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行常规化医院药房中药管理模式,通过纸质与计算机记录的形式,按照治疗用途区分药品,及时更替库存情况的相关数据,发放药品前需要将保质期等检查工作做好。实验组实行精细化医院药房中药管理模式,入库前依据用途的不同做好分组检查工作,过滤假冒伪劣药物,同时将中药残渣剔除掉。入库过程中需要做好所有药品细致登记工作,留存电子和手写档案,对每月中药出入库信息的电子存档工作做好。同时将温度计放置于管理室内,维持药品处于恒温状态下进行长期保存,每个月取药分析中药情况,采购使用较多的中药,防止长时间闲置药物,导致浪费资源。并且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中药阴阳与干湿度的调和工作,依据中药成分的不同,予以不同放置环境。对于过期药物不可以随意丢弃,需要切实最好记录以及申请工作,在回收区单独存放药品,等待二次销毁或者筛选,防止混合新药和过期药。对于不同中药需要做好药品标签,确保有序的进行中药管理,每天完成取药后,仔细清点现有中药库存情况,及时补充不足库存的药品,准备统一的中药包装袋,调配时检测药品设备完好情况,依据患者药方提供的情况做好筛查中药数量与种类的工作,避免发生缺项漏项现象。
对两组均开展一月的管理,观察药品存放完好情况,每天明确药品库存数量,核对处方记录和发放药品记录,处理过期药品的及时性和方式、药品养护情况、入库的药品中是否掺杂杂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统计实验组和参照组不良事故发生率(药物采购不合理发生率、工作事故发生率、管理事故发生率、信息化事故发生率、不健全药房管理制度事故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資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数据统计显示,参照组药物采购不合理发生率、工作事故发生率、管理事故发生率、信息化事故发生率、不健全药房管理制度事故发生率与实验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医院药房采购中药材料时可能发生采购质量管理不完善、药物来源不明确性等问题;同时不少医院药房因缺少统一的药物炮制规范,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药物炮制方法,不合理使用中药,导致丧失药物的药效[3-4]。药房在保管、存储、养护中药中不但需要避免药物发生虫蛀和霉变,也要避免药物失效、变潮,进而增加了养护难度[5]。现今在保存和管理药物过程中经常忽视以上问题,进而导致不能保证医院药房中中药的使用质量。
该次数据发现,实验组药物采购不合理发生率、工作事故发生率、管理事故发生率、信息化事故发生率、不健全药房管理制度事故发生率和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药属于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新医改中扶持中医药的发展成为重点内容。建设现代医院中中药管理属于重要内容,需要从综合管理、采购、存储、炮制等多方面予以管理,同时和实际情况结合给出科学的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孙震,封玉艳.中药管理于医院药房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7):13242-13243.
[2] 田洁.医院药房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17):131.
[3] 王海萍,万晓青.基层医院中药房的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6):80-81.
[4] 杨勇.医院药房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6,6(8):334-335.
[5] 马丽娜.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8,299(10):141-143.
(收稿日期: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