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养成好习惯考验治理能力
2019-09-20徐浩程
徐浩程
7月31日,上海“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政策满月。“周边梗”一点都没要歇的意思,最新的是奶茶珍珠按颗数、烧烤归盒不要签,以及“一只猫把干垃圾叼出来,扔在了可回收垃圾箱里”。
不能否认上海人一个月来的努力,但仅有“最严”,基本很难通往文明习惯。《汉书》中不是就写到,“商君之法,弃灰于道者,黥”;《韩非子》也记载过,“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你们瞅瞅,在古代乱扔垃圾不是在脸上刻字就是要断手,不能说不严吧,但这种好习惯要么没传下来、要么根本没养成,不然今天哪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
与此前上海在党政机关内的强制试点不一样,全社会推行垃圾分类,意味着个人行为的约束和重塑,说到底是一种文明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是文明进步、公民意识提升的结果,很难想象在环保意识不强、习惯于胡乱丢弃的环境中,仅仅靠一场政府部门主导的“运动”,能让垃圾分类推行下去。
随着社会转型,近年来面临着很多与垃圾分类类似的问题,即如何从党政机关走向社会,形成民众的习惯,比如刹奢靡之风、吃喝之风,抑或培养清廉意识。
古人说,“变民风易、变士风难;变士风易、变仕风难;仕风变、天下治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高压反腐、推动八项规定精神落地,党政机关腐败、公款吃喝、奢靡之风等虽然没有全部禁止,但与之前相比,已有天壤之别的变化。但一些地方“党风”带动了“政风”,却难以融入民众的习惯中。
习惯养成考验治理能力。不管是民众的垃圾分类习惯还是清廉意识等,都不是单靠惩处、高压能够养成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比如垃圾分类中的社会组织、企业等的参与,清廉意识、反奢靡中乡村公约的参与。
但一些地方在这种民众的习惯养成中,还是习惯用体制的权威、用“公权力”,比如一些乡约中规定贫困户不准摆酒宴,否则取消资格等。这其实是用“公权力”来规范道德领域,只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
其实,垃圾分类、清廉意识培养等等,都承担着重新組织社会、重新教化民众,进而培育公民环境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职能。这些不是靠“公权力”独自作战能达成的,需要现代化治理能力,需要政府机关组织各种社会力量“营销”实施的政策,以获得民众的支持。“最严”开好头之后,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