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观下的语文读写互动教学探赜
2019-09-20陶彦婷
陶彦婷
摘 要:在大语文教育观下,教师应秉持“核心素养”发展理念,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科学方法,积极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语文读写互动教学活动。文章从基础教材教学、拓展延伸教学、生活链接教学、科技辅助教学四方面,对语文读写互动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读写互动;大语文教育观;核心素养;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4-0018-01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众所周知,“阅读吸收”是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写作表达”则是语言运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如果善于把一“吸”一“吐”相互渗透并有效地融合起来,不仅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善于在基础教材教学中开展“读写互动”活动
基础教材是古今中外“例子”作品的结合体。在新课程理念下,它虽然是众多课程资源的“其中之一”,却是开展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和重要依托。在“基础常规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持之以恒地把各种习作活动渗透其中,积极引导学生在“读写一体化”活动中不断地增强意识、锤炼能力、培养习惯。以《郑和远航》为例,文中精彩而又详细地记述了“第一次远航”的前后经过,然后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七次远航”。这是“详略有致”的写作典型。教学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自我选材进行“仿作”。再如《乌鸦喝水》《狐假虎威》《哪吒闹海》《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课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性和趣味性,教学结束后,可组织并引导学生就人物形象、故事内容等开展“体会式习作”活动。
二、善于在拓展延伸教学中开展“读写互动”活动
“拓展与延伸”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道理,语文课程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但把阅读与习作人为地割裂开来,而且更多地把基础教材视为阅读教学的“唯一资源”,开展“应付式”“被动型”的习作教学活动。在当前“大语文教育”和“核心素养”下,这种读写互动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以《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这是描写童真童趣的一首古诗,教学结束后,首先,笔者要求学生一方面收集关于儿童的古诗词,如白居易的《池上》、袁枚的《所见》、高鼎的《村居》等。一方面收集关于儿童的其他文章,如《只拣儿童多处行》《祖父的园子》等。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我和阅读有个约会”的阅读与体会、讨论与交流活动。最后,笔者激励学生联系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写一篇相同题材的习作。这种读写互动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善于在生活链接教学中开展“读写互动”活动
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不仅是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拥有“半壁江山”的重大份额和重要地位。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无论阅读、写作还是“读写互动”,始终摆脱不了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否则就会陷入“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的悬浮境地。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生活化读写、读写生活化”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为读写互动输送源源不断的“活水”,而且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体验与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例如,校园内师生之间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情况、家庭生活中的伦理至爱和亲子互动情况、社会生活中的亲身经历等,只要留心观察、稍加挖掘,就会为读写互动增添丰富多彩的素材。再如,大自然是一部“绿色的课本”,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并善加“阅读”,“四季更替、風雨雾雪、花鸟鱼虫”等又何尝不是读写互动的“笔下之物”呢?
四、善于在科技辅助教学中开展“读写互动”活动
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音、像、动”为一体,还有储备海量、人机互动、操作便捷等优势功能,不仅为各类课程教学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良好支撑,而且成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最具实力、活力和潜力的力量来源。就语文学科来说,信息化读写互动教学同样如此。根据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思维想象力不够,生活阅历、实际经验相对浅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弥补这些不足之处并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中,蕴藏着《腾越五高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五幅图,这对学生来说既很遥远又很陌生。正因为如此,笔者先通过课件再现了红军长征的相关精彩片段,为学生提供了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然后,笔者让他们各自选择片段写一写“观后感”,学生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又在情感的驱动下有话想说、有话乐说、言之有物。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读写互动”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在善教乐学中把学生逐步引向善读慧写的发展之路,进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潘世流.新课标下语文读写互动教学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8).
[2]张汉洋.在读写互动中提升阅读教学的境界与效益[J].考试与评价,2012(11).