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传统文化要谨防“伪国学”

2019-09-20袁浩

醒狮国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糟粕国学学者

袁浩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指出,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国学是什么?有人说,国学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樂而乐”,等等。著名学者邓实总结得更为直白:“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诚如斯言,国学不是游离于国民文化和教育体系之外的“附着”,而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的思想集合,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和传统。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我们国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落后挨打、奋发图强的不懈抗争,文化教育上也经历了引进与继承、创新与复古的多次反复,当前仍然处于探索之中。我们获得了成功,也经历过挫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感到人文精神缺失,信仰、追求、价值取向上需要某种回归,于是“国学热”逐渐升温。

毋庸讳言的是,国学教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浮于表面的多,深入肯綮的少;赶时髦的多,正视其价值的少。国学培训乱象丛生,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擅自招收适龄儿童、少年,以“国学”“女德”教育等名义开展全日制教育、培训,替代义务教育的学校教育。更有甚者,一些机构以“国学”为噱头,挂羊头卖狗肉,公开宣扬“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使“伪国学”大行其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爱其国则爱其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人的魂。一个没根没魂的民族怎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拾国学经典,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所在,但“伪国学”绝不在此列。究竟什么是“伪国学”,什么是“真国学”,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比方就说“三纲”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肯定是封建时代的老旧糟粕,毋庸置疑需要打倒在地然后再踩上一脚。但,同为“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五常”呢?所谓“仁、义、礼、智、信”,我们就不能一杆子打死,而要汲取精髓,加以继承发扬——尤其是在传统伦理道德遭受挑战,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日益严峻的今天。

传承传统文化要谨防“伪国学”。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国学包罗万象,而且精华与糟粕共存,需要深入钻研、仔细分辨、正确扬弃,倡导文明、进步、科学的社会风气,培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更要睁大眼睛,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看点有益的国学经典,批判地吸收,有选择地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底蕴文气、善养浩然之气,同时还要与国际潮流接轨,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糟粕国学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垂”改成“掉”,好不好?
学者介绍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学者介绍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