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温暖力量
2019-09-20朱先泽
朱先泽
《风雨中忆萧红》是一篇怀念散文,有一些句子写得非常精彩而有内涵:“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失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份力量,我们的责任还不止在于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而且还要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泥于个体的狭隘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能有崇高的享受,和为这享受而做出伟大牺牲。”丁玲的散文语言朴素精炼,感情真挚,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作家具有宽阔的胸襟,一往无前的勇气,坚持理想的精神,这些都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通观《风雨中忆萧红》,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散文文本,文本的写作时间非常独特,这是丁玲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会议召开前夕,以及丁玲的历史清白问题重新被人提出之后,丁玲的一次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可以说是丁玲文学真正回归的一次情感的真切展现。我们应该知道作为一个出名的作家,要实现文学和思想的转向,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丁玲在30年代有自己的文学写作风格,到延安之后这样的文学写作风格,已经不能适应当时延安的文艺界氛围,丁玲有她的苦衷。
萧红死讯的传来为丁玲找到了情感的发泄口,但延安的“风雨”理当是此文“薄发”之“厚积”载体,是成此文的主因。“风雨中”是文眼。丁玲与萧红都出生于没落大地主家庭,都有过3次刻骨铭心的婚恋,都极富反叛封建传统意识,她们用作品与行为追求民主自由精神,均对包办婚姻进行了出色的抗争,不屈服命运的奴役。她们都是大才女,只是一个柔弱多病,自理能力差;一个体健好胜,爱独当一面罢了。萧红之死,对丁玲这位身处困境的强女子来说,真有唇亡齿寒之忧。
《风雨中忆萧红》中的“风雨”,虽是气候的实写,却更是政治风雨的暗喻与象征。在写此文之前,丁玲因《“三八节”有感》和签发王实味的杂文《野百合花》惹出了大祸。闭门思过,她吃亏在没有吃透毛泽东“整顿三风”的报告实质精神,南辕北辙了。丁玲作为烈士家属,她是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魔爪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来的,一门心思只想当红军上前线去杀敌,在解放全人类的同时解放自己。党中央号召全党同志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傻劲十足的丁玲便带头写了不少杂文,公开号召大伙,“为真理而敢说,不怕丢一切。我们这时代还需要杂文,我们不要放弃这一武器。”(《我们需要杂文》)当时尚无“阳谋”一说,但从后来不打自招的周扬公开宣布的史料得知,蒙在鼓里的丁玲,的确已内定成了“延安時期暴露黑暗派的头头”。毛泽东当时说的是“丁玲同王实味也不同,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托派”。“是王实味挂帅,不是马克思主义挂帅”。
风云突变,缺少知己谈心“闷在窑洞里的日子”难熬,丁玲祈盼“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不再“成天盖在头上”。她轻视“随风而倒的桃李”,憎恶投井下石的小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的丁玲,对冷枪暗箭、被嫉讽所痛苦,“我的头成天膨胀着要爆炸”。她纯洁的投奔延安圣地当红军的动机竟然也被歪曲了。中共党校校长康生公开散播“丁玲在南京自首过,没有资格到党校来”的莫须有罪状,此时更起了压顶作用。所以丁玲清楚地看出:“即使是很小的风雨或浪潮,都能显出百物的凋谢和生长,丑陋或美丽。”她决心在“风雨中”迎接考验,迎接风雨后的月光和日出。
“那些死去的或正在受着难的”“天涯的故人”,一时都浮现在丁玲脑际。《风雨中忆萧红》可谓丁玲的内心独白、丁玲的雷电颂、丁玲的肺腑之言。瞿秋白、端木蕻良、胡风、鲁迅的身影音容,烘托陪衬着风雨中的萧红和丁玲闪现着。丁玲无怨无悔于及时说出了“有了初步的民主,然而这里更需要督促,监视,中国的几千年来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是不容易铲除的”“文章不是为着荣誉,只是为着真理。”
《风雨中忆萧红》的出发点十分明确,丁玲以战友与文友为镜,以昨日的历史为镜,奉劝同志们不可做出让仇者快、亲者痛的蠢事来,应当团结一切要求进步的人,以大局和真理为重,绝不可以伤害同志为荣为乐。此文是丁玲向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交出的一颗丹心,她当然希望党中央因之引起对自己困难险恶处境的特别关注,也可以说是丁玲向党中央的庄严进言与求救信号。
阅读丁玲作品,仿佛走入了她那个特定的时代,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者的形象伫立在眼前。她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冷静的头脑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胆有识,有责任感的人。她敢于大胆揭露当时的解放区存在的种种弊端,鞭挞落后的小农意识,暴露狭隘自私的国民性弱点。同时丁玲是一个胸怀宽阔、理想坚定的革命者,她总是面对现实,剖析现实,鼓舞人们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哪怕历经坎坷,而不计较个人得失。阅读丁玲作品,使我们的思想受到洗礼,它教会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和困难,那就是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为了心中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好的文学作品总带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以温暖和力量。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