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学徒制突破职业教育瓶颈

2019-09-20黄佳锐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8期
关键词:职院梅州校企

黄佳锐

“学徒以学生身份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以储备干部身份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培养实操技能。作为储备干部,他们的薪酬高于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的员工,成长空间和职业前景也更为广阔。”提起学校与深圳百果园集团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上的合作,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一线教师李霞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同一年级,当传统订单班学生大三准备到企业定岗实习的时候,不少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已经升任店长,能够独当一面了。”

近年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番职院”)创新产教融合路径,多方位、多角度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成立珠宝学院、海鸥学院、机床学院等,探索校企双主体办学、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番职院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上尤其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亮点。

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

早在2014年,番职院管理学院就与深圳百果园集团达成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的落地模式。双方从自身发展定位出发,寻找到深度合作的契合点。市场营销专业作为试点的专业之一,立足于优势学科资源和本土产业结构,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零售业高级人才,服务本土经济社会发展。深圳百果园则是一家集水果源头采购、采后保鲜、物流仓储、营销拓展、门店零售、科研教育等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立超过3000家门店,根据未来发展需求,亟需门店营销、管理、物流配送、采购、电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由此出发,双方共同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店长,并围绕这一目标推进招工与招生的一体化,实行校企交互联合培养,推动专业与产业的精准对接。

与管理学院立足于本土特色产业不同,番职院信息工程学院在现代学徒制上的探索更具政策支持的色彩。2017年初,新一轮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开启,引导广州资本、管理和技术与梅州企业嫁接,以广梅产业共建推动深度对口帮扶,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梅州市教育局的推动下,番职院信息工程学院与广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缔结合作,联合招生办学,为梅州市的信息化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资源。广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梅州高新区(广梅产业园)管委会辖属全资公司,经营业务包括商业信息技术咨询、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数据处理、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等,亟需大批高技能信息化人才。“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与企业的发展定位,尤其是当前大数据产业链跨区域融合发展的背景,以广州对口帮扶梅州为契机,两方一拍即合。”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运用专业教师陈惠红指出。2018年,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运用专业新招收55名广东生源的中高职衔接班学生,课程规划、教材编订由学校、企业和梅州市教育局三方协商,实训项目包括网页设计、手机端APP开发、VR/AR等展示类技术开发等,服务于梅州的信息化技术更新迭代。

教学与实训有机融合

当前职业教育为人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与实践脱节,以致产生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符的结构性矛盾。现代学徒制最突出的优点,就在于引导企业深度介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真正实现精准育人,而其保障则是教学与实训精准对接、有机融合。

无论是市场营销专业,还是计算机运用专业,均采取中高职衔接模式,以自主招生的形式,招收广东省生源的中职生。学徒通过招生考试后需与合作企业签订合同才能领取学校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再以正式员工身份进入企业成为带薪学徒,由企业专门指定的专业导师实行一对一现场指导,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完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番职院管理学院与深圳百果园建立了校企师资队伍互聘共用机制,形成双导师型教学团队。按照这一要求,学校邀请企业师傅到课堂进行实操技能指导,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学校任课教师则须到企业实训半年,从门店销售等基层岗位开始,再到企业各职能部门,逐渐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整体运营。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体系,开发教材,明确实训内容、考核标准以及实施方案。作为一线教师,李霞切身体验到这个过程的辛苦:“前期的工作量非常大,除了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奔波于深圳百果园的几十家门店,但为了建构适应学生职业成长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手段,避免学校教师空谈理论的倾向,也为了防止企业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一般的企业培训,这样的安排非常有必要。”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运用专业同样实行校企双方师资队伍有机融合,由学校教师负责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講授,企业师傅负责实操技能的传授。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第一学期前两周由学校教师讲授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视野和理论功底,此后的课时由企业导师到学校带课,学校教师全程跟踪。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进驻产业园,接受实操技能方面的训练。校企双方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对学徒进行共同管理和评价,着力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现代学徒制仍处于试点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也考验着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但作为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有效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未来值得期待。“接下来,学院还将探索与天虹百货、绿叶居等其他本土零售企业合作的模式,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李霞信心满满地说。

猜你喜欢

职院梅州校企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梅州,“美州”
藏职院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及培养策略研究
全国劳模、“金牌工人”窦铁成受聘陕铁职院专业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